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滨州市委大院。
初冬的雪粒裹着寒风打在银杏树上,剩下的几片枯叶簌簌落下,像极了此刻干部们心头的波澜。
市纪委书记熊杨要调走的消息,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短短一天的时间就漫过了办公楼的每一层。
从市纪委办公室的打印机旁,到市委食堂的餐桌边,连打扫卫生的阿姨都在小声议论:“熊书记可是咱们滨州的黑脸门神,这一调走,往后谁还敢这么较真查腐败啊?”
沈青云刚结束城建项目调研,回到办公室就听见门外的嘀咕声。
他拿起保温杯,指尖刚碰到杯壁的暖意,就又放下了。
桌上的电话已经响了三次,分别是组织部长张银峰、常务副市长肖如水,还有宣传部长楚俊生,这几个都是跟自己走的比较近的干部,他们都在问“熊书记调走是不是真的?”。
他揉了揉眉心,知道这事压不住,也没必要压,索性拿起手机,拨通了省委书记顾青山的号码。
“青云同志啊,刚想给你打电话。”
顾青山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惯有的沉稳,背景里能听见翻文件的沙沙声,笑着对沈青云说道:“熊杨同志调去中纪委的事,中组部的正式调令下周就到,你那边也该提前准备衔接了。”
沈青云握着手机的手指紧了紧,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顾书记,这调令也太突然了。滨州的反腐刚到关键时候,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排查才过半,金融犯罪专班还靠着纪委跟公安联动,熊杨这一走,工作衔接怕是要断档。”
他想起上个月跟熊杨一起敲定的“作风整顿回头看”方案,方案里还标着“十二月完成首轮督查”,现在牵头人要走,心里难免发沉。
顿了顿。
沈青云又说道:“更何况,不是说元旦之后才下文件么?”
这可是熊杨自己说的,他年后才会调走,结果现在顾青山却说中组部的文件下周就到,这也太快了吧?
电话那头的顾青山沉默了几秒,顾青山的声音软了些:“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也舍不得。但这次是中纪委直接点的名,说熊杨在滨州的反腐实绩,尤其是民政系统专案、公款吃喝突击检查这两桩事,在全国纪委系统都成了案例。”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赞许,对沈青云说道:“他这两年在滨州,顶住了多少说情的压力?查何晨光的时候,连前省人大副主任的电话都敢拒,这种硬骨头作风,中纪委就是要这样的人。”
沈青云心里一震。
他想起去年冬天,熊杨为了查境外资金流,在办公室熬了三个通宵,眼底的红血丝像要渗出来,却还是硬撑着跟省纪委专案组对接证据。
想起突击检查公款吃喝那晚,熊杨带着纪委干部守在香格里拉酒店后门,冻得手指发紫也没退半步。
这样的干部调去中纪委,是好事,可滨州的反腐接力棒,谁能接得住?
“顾书记,那滨州纪委书记的人选……”
沈青云试探着问,指尖无意识地在桌沿划着圈。
他担心省里派来的人不了解滨州情况,把之前的反腐势头断了。
“人选还在议,但有一条,肯定是懂基层、敢较真的。”
顾青山的声音透着笃定,对沈青云解释道:“你放心,在新书记到任前,省里会让省纪委的常务副书记先过来代管,不会影响你们的工作。熊杨同志那边,你也别太担心,他去中纪委是提级任用,对他个人是好事,对滨州后续的反腐工作,也是个助力。以后滨州有需要中纪委协调的事,他还能搭个桥。”
沈青云见状也只好无奈的点点头答应下来,不得不承认,顾青山说的没错,熊杨不是平调,而是升官,这对于他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自己当然不能阻止。
挂了电话,沈青云望着窗外的雪粒发呆。
办公桌上还摆着熊杨昨天送来的《民生领域腐败排查阶段性报告》,报告里用红笔圈出了“低保动态管理漏洞”。“社区养老资金挪用”等三个待解决的问题,旁边还写着“建议联合民政厅出台细则”的批注。
他拿起报告,指尖拂过那些遒劲的字迹,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这两年并肩作战,熊杨不只是同事,更像战友,现在战友要走,纵是为他高兴,也难免有不舍。
………………
两天后的傍晚,沈青云让秘书张耀祖订了“临江小馆”的包间。
不是什么高档饭店,就是松花江畔一家不起眼的家常菜馆,之前民政系统何晨光那个案子告一段落的时候,他和熊杨曾在这里吃过一次,当时熊杨笑着说“这里的锅包肉,比市委食堂的香”。
沈青云到的时候,熊杨已经坐在包间里了。
他没穿平时常穿的深色风衣,换了件灰色的夹克,头发也理得整齐,只是眼底的红血丝还没消。
想来这两天交接工作,他又没少熬夜。
看到沈青云进来,熊杨连忙站起身,手里还攥着个牛皮纸信封:“沈书记,这是纪委今年的工作总结,还有后续需要跟进的案子清单,我都整理好了,您先看看。”
沈青云接过信封,没急着看,而是把菜单推过去:“先点菜,边吃边聊。这家的锅包肉还是老味道,今天咱们喝点酒,不聊工作,只说心里话。”
服务员很快把菜端了上来:金黄酥脆的锅包肉、冒着热气的酸菜白肉、还有一盘凉拌木耳。
这些菜都是熊杨爱吃的,沈青云今天是专门给他送行的。
沈青云给熊杨倒了杯白酒,酒液在玻璃杯中晃出细密的涟漪:“老熊,这两年在滨州,委屈你了。”
他这是心里话,毕竟熊杨是纪委书记,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儿,自己这个市委书记有时候不好出面说的话,往往都是熊杨来说。
熊杨端起酒杯却没喝,只是看着杯里的酒,语气有些感慨:“委屈啥?能遇到您这样不护短、敢支持纪委工作的书记,是我运气好。”
他想起沈青云刚到滨州的时候,查香房区民政所的低保乱象,有人托关系找到他家里,甚至半夜打电话威胁,是沈青云在常委会上拍了桌子:“纪委办案,谁都不能干涉!”
那时候他就知道,在滨州搞反腐,有底气。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
沈青云摆摆手,夹了块锅包肉放进熊杨碗里,认真的说道:“要是没有你顶着压力查案,滨州的民政系统还不知道要烂到什么时候。要是没有你牵头作风整顿,那些公款吃喝的歪风也刹不住。说起来,该我谢谢你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