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过了大概十分钟,李徽抬起头,脸上满是泪痕。
他拿起桌上的温水,喝了一口,声音沙哑地说:“‘金夜国际’里,确实有强迫卖淫的情况……是我让人干的。”
沈青云的心松了口气,却没有露出喜色,而是继续追问:“具体有多少人?怎么强迫的?”
“大概,大概二十多个。”
李徽的声音越来越低,迟疑着说道:“有些是被拐来的,有些是欠了高利贷被送过来的。不接客的,就关小黑屋,饿肚子,或者打。林晓就是因为反抗,被我手下打断了腿。”
“杨少军和施泉华,你给了他们多少好处?”
沈青云拿出笔和纸,准备记录。
“大概几千万吧,还有几个姑娘是我送给的。”
李徽的头垂得更低,小心翼翼的说道:“杨少军我不熟悉,施泉华是我的人,他帮我在省厅通风报信,上次扫黄,他提前告诉我,让我把金夜国际的证据转移了,只留了几个小场子应付。”
“资金洗钱的流向呢?你那些大额支出,到底给了谁?”
沈青云追问,这是最后一个关键问题。
太子徽没有说话,似乎是在犹豫。
许久之后,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悔恨:“是我妹妹知道我干这些事,肯定会跟我断绝关系。我这辈子已经毁了,不想再连累她。”
李徽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祈求:“沈省长,我知道我罪该万死,能不能别让我妹妹知道这些事?”
沈青云看着李徽痛苦的表情,心里没有同情,只有对受害者的愧疚。
如果早点把李徽抓起来,就不会有那么多姑娘受害。
他点了点头:“只要你配合调查,把所有事情说清楚,我们不会主动联系你妹妹。但如果司法程序需要,她可能还是要出庭作证。”
李徽点点头,不再说话,而是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犯罪事实。
审讯室的灯光照在他身上,他的背影显得格外落寞。
元宵夜的烟花还在窗外绽放,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刺眼,反而多了几分温暖。
………………
走出审讯室时,黄向阳已经在走廊里等着了。
“省长,他招了?”
黄向阳喜形于色的问道。
“该说的都说了。”
沈青云淡淡地说道:“不过,这家伙其实还是有隐瞒的。”
“啊?”
黄向阳一愣神,倒是没想到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个太子徽竟然还在隐瞒一些东西,这家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慢慢查,不用着急。”
沈青云平静的说道:“这家伙肚子里,肯定还有货。”
他做了这么多年的警察,对于太子徽这种人的想法,其实心知肚明。
按照太子徽的说法,他跟杨少军不熟悉,两个人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杨少军会为他出面?
原因其实不用问沈青云都能够猜到,无非是背后有人给了杨少军消息。
或者说。
这个太子徽的背后,还有着更高层次的人在支持他。
“那咱们继续审?”
黄向阳兴奋的说道。
“联系省纪委吧。”
沈青云却突然开口道:“这背后的事情,不是你能审明白的。”
“好的。”
黄向阳一愣神,随后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沈青云没有再说什么,很快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太子徽的口供在他的脑子里不断的出现,虽然没明说名字,但他却提到每年春节前,会通过金夜国际的隐秘账户,转一笔五千万的拜年费到国外的某个账户。
能让李徽如此忌惮、连名字都不敢提的,绝非普通官员。
沈青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省委常委会的名单,一个个名字在心里过筛:刘向前那句“别损害地方经济”的叮嘱、某些领导在会议上对扫黄行动的含糊态度、还有李徽提到的国外账户。
线索像乱麻一样缠绕,却隐隐指向一个可怕的方向。
“不能急。”
沈青云低声自语,睁开眼看向窗外。
省公安厅大楼外的元宵灯笼还亮着,远处的羊城塔闪烁着彩色的灯光,一派祥和景象。
可他知道,这祥和之下,暗流早已汹涌。
杨少军只是台前的小角色,施泉华也不过是中间的传递者,真正的大鱼,还藏在更深的水里。
沉思片刻之后,沈青云拿起办公桌上的固定电话,指尖在拨号键上悬停了几秒。
他原本想直接联系张清风,但转念一想,涉及省部级线索,按程序应先通知道政法委,再由省委统一上报,贸然越级,反而可能打草惊蛇。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政法委书记李国正的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了起来,省政法委书记李国正的声音带着刚被吵醒的沙哑,却依旧保持着清醒:“青云同志,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
“李书记,抱歉打扰您休息。”
沈青云的声音压得很低,目光扫过紧闭的办公室门,这才说道:“我刚从审讯室回来,那个太子徽开口了,不仅招了强迫卖淫、贿赂杨少军和施泉华的事,还牵扯出一个更关键的线索,他背后,可能有省部级干部的保护伞。”
“省部级?”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李国正的声音瞬间变得严肃:“他具体说了什么,有证据吗?”
“他没敢说名字,但提到每年会通过隐秘账户……”
沈青云把情况讲述了一遍,最后说道:“另外,他招认,杨少军当年之所以敢出面干预调查,是因为上面有人给他递了话,让他稳住东关的局面,这个上面的人,很可能就是那位省部级干部。”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沈青云能听到李国正的呼吸声,还有隐约的翻纸声。
过了大概一分钟,李国正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青云同志,这事非同小可。省部级干部的线索,咱们省厅和政法委没权限直接调查,必须上报省委,由省委联系中纪委介入。你做得对,没有贸然行动,一旦打草惊蛇,不仅抓不到大鱼,还可能危及之前的调查成果。”
“我也是这么想的。”
沈青云松了口气,李国正的态度和他一致,让他少了几分顾虑:“李徽现在虽然开口了,但对那位省部级领导的信息守口如瓶,显然是怕遭到报复。咱们要是不通过中纪委,根本没办法查到账户背后的人。”
“嗯。”
李国正的声音顿了顿:“这样,你明天一早就把李徽的供述记录送到我办公室,我亲自整理材料,上午就找张书记汇报。张书记之前就说过,不管牵扯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他肯定会支持咱们上报中纪委。”
“好。”
沈青云应道,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还有一件事,李书记,我怀疑,这位省部级领导,可能跟咱们省委常委会的某些人有联系。杨少军只是个常务副市长,要是没有更高级别的人撑腰,他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干预刑侦调查,更不敢替李徽说情。”
电话那头的李国正倒吸一口凉气:“你是说……省委内部有人牵涉其中?”
“可能性很大。”
沈青云的声音沉了下来:“李徽招认,他给杨少军的好处费,有一部分是通过省委某部门的项目经费走的账,虽然没说具体部门,但这足以说明,背后的人能撬动省委的资源,绝不是普通的省部级干部。”
“这就更要谨慎了。”
李国正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凝重:“材料上报的时候,必须严格保密,只让张书记和中纪委的同志知道,绝不能泄露给其他人。咱们现在就像在走钢丝,一步错,就可能满盘皆输。”
“我明白。”
沈青云点头道:“明天送材料的时候,我亲自去,不会经过其他人的手。”
“好的。”
李国正的声音缓和了一些:“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跟张书记汇报,保持好状态。记住,不管背后的水有多深,咱们只要守住证据和程序这两条线,就不怕翻不了案。”
“谢谢李书记。”
沈青云没有再说什么,对李国正道:“您也早点休息,有消息我第一时间跟您联系。”
挂了电话,办公室里重新陷入寂静。
沈青云看着桌上的固定电话,手指还停留在拨号键上。
刚才他差点就拨通了张清风的私人电话,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涉及省委常委会的人,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按程序上报,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
沈青云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
元宵夜的风带着凉意涌进来,吹得桌上的供述记录微微翻动。
远处的烟火已经停了,只有零星的路灯亮着,将街道照得有些昏暗。
他掏出烟,点燃一支,烟雾在冷风中很快散开,却没驱散心里的沉重。
他很清楚,李徽背后的“省部级干部”,十有八九是跟省委常委会有关联的人。
否则,杨少军不会有这么大的底气。
一个常务副市长,如果没有常委会成员的默许甚至支持,根本不敢在省厅的调查中横插一脚,更不敢把“损害经济”当作借口。
沈青云想起前几天在省政府会议上,刘向前那句意味深长的叮嘱,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却不敢深想。
一旦证实,粤东的政治格局,恐怕会迎来一场大地震。
“为什么选择沉默?”
他对着窗外轻声自问。
其实,他手里握着李徽的供述和资金流水,完全可以直接找张清风汇报,甚至绕过政法委,推动中纪委直接介入。
可他没有这么做,一来,程序不对,容易授人以柄。
二来,他知道,这场斗争远不止“抓几个贪官”那么简单。
背后的人在粤东经营多年,关系网盘根错节,若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高层的支持,贸然揭开盖子,不仅可能让对方反扑,还可能连累那些跟着他查案的干警。
连省长刘向前那样的人,都告诉自己,没有证据不要胡乱调查,可想而知对方的势力有多大。
他想起施泉华在汇报扫黄成果时的刻意隐瞒,想起东关市公安局王局长的不作为,这些人就像一个个节点,连接着背后的大人物。
而他,就像在拆解一张巨大的网,必须小心翼翼,先理清节点,再找到网的中心。
否则,只会被网缠住手脚。
许久之后,沈青云关掉电脑,靠在椅背上。
他只是省公安厅的负责人,职责是查刑事犯罪,而非查处省部级官员。
这个盖子,必须由省委和中纪委共同揭开,这样既符合程序,也能避免他陷入政治漩涡。
他想起刚到粤东时,张清风对他说的“守住底线,按规矩办事”,此刻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在复杂的政治环境里,规矩不是束缚,而是保护自己、推动正义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