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正月初八的滨州,晨雾裹着雪粒打在国资委办公楼的玻璃幕墙上,凝成一道道冰痕。
滨州市国资委主任王凤国站在门廊下第五次看表时,黑色轿车的影子终于穿透雾霭。
他下意识地拽了拽深蓝色西装下摆,这件去年新买的西装,今早第一次穿就被冷汗浸出了深色的印子。
“主任。”
王凤国身边的人低声问道:“这沈书记什么意思,大年初八上班第一天不开常委会,跑咱们国资委来视察工作?”
“我上哪儿知道去。”
听到这个问题,王凤国没好气的说道:“我估计市委常委们都很好奇,要不你去问问沈书记?”
对方闻言缩了缩脖子,哪儿敢在说话。
开什么国际玩笑!
这位沈书记虽然上任的时间不短,但大家如今都已经知道,这绝对是个手段狠辣的官二代,真正有本事的人。
沈青云下车时,带着一身寒气。
他没像往常那样与迎上来的人握手,目光越过王凤国的肩膀,落在门楣上滨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铜牌上:“王主任,听说你们档案室保存着全市国企改制的全套档案?”
他的声音平静,却让王凤国的后颈瞬间泛起凉意。
很显然,这位沈书记来者不善啊!
“是的,是齐全的,沈书记。”
王凤国侧身引路时,皮鞋跟在大理石地面上滑出半寸,缓缓说道:“九五年第一批改制企业开始,每卷档案都按规定保管。”
这种事情上面,他不敢隐瞒沈青云,毕竟沈青云的身份摆在那里,人家自己也能够查到的。
“走吧,过去看看。”
沈青云一马当先的走在前面,朝着国资委办公大楼走去。
身后一大群人跟着他的脚步,一个个脸色都很严肃。
市委书记大年初八上班第一天不开常委会,却来到国资委进行调研,这本身就代表着某种信号。
档案室在三楼西侧,铁门推开时发出吱呀的老响。
三十组铁柜摆在那里,空气中飘着樟脑和霉变的混合气味。
沈青云径直走向标着轻工系统的区域,手指在积灰的柜门上划过,留下一道清晰的白痕。
“滨州第一造纸厂,五七年建厂,零四年改制。”
他突然开口,像在背诵某种早已烂熟的经文:“职工总数两千三百六十二人,其中离退休五百六十七人,当时评估净资产三千五百万。”
王凤国的喉结猛地滚动:“沈书记对情况很熟悉。”
“我不光熟悉数字。”
沈青云弯腰抽出最底层的档案盒,封条上的红色印章已经褪色,平静的说道:“我还知道,这家厂改制时,职工应发买断款总额四千三百万,实际发放不足一千八百万。”
他戴上白手套,指尖捻起一张泛黄的工资表:“秦佑天,技术员,工龄二十年,应发三万八千六百元,实发一万三千元。这中间的钱,去向是什么?”
档案管理员小李慌忙翻找台账,手指抖得差点把文件夹掉在地上:“这,这可能是分期发放的记录……”
“分期十年?”
沈青云把工资表拍在金属台面上,发出哐当巨响:“还是说,分期进了某些人的口袋?”他突然转向王凤国,眼神像冰锥:“你们这些国资委的干部,对这些事情了解么?”
“这个,我们真不知道。”
王凤国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
“是么?”
沈青云冷笑道:“可是每年都有造纸厂的群众上访。甚至几年前还有人举报,当初负责改制的工作组副组长,收受贿赂,是一台奥迪轿车,你们怎么处理的?”
王凤国的眼镜滑到鼻尖,他扶眼镜的手在抖:“当时,当时查过,说是他个人借款……”
“个人借款?”
沈青云冷冷的看着他:“你觉得这个理由合适么?”
说着话,他没好气的说道:“我看了你们国资委去年的工作总结,说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化解。这就是你们的化解?把老百姓的血汗钱变成领导的豪车?”
隔壁办公室的人都被惊动了,趴在门缝里张望。
王凤国的脸涨成猪肝色,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如果是别人批评他,他或许还敢反驳一下,可沈青云的身份摆在那里,人家是市委书记,下一步是省委常委,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够反驳的。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省国资委主任,面对沈青云的时候,那都是没有任何底气的。
沈青云没理会他的忙乱,转身走向另一个档案柜。
“滨州第二纺织厂,零六年改制,欠薪三个月,补偿款克扣涉及四百三十七名女职工。”
他抽出一份信访记录,纸张边缘被反复翻阅磨出毛边:“这里有十七封联名信,反映原厂长李志强把职工宿舍低价卖给亲戚。这些信,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老档案员周建国颤巍巍地回答:“当时,当时王主任刚上任,说先放一放。”
“放一放?”
沈青云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铁柜上的铁皮盒哗哗作响:“张桂兰,纺织厂挡车工,丈夫残疾,女儿上高中,她的补偿款被扣了三万四千元。为了给女儿凑学费,她去工地扛钢筋,摔断了腿!这些你们知道吗?”
他突然转向门口:“都进来吧,别在外面听了。”
国资委的中层干部们鱼贯而入,挤在狭小的档案室里,大气不敢出。
沈青云拿起那叠记录,逐字逐句念了起来。
王凤国的膝盖一软,差点跪在地上,被旁边的副主任扶住。
“沈书记,我……我当时刚接手,情况不熟……”
他看着沈青云,连忙解释道。
“是么?”
沈青云淡淡地看着他道:“情况不熟就可以不受理?”
“这……”
王凤国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们不是信访局啊,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真的没办法。”
沈青云盯着他的眼睛:“老百姓跪在地上求你们的时候,你们说情况不熟。现在出事了,你们还想拿情况不熟当借口?”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缓和了些,却带着更重的分量,一字一句的说道:“秦佑天的事,你们都知道了。一个老实本分的技术员,被你们逼成了杀人犯。他女儿在医院抢救,到现在还没醒。这笔账,算在谁头上?”
档案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窗外的风声呜咽。
沈青云摘下手套,扔在桌上:“从现在开始,停止一切常规工作,成立国企改制遗留问题专项调查组。王凤国同志任组长,市纪委熊杨同志派专人入驻指导。”
说着话,他看向墙上的日历,淡淡地说道:“七天,我只给你们七天的时间。”
“第一,所有被克扣补偿款的职工,名单、金额、责任人,必须全部查清,形成台账。”
他竖起一根手指,目光扫过全场,冷冷的说道:“造纸厂、纺织厂作为重点,明天下午六点前,我要看到初步结果。”
“第二,涉及挪用、侵占补偿款的,不管是谁,不管现在什么职务,一律先停职接受调查。”第二根手指竖起时,王凤国的肩膀明显垮了下:“我可以明确的说,这些人就算退休了,也要追回来。”
“第三,市财政紧急拨付两千万,成立专项基金,先给最困难的职工补发一部分。”
沈青云的声音突然严肃起来:“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这件事必须解决。”
他走到王凤国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王主任,你是老国资人,知道这些企业的家底。现在给你个机会,把欠老百姓的,一笔一笔还清楚。”
王凤国猛地抬头,眼里噙着泪:“沈书记放心,我要是查不清,就引咎辞职!”
他转身对干部们吼道:“都愣着干什么?马上分组!财务科查资金,档案室核名单,信访科联系职工!今晚谁也别回家!”
看到这一幕,沈青云没有理会,不管他是装出来的还是真心的,只要做事就行。
论迹不论心,官场当中就是这样。
离开档案室的时候,沈青云的皮鞋踩过地上的碎纸,发出沙沙的响。
站在楼梯口等了等,看着干部们抱着档案盒往会议室跑,脚步慌乱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劲。
张银峰跟上来:“书记,要不要通知审计局派人支援?”
“不用。”
沈青云望着窗外渐渐散去的雾气,淡淡地说道:“让他们自己查,自己改。老百姓的眼睛亮着呢,糊弄不过去。”
他摸出手机,给市纪委书记熊杨发了条信息:“下午派两名纪委骨干去国资委,不是监督,是帮他们把好关。”
下楼时,阳光刚好穿透云层,照在办公楼前的雪松上,雪沫簌簌落下,像在洗去积年的尘埃。沈青云回头望了眼三楼的窗户,那里人影晃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他突然想起秦佑天家墙上挂着的“先进工作者”奖状,想起老太太塞给他的那袋炸丸子,喉结动了动。
“回市委吧。”
他对周大伟说了一句。
拉开车门的时候,阳光落在他的夹克上,暖得像春天。
车驶过街角的早点摊,油条的香气飘进来。
沈青云望着窗外掠过的红砖楼,突然觉得,这个正月初八,或许真的能成为滨州的一个新开始。
那些被亏欠的,被遗忘的,终有一天,会被一一记起,一一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