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十一月初的滨州,初冬的寒意已钻进市委大院的每个角落。
常委会议室的双层玻璃上凝着薄霜,暖气虽开得足,却压不住满室的凝重。
长条实木桌两端的铜制铭牌泛着冷光,桌上摊着的《市信访局工作督查简报》,首页贴着张彩色照片:市信访局接待窗口前,一位白发老人正半蹲在地,脊背弯成弓状,双手吃力地递着材料,而窗口内的工作人员却端坐椅上,神情淡漠。
沈青云走进会议室时,常委们已陆续到齐。
他没像往常那样先寒暄,而是径直走到主位坐下,将手机往桌上一放,屏幕里循环播放着昨天在信访局拍的视频:镜头从矮窗口缓缓扫过,标尺显示窗口高度仅七十厘米,几位上访群众或蹲或跪,膝盖抵着冰冷的瓷砖,说话时需仰头才能让里面听见。
“先看这个视频。”
沈青云的声音比窗外的霜气还冷,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点了点,淡淡地说道:“昨天中午,我在小饭店刷到群众发的短视频,下午就去了信访局。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的说道:“老百姓来上访,是带着信任来的,结果呢?得弯着腰、低着头,像求人施舍一样说话。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坐在里面看着,连句您慢点都没有,呵呵,这就是咱们滨州的信访窗口?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市长刘彦昌刚端起的茶杯顿在半空,他凑近屏幕细看,眉头越皱越紧:“这窗口怎么会这么矮?设计的时候没人觉得有问题吗?信访局是老百姓找政府说理的地方,弄成这样,不是把人往外推吗?”
“问题不仅在窗口矮。”
沈青云拿起桌上的照片,递到刘彦昌面前,直接说道:“昨天我在窗口后面坐了半小时,亲身体会了。里面的椅子高度刚好,桌子也够宽,工作人员办公毫无阻碍。可外面呢?没有凳子,没有置物台,老年人蹲久了腿会麻,残疾人连递材料都费劲。李兵同志,你是信访局长,你给大家说说,这窗口是谁设计的?设计的时候,想过老百姓的感受吗?”
列席会议,坐在斜对面的李兵猛地站起身,额角的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
他双手攥着桌沿,指节泛白,声音发颤:“书记,这、这窗口是去年改造的,当时是为了规范接待流程,参考了外地的‘封闭式窗口设计,没、没考虑到高度问题……”
他是今天早上被通知的,要求自己来参加市委工作会议,虽然是列席,但李兵知道,这就是对自己的批评大会。
“没考虑?”
沈青云的手指重重敲在桌子上,实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毫不客气的说道:“去年改造时,你去现场看过几次?有没有让工作人员模拟群众的姿势试一次?我昨天在窗口后面坐的时候,特意问了办事员,他说每天都这样,习惯了。”
说到这里,沈青云的声音陡然间提高:“习惯了?老百姓的委屈,你们习惯了。自己的失职,你们也习惯了?”
市委副书记朱晓元拿起桌上的《信访局工作台账》,快速翻到去年改造那页,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改造方案上写着方便群众、提升效率,可实际呢?台账里还记着,今年上半年有十二位群众反映窗口高度问题,你们怎么处理的?就写了句已反馈设计单位,然后就没下文了?”
“这不是疏忽,是作风问题!”
市纪委书记熊杨的声音突然响起,他将一份《作风督查记录》推到桌中央,冷冷的说道:“我们之前接到过信访局工作人员的匿名举报,说李兵局长开会时说窗口矮点好,能少接待点缠访户,有这事吗?李兵同志。”
李兵的脸唰地白了,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沈青云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的火气更盛:“老百姓来上访,大多是遇到了难处,是走投无路才找政府。我们倒好,不想着怎么解决问题,反而想着怎么挡人??矮窗口挡的不是缠访户,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昨天我在窗口坐的时候,有个大姐蹲了十分钟,说她儿子被电信诈骗后,她跑了三趟信访局都没见着负责人,最后只能在窗口递材料。你们说说,要是你们的家人遇到这事,你们会怎么想?”
常委们的议论声渐渐响起。
市委组织部长张银峰皱着眉说:“信访局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现在这桥快断了。我建议,先把窗口拆了重建,再查一查改造背后有没有利益输送。这么不合理的设计能通过,说不定还有猫腻。”
“不仅要查设计,还要查接待流程。”
市委政法委书记孙健接话,他想起之前电信诈骗案的受害者家属上访时的遭遇:“之前有几位被骗群众的家属来信访,工作人员说这事归公安管,一句话就打发了。老百姓哪懂那么多部门分工?信访局得先接过来,再协调相关单位解决,而不是一推了之。”
沈青云点点头,手指在笔记本上写了“作风”、“流程”、“责任”三个词:“孙书记说得对,信访局不是中转站,更不是挡箭牌。昨天我在信访局问办事员为什么不提醒群众找凳子,他说领导没安排。领导没安排,就不做了?我们的干部,什么时候变成只会听命令的机器了?”
说着话,他转向李兵,语气稍缓却依旧严厉:“李兵同志,你今天当着各位常委的面说说,信访局的职责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自己省事?这个矮窗口,拆的是作风,凉的是民心。昨天我让你在窗口跟我说话,你半蹲了三分钟就受不了了。可老百姓呢?有的人为了递一份材料,要蹲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
李兵的头垂得更低,声音带着愧疚:“沈书记,是我工作不到位,我没把老百姓的难处放在心上。我愿意接受组织的任何处理,现在就安排人拆窗口,三天内整改好!”
“整改不是拆个窗口就完了。”
沈青云摇摇头,目光扫过全场:“今天这个会,不只是批评信访局,更是给咱们所有常委敲个警钟。作风问题无小事,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接下来,我要求:第一,信访局立刻整改窗口,不仅要加高,还要加设座椅、置物台,下周我会再去检查。第二,纪委牵头,查信访局窗口改造的全过程,有没有失职渎职、利益输送,一查到底。第三,各常委带队,去分管部门排查类似问题,民政局的服务窗口、政务大厅的办事柜台,都要查。不能再让‘矮窗口’这种荒唐事,出现在滨州的任何一个角落。”
刘彦昌率先表态:“我支持沈书记的意见。下午我就去政务大厅看看,特别是老年人办事窗口,必须让老百姓舒舒服服的。信访局的整改,市政府会全程督办,确保三天内有变化。”
“纪委这边,今天下午就成立专项督查组,进驻信访局。”
熊杨合上笔记本,语气坚定:“不仅查改造问题,还要查近一年的信访件办理情况,看看有没有压件、漏件的情况。”
朱晓元也补充道:“我会牵头制定《信访工作作风规范》,明确接待流程、服务标准,以后老百姓来上访,不能再让他们蹲着地说话。同时,开通信访问题举报热线,让群众监督我们的工作。”
沈青云看着常委们积极表态,心里的凝重稍缓。
他拿起桌上的照片,轻轻抚平边角:“这个照片,我会贴在我的办公室墙上,每天看一眼,提醒自己。我们坐在办公室里,背后是老百姓的信任。窗口矮一寸,民心就远一尺。作风实一分,信任就多一分。”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薄霜已化,阳光透过玻璃照进会议室,落在《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上,红漆显得格外鲜艳。
沈青云站在窗前,看着李兵匆匆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机里的视频。
他知道,拆一个矮窗口容易,难的是拆了干部心里的矮窗口。
但只要从这件事开始,一步一步改,滨州的作风一定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信任,也一定会慢慢回来。
窗外的阳光越发明媚,照在市委大院的银杏树上,残存的黄叶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为这场及时的作风整改,送上无声的赞许。
沈青云深吸了一口气,正准备看报纸,结果办公桌上的电话却忽然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