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卷阅读33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分卷阅读33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珊:“罢了,让车夫备车,我们出去走走。”
    采桃一叠声答应下,飞也似地去了。
    韫棠自去更衣:“告诉祖母,今夜我便不回来用膳了。”
    “是,小姐。”
    马车出了姜府,采梨坐在韫棠身侧,道:“老夫人交代了,小姐需在府中乞巧之前回来。”
    “好。”
    采桃看了看天色:“那还有好几个时辰呢。”
    放下马车帘子,采梨道:“小姐说了,一会儿在外头用膳。”
    “当真?”
    采桃喜出望外,韫棠亦愿意纵着她。
    这段时日采梨与采桃轮番陪着她在宫中,随她一道辛苦。
    今日佳节,没有那么多忌讳。
    还未到黄昏时分,街边已聚起不少摊贩与行人。有官府中人带着百姓在街头巷尾挂上灯笼,差役四下巡查,确保灯会无虞。
    等到夜幕笼罩彩灯齐齐点亮,必定漂亮。
    离灯会开始尚早,韫棠下了马车,带着采梨与采桃随意逛着。小半条街走下来,采桃已挑了半兜零嘴,喜滋滋地抱在怀里,一路上嘴都没闲着。
    街头不远处就是明玉斋,那是京中数得上号的珍宝铺子。韫棠在明玉斋中转了转,她头面饰物不缺,只给采梨和采桃各买了一对足金的福字簪,并一对青玉雕花的玉佩。
    她在宫中为官领自己的一份俸禄,再加上府中给的月钱,每月能攒下来不少银钱。除了施粥外,也无其余大的花费。
    “多谢小姐。”
    采桃小心翼翼地捧着装金簪的锦匣,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弄丢在路上,便交由采梨代为保管。
    “去天香居罢,可饿了?”
    采桃不好意思地揉揉头发,实诚地摇了摇头。采梨道:“就是怕吃得再晚些,便赶不上灯会了。”
    她考虑地周到,天香居正在青鱼街上,来往很方便。
    这间酒楼生意红火,素为达官贵人所青睐,几十年来在京中屹立不倒,不知其背后主家是谁。
    上了天香居二楼雅座,韫棠意外地与柳琦打过照面。而相隔三桌远就坐着凌骁,遥遥与她点头算是问候。
    柳琦与凌骁二人虽已有了婚约,在外仍是守着礼仪规矩。
    韫棠在柳琦邻桌坐下,用膳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月上柳梢,韫棠顺着窗外望去,灯火次第亮起。
    赏灯的游人往来不绝,谈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大靖多年来国富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尤其今岁陛下初登基大赦天下,灯会更是繁华热闹。
    诗云:“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隘通衢。”大抵便是眼前光景。
    灯火映照出游人的笑颜,韫棠见柳琦与凌骁隐于人群之中,携手同游。
    七夕佳节,本该是如此模样。
    “你们也去走走吧,不必在此陪我。”
    采桃虽说心已飞到了灯会上,闻言却摇头:“那怎么行,奴婢得跟着小姐。”
    “无妨,我就在此处。你们半个时辰后回来寻我便是。”
    “是。”看出韫棠想要一个人独处,采梨拉了拉采桃衣袖,“那小姐,我们很快回来。”
    “去吧。”韫棠笑着道。
    采梨与采桃依言下了二楼,很快汇于游人中。
    韫棠与她们有言在先,今夜所有花销都记在公中账上,不必拘束。
    灯市喧嚣,反而酒楼中清静下来。
     韫棠另向天香居要了一壶上好的碧庭春,安然品茗。
    雅座邻窗,风光极佳。
    月照人间,韫棠想起儿时读过的几句诗。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学到这首诗时,亦是一年七夕佳节。裴晗得封王爵已在外建府,邀她同游。
    灯会上,裴晗送了她一盏心仪的玉兔灯。
    虽是民间寻常之物,她却格外喜爱灯面上绘着的小兔,珍藏许久。
    只不过,在她误会他与柳琦之事后,灯笼也丢于库房中,如今再难寻出。
    或许不得不说,她与裴晗终归有缘无份罢。
    茶饮过两盏,韫棠无意间一瞥,见街边一处热闹的摊位上,安静挂着一盏玉兔形制的灯笼。
    她起了心思,未及多想,交代店中小二为自己留好位置,便往那方向而去。
    走过天香居旁小铺时,她顺手挑了一副海棠花面具,遮去自己大半容颜。
    穿过人群,韫棠顺利到那行商面前,摊面上挂满了写着灯谜的红带。
    “店家,这盏灯笼怎么卖?”
    人声嘈杂,她指了指其上挂着的一盏兔子灯。
    看摊位的是一老一少,年轻一些的那位听清韫棠话语,笑着摆手道:“姑娘好眼力。只是这盏灯笼是我家祖父亲手糊的彩头,不卖。”
    韫棠眸中闪过遗憾之色,那人接着道:“若是姑娘付上二十文钱猜灯谜,一连猜中八道,那这盏灯笼便归于姑娘。”
    “好。”
    韫棠答应下来,递了银钱过去,摊主却有些为难:“不过这灯谜都是两人来猜的,姑娘只有一人……”
    “无事,我一人也可。”她放下一吊铜钱,“不知可否通融?”
    “姑娘愿意自然可行。”摊主大方道,旋即取了灯谜来。
    “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打一字。”
    韫棠略一思忖:“是个‘日’字。”
    “好。再有千里江陵一日还,打一成语。”
    “一日千里。”
    前头四道谜面皆不难,猜对两道即可得一盏小灯笼,想必是为了不让答者空手而归坏了兴致。
    “第五联,一旦云开复见天,再打一字。”
    周遭人议论起来,莫衷一是。韫棠在掌心比划过:“可是‘昙’字?”
    “姑娘好厉害。”年老的那位摊主赞叹道,“今夜摆摊起,老朽还没见能一连对上五道的呢。下一联请姑娘听好了,风里去又来,峰前雁行斜,打一种花。”
    “是凤仙花。”韫棠很快答道。
    围看的人越来越多,她戴着面具并未在意。
    “还有两道谜面,姑娘可要小心了。”年轻的摊贩清了清嗓子,新取来两道压底的谜面,“正二三月抽枝生叶,四五六月开花结果,七月有黑有白,末了三月挂灯结彩。这是何物?”
    “二三月抽枝生叶,四五月……”韫棠凝神细想,却无思绪。
    周围人议论纷纷,这越往后谜面果然越难。
    “姑娘可想好了?”
    耗了小半盏茶的工夫,韫棠没有答案,摇了摇头。正欲放弃的当口,耳畔却有声音响起:“是胡桐。”
    围看的百姓看向声音来处,不自觉让出一条路来。
    韫棠讶然抬眸,眼眸中映出一道熟悉的身影。
    来人如她一般,带着半扇银狐面具,无比自然地走到了她身侧。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