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稳妥起见,崔娴又锤了两下。即便是耗费不少力气,可对崔娴来说,为了吃上香喷喷的花生油,也是值当的。
水缸,被她放在后院中间的空地上。崔娴把锤到火候的纱布,一层层小心打开。然后把里面的东西,全部都扔到水缸底部。
接下来,就要异能上场了,默念‘花生油全部放大’。
崔娴肉眼捕捉不到的速度,瞬间小半缸花生油就溢出来了。香气扑鼻而来,刺激着崔娴的神经。凑近花生油,香,太香了。
不管烹饪什么,味道绝对不会差。
在水缸里,看不清楚花生油到底是什么颜色。更何况有这样浓郁的香气在,她的神经根本就顾不上其他。
花生油不能一直放在水缸里,不方便储存、携带。还得倒腾到小容器里才行,她早就准备好了。
之前在费师傅那,买了不少油坛子,就是为了这个时候派上用场。
崔娴在旁边,摆了一水儿的20斤装的油坛子。然后拿出来一个油斗,用意念控制缩小的花生油,慢慢流到一个缩小的油斗里。
而油斗下面,就是那一排油坛子。
油坛子崔娴已经提前用沸水煮过,清洗、消毒又暴晒。现在里面无油无水干净的很,花生油存放在里面正合适。
随着花生油缓慢的进入到油坛子里,崔娴的注意力不敢有分毫松懈。生怕一不小心,就糟蹋了花生油。
这种好东西,她都不舍得售卖。要是老太太在身边就好了,能让她吃上如此纯正无添加的花生油。有这么多囤货,也不用担心老太太不舍得吃油水了。
一共装了10坛半,其中10坛都密封藏好,留下半坛今天就炒个菜尝尝鲜。
崔娴算了一下,花生的出油率在40%左右。她种植的花生颗粒饱满,出油率更胜一筹。若是市面上,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比例。
相比较榨油作坊来说,她这也算是挺节省力气。
把那10坛存放好了之后,崔娴回到大缸旁边。里面一滴油都没有了,意念操控,几乎是没有浪费掉的花生油。
油都被提取出来了,还剩下不少花生渣。崔娴默念:花生渣全部放大。
水缸里,肉眼见着一堆花生渣。虽然没有了油脂,但依旧是很香。崔娴听老太太说过,像是这样的东西,榨油坊也不舍得丢掉。
要么有人花钱买了,回家看看是否能弄出来点花生油。要么就是买回去,掺和到粗粮里面,味道也能提升一个档次。
对于食物匮乏的农户们来说,花生渣可一点都算不上糟粕。
崔娴也不舍得扔掉,尤其是上次听刘芳琴说了大家伙儿对食物的虔诚态度,她更是不忍再浪费。
拿出来个小药瓶,把缩小的花生渣移动到小药瓶里。低温存放,日后再想如何利用。
处理好了之后,崔娴见缸底,现在只剩下一块纱布了。崔娴缩小到自己的手中来,再恢复,一块干净崭新的纱布又回来了。
缸底也是干干净净的,一滴油、一粒渣都没有。
有异能在,几乎是没有浪费的机会。崔娴也没把大缸收起来,除了花生能榨油之外,她还有油菜籽。
有点累了,崔娴端着剩下的半坛子花生油,回到屋里。花生油闻起来就香,勾的崔娴食欲大振。
恨不得现在,就用它大饱口福。刚才从大水缸挪到小油坛的时候,崔娴看到了花生油本来的颜色。有点淡淡的黄色,她提取的比较纯净,接近半透明的状态。
有了花生油,就算是炒个青菜,味道也会很好。崔娴想着自己手里的青菜,炒个什么吃比较好呢。
心里头想着,肚子里的馋虫在躁动。不过崔娴活儿没干完,总惦记着,倒不如全都弄利索了,再好好的吃上一顿。
先牛饮一杯茶水,把身体里的汗给发出来,继续榨油。
手里头一共有1274斤油菜籽,崔娴打算都榨油。闻过了花生油,对菜籽油期待就没那么高了。毕竟,她买过几次,怎么说呢,对于现在嘴巴被养刁的崔娴来说,菜籽油算是排在她选择的末尾。
现在最喜欢的是花生油,其次猪油,前两个都没得吃了,她可能会选择菜籽油。
也不说是菜籽油不好,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菜籽油也是稀罕物,炒菜的时候也不舍得放多少。可崔娴这生活条件好,有猪油的时候,菜籽油几乎是不太会用到。
压榨出来的菜籽油,若是有市场,崔娴打算卖出去。自己吃,当然要吃好的。
把所有油菜籽分两批,用跟压榨、提取花生油一样的法子。果然,提取出来的菜籽油味道不如花生油那样好。
不过出油率也算是不错,1274斤的油菜籽,一共收获了446斤的菜籽油。
20斤的油坛子,装满了22个,出油率达到35%。
崔娴心满意足,菜籽油、花生油自由了。就算是每天都吃油炸的东西,她也是有原料能提供。
把剩余的半坛子菜籽油留出来,其他的全部密封好,跟花生油一起冷藏起来。暂时没有销路,先存放好。
连残渣等都收好了,崔娴把大缸也收起来。瞧着时间,还能去一趟大队部。
把活儿干利索了,她才有心情好好享受美食。把半坛子菜籽油挨着花生油,放到厨房。
从内院出来的时候,见两只狗都已经回来了。估计是在外面跑累了,俩家伙全身放松酣睡在狗窝里。
崔娴到了生产队,借了大公驴,自己送了七个大缸到大队部,交了账。
往日她过来的时候,都能见到老支书和大队长。不过今儿来的时候,卸水缸还用崔娴上手了,这段时间忙的很,大队部人员也不充足。
老支书和大队长,崔娴压根就没见到人影。
她也算是老熟人了,知道崔娴也不糊弄人,收货的人简单的检查了一圈水缸,就让崔娴去拿收据了。
崔娴也没在这多逗留,把车送回去生产队。大家都忙着,起早贪黑的,不过等过了这段时间就能轻松一些。
社员们是习惯这样的劳动节奏了,不知道知青们那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