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363章 暗访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363章 暗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十一月的滨州已浸在初冬的凉意里,市委大院的法国梧桐落尽了最后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桠指向铅灰色的天空。
    上午十点,沈青云的办公室里却透着暖意,市教育局局长赵红梅正捧着《滨州市中小学冬季保障工作汇报》,指尖在“学校供暖达标率”那栏反复摩挲,语气带着几分紧张:“省长,目前市区三十二所中小学的供暖都已调试到位,只有郊区的两所村小,因为管网老化,还存在个别教室温度不足十八度的问题,我们计划本周内完成改造。”
    沈青云坐在宽大的实木办公桌后,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汇报里的“课后服务”章节:“村小供暖要盯紧,不能让孩子在教室里挨冻。另外,课后服务的兴趣班,不能只搞形式,得根据孩子的需求来。上次去香房区小学,有孩子说想学书法,你们得把这类需求统计上来,协调师资。”
    他顿了顿,拿起笔在汇报上画了个圈,淡淡地说道:“下周三我要去郊区村小抽查,到时候希望能看到整改结果。”
    赵红梅连忙点头,额角渗出细汗。
    沈青云向来务实,最反感纸上整改,上次有个校长汇报时说课后服务全覆盖,结果沈青云随机抽查了两个班级,发现都是老师在盯着写作业,当场就要求重新制定方案。
    “我们已经安排专人驻点村小,改造材料今天下午就能运到,课后服务的兴趣班清单,明天就下发到各学校收集需求。”
    她连忙对沈青云说道。
    赵红梅汇报结束之后便离开了沈青云的办公室。
    沈青云看了眼表,发现已经是中午了,便对秘书张耀祖说道:“今天不去食堂了,找家附近的小饭店,简单吃点。”
    张耀祖应了声,转身联系司机周大伟。
    他知道沈青云的习惯,忙起来不爱在食堂应酬,总说小饭店的家常菜吃的踏实。
    二十分钟后,车停在民生街的“老地方菜馆”门口。
    这是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门面不大,玻璃门上贴着“今日特价:炖排骨、炒合菜”的红纸。
    老板王建国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看到沈青云进来,连忙迎上来:“哟,您可有阵子没来了。还是老样子,两碗米饭,一份炖排骨,一份炒青菜?”
    “再加个番茄蛋汤。”
    沈青云在靠窗的桌子坐下,暖气不太足,他搓了搓手,掏出手机刷起短视频。
    最近滨州的冰雪大世界项目刚启动,刘彦昌每天发进度视频,他想看看网友的反馈。
    刷着刷着,一条标题为“滨州信访局屈辱窗,百姓上访需弯腰半蹲”的视频跳了出来。
    沈青云的手指顿住,点进去一看,画面里是市信访局的接待窗口:窗口高度不足一米二,宽度只够伸出一只手,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正扶着腰,半蹲在窗口前,声音带着颤:“同志,我反映的拆迁款问题,都三个月了,怎么还没消息啊?”
    窗口里的办事员头也没抬,手里翻着文件:“材料还在审核,有消息会通知你,别老来问。”大妈还想再说,办事员却把窗口的小铁门“哐当”一声关上了。
    视频的最后,拍摄者对着窗口拍了特写,配文:“百姓上访求办事,却要弯着腰像孙子,这窗口是给谁设计的?”
    沈青云的脸色一点点沉下来,握着手机的手指越攥越紧,指节泛白。
    他想起上个月作风整顿大会上,自己还强调“要让群众办事有尊严”,没想到信访局居然出现这种事。
    信访窗口是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桥要是歪了,民心怎么能不凉?
    “老板,怎么了?”
    张耀祖端着米饭过来,见沈青云脸色不对,连忙问道。
    沈青云把手机递过去,声音压得很低:“你看看这个,信访局的窗口怎么回事?”
    张耀祖看完视频,也愣住了:“这,这也太不像话了。群众上访本来就带着情绪,再让人家弯腰半蹲,这不激化矛盾吗?”
    周大伟也凑过来看,皱着眉说:“我上次送亲戚去信访局,就听他说窗口矮,没想到这么矮。”
    炖排骨端上来时,沈青云没动筷子,心里全是刚才视频里的画面。
    大妈扶着腰的样子,办事员冷漠的态度,还有那句“材料还在审核”的敷衍。
    他放下筷子,对张耀祖说:“下午一点半,去市信访局。”
    张耀祖愣了一下:“要不要提前通知信访局李兵局长,让他们准备一下?”
    “不用。”
    沈青云的语气很沉,冷冷的说道:“我就是去看看实际情况,通知了还能看到真实情况吗?”他拿起筷子,扒了两口米饭,却觉得没什么胃口。
    一想到还有群众在那样的窗口前弯腰求人,他心里就堵得慌。
    ………………
    下午一点半,沈青云的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市信访局门口。
    信访局是栋五层的旧楼,门口挂着“滨州市人民政府信访局”的牌子,大厅的玻璃门敞开着,能看到里面排队的群众。
    沈青云没让张耀祖和周大伟跟着,自己径直走了进去。
    大厅里很暗,只有几盏日光灯亮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靠近门口的位置,并排开着四个接待窗口,每个窗口上方都贴着“接待范围”:一号窗政策咨询,二号窗民生诉求,三号窗拆迁安置,四号窗纪检举报。
    刚才视频里的,正是二号窗。
    沈青云走到二号窗附近,假装排队,目光落在窗口上。
    确实像视频里拍的那样,窗口高度只有一米一左右,宽度不足四十厘米,窗口前没有椅子,只有一道冰冷的金属栏杆。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正半蹲在窗口前,膝盖微微发抖,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同志,我是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老板欠了我们三个月工资,你们能不能帮忙要一下?”
    窗口里的办事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戴着眼镜,头也不抬地说:“欠薪问题归人社局管,你去人社局反映,别来这儿浪费时间。”
    “我去过人社局了,他们让我来信访局……”
    年轻人的声音带着委屈,腰弯得更低了:“我家里等着钱交房租,孩子还在生病……”
    “说了不归我们管!”
    办事员不耐烦地打断他,没好气的说道:“再纠缠我叫保安了!”
    年轻人的脸瞬间涨红,攥着纸的手微微发抖,却还是慢慢直起身。
    长时间的半蹲,让他的腿一瘸一拐的。
    沈青云看着这一幕,心里的火气噌地就上来了,他快步走到窗口前,盯着里面的办事员,声音冷得像冰:“你叫什么名字?”
    办事员抬起头,看到沈青云的脸,瞬间愣住了。
    他在电视上见过这位市委书记,只是没想到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沈,沈副省长?”
    他连忙站起来,手忙脚乱地整理桌上的文件:“我叫王磊,是信访局的接待员。”
    “王磊是吧?”
    沈青云指了指窗口外,没好气的说道:“你看看刚才那个年轻人,再看看你面前的窗口,群众在你面前低头躬身,半蹲着跟你说话,你好意思吗?”
    王磊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手捏着衣角,期期艾艾地说:“沈书记,这,这窗口不是我设计的,我刚来没多久,之前的同事都这么接待……”
    “刚来没多久,就学会了冷漠?”
    沈青云的语气更重了,一字一句的说道:“群众来上访,是相信政府能帮他们解决问题,不是来受委屈的!你坐在里面,舒舒服服地办公,让群众在外面弯腰屈膝,这就是你们的群众路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