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147.资本家的两幅面孔(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1147.资本家的两幅面孔(下)(免费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乔木当然清楚,影像大师这款产品,以及他们开启线下租赁商业模式的决策,会夺走一大批基层摄影师的饭碗。
    但他不会有丝毫犹豫,更不会有丝毫动容。
    因为他是资本家,不是社会慈善家,更不是政治家。
    他可以出于自己的本心,不计成本做一些好事,但前提是这是他的决定、主动权在他手上,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这也不代表任何人都能拿出一套逻辑自洽的道德说辞,来强迫他为了道德而放弃利润。
    他竭力向社会顶层攀爬,不是上来接受道德绑架的。
    所以与之前竭力想办法安抚那些学生党不同,这一轮舆情中,智翱上下自始至终都没想过安抚那些跟拍师,完全不在乎对方的饭碗会不会被自己砸掉。
    而另一方面,对智翱而言,他们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公众舆论的支持。毕竟他们是企业,企业要的是利润而不是选票。支持如果不能转化为销量,那就屁都不是。
    这一轮舆论热潮中,智翱最大的收获是确定了市场对影像大师租赁业务的热情与需求。
    因为他们手上积压了大量无法销售的二手影像大师。
    其中有测试机、驰援乌金山的那批。当然数量最多的还是退换货。
    因为整个生产部门都维持着超负荷运转,所以对于那些维修程序比较复杂的返厂机,智翱的态度就是:直接以换代修。
    因为生产部门负责人阎志强测算过,将所有工程师按在产线上以维持当前产生,所产生的效益减去返厂无人机以换代修,都比让他们去修无人机更多。
    这就好像《搏击俱乐部》中的那个例子,如果放任车主去死然后支付巨额赔偿这一行为能够更省钱,汽车公司就绝不会召回那几十万辆有安全隐患的汽车。
    只是那个是负面例子,智翱这个,至少对消费者而言,是正面例子。
    这直接导致了智翱的仓库中积压了大批二手影像大师。偏偏为了维持影像大师高端产品的形象,智翱至今都不给折扣,更不放开官方二手交易,这批无人机就一直积压在仓库中,每天都不停地制造仓储成本。
    而这一次,在这轮舆情中,智翱确认了影像大师租赁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也算是解决了他们的心头之患。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轮舆情彻底结束时,新的风波又产生了。
    风波的起点,是一位香港文艺片导演在抖咖发了个视频。对方在视频中操着蹩脚晦涩的普通话,直接炮轰早已没什么热度的AeroIntelligence存在严重的侵权隐患。
    毕竟优秀的训练素材,几乎一定会从成熟的商业作品中获取。用户用这些素材训练自己的无人机,然后再用无人机获取收益,就属于未经授权的商业行为了。
    这确实是明显的侵权。
    随着第一炮,接下来大批香港导演、制作人,有名气的,没名气的,纷纷站出来声援,批评智翱科技在纵容侵权。
    然后一部分内地娱乐圈从业者也站出来表达了支持。
    这一轮突如其来的舆情中,绝大多数网友都在看戏吃瓜,只有娱乐圈从业者在发声,反倒没什么人支持智翱了。
    没人支持自己,乔木倒是能够理解。毕竟智翱既不赞助影视,也不请明星代言,甚至都不怎么在影视圈打广告。可以说截至目前,智翱这款酷炫到极致的3C产品,与本该最亲密的娱乐圈时尚圈,反而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绝缘状态。
    没有关系,没有利益往来,人家自然不会向着你说话。
    不过真正站出来指责智翱的,基本都是编剧、导演、制片人这类幕后从业者,几乎没有几位明星,即使有,这些明星大多也都有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身份属于资方了。
    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现象,毕竟影视剧的版权都在影视制作公司手里,很少很少在个人手中。
    所以影视作品的版权侵权,整个剧组,从导演到演员到场务,个人的利益并不受损害,真正损失真金白银的,只有那些影视制作公司与它们的股东。
    所以这次站出来的,都是与影视制作公司关系紧密的幕后从业者。
    至于活跃于台前的明星,他们倒不是不想交好那些影视公司和大佬,单纯就是智翱近期的舆论形象过于正面、过于强势。
    他们不敢在这种时期站到智翱的对立面——他们不是怕得罪智翱,而是怕得罪那些支持智翱的粉丝与路人,败坏自己的公众形象。
    大部分明星的沉默,以及平台有意识的限流,也让这场舆情并没有彻底失控。
    然而,这轮舆情起调相当高,其中猫腻就连网友都意识到了,大批网友都在讨论智翱这是得罪谁了,很多人都将嫌疑人身份给了与时尚圈亲密合作多年的大疆科技。
    普通网友都能察觉到的异样,智翱市场部门自然也早就察觉到了。但他们靠着那点可怜的关系,自然打听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也找不出那个神秘的幕后策划人。
    既然没法坐下来和谈,那就只能就事论事,回归话题本身了。
    AeroIntelligence存在侵权隐患这个问题,智翱内部也早就意识到了,在AeroIntelligence第一次上构思会时,就有人提出了。
    这个事情现阶段是无解的。因为无论用户还是智翱,都不可能拿着数以百计的素材,挨个找影视制作公司谈授权费,那大家就什么都别干了。
    如果影视行业有类似音著协那种半官方的版权统筹管理机构,智翱并不介意像KTV那样,每年根据用户上传素材数量,缴纳一笔固定的费用给相关机构,以获取其名下版权库的广泛授权。
    但这行没有。所以对智翱而言,要么就遵纪守法,不做;要么就……
    于是AeroIntelligence项目组,在公司法务的帮助下,很鸡贼地在用户协议中加入了三个条款:
    首先,素材库属于用户隐私,智翱不会以任何手段收集、保存用户隐私。
    也就是说智翱这边看不到用户上传的素材。我都不知道他上传了什么,你也别找我说他侵权了,跟我说不着。
    其次,智翱提醒使用AeroIntelligence的用户注意版权风险,一定要使用获得授权或已过版权保护期的素材。
    再次,智翱要求训练素材只能自己使用,不得公开传播,否则智翱有权禁止用户继续使用AeroIntelligence。
    也就是说大家期待的淘宝4.99元素材库,我们智翱不支持、不赞同,但我们管不着。烦请去起诉阿里巴巴,谢谢。
    当然这些条款能否真的实现风险屏蔽还两说呢,这个要看第一例法院终审怎么判,后面基本就会延续判例了。
    至于当下,在发布声明详细解释了AeroIntelligence相关条款与智翱自身立场,却不被那些娱乐圈幕后从业者接受认可,又几经周折却依旧找不到一个能坐下来商谈这件事的主体后,无奈之下的智翱,终于发布了第二篇声明,也是公司对这件事的最终声明。
    在声明中,智翱开篇就强调了公司会坚决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但两句话没说完就话锋一转,指出法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维护人类社会稳定的手段和工具。
    在这篇声明中,智翱指出,人类应该是为了社会进步、文明发展,不断修订法律;而不是为了维持那区区几十几百字的法条,就勒着社会的脖子。让所有行业,尤其是那些注定带来大革新的新兴行业无法前进、喘不过气。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所有法律都必然落后,都必然反动,最终都必然被淘汰。这个过程绝不可能含情脉脉。
    新技术、新理念,绝不可能温文尔雅地让自己适应了旧有的、已经落后的法律,然后再大大方方走上舞台。
    凭什么让先进向落后妥协?
    面对影像大师,面对AeroIntelligence,面对生成式AI,现有的版权制度,可以说就是僵化的、落后的。
    不是AI在冒犯法律的尊严,而是落后的法律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无法满足人类对进步的需要。
    所以智翱认为,应该是版权制度在授权模式上主动来适应更加先进的AeroIntelligence,而不是反过来,为了维护陈旧的版权制度而限制进步、放弃进步、扼杀进步。
    至于相关从业者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利益损失,智翱绝不会视而不见,相反会主动面对、积极解决。
    智翱建议影视行业可以组建一个类似音著协的版权统筹管理机构,对AI训练这种特殊版权授权情况进行统一处理。
    智翱非常愿意替AeroIntelligence的全体用户支付这笔费用,也非常愿意维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
    智翱甚至呼吁在这件事上,影视圈全行业达成共识,采取一致行为。
    智翱愿意与一个强大的、团结的版权共同体进行版权授权谈判,哪怕我方会因此而处于劣势地位。
    ……
    智翱的一篇长文回应,彻底镇住了那些代表了影视制作公司利益的影视圈幕后从业者。
    他们掌握舆论主动权太久了,本以为智翱这种新兴企业,会本能地畏惧他们的声势,更爱惜自己的羽毛,最终选择退让。
    智翱的强硬远超出他们的预料。
    他们很清楚国家的政策。在国家眼里,与智翱科技这种新兴科技企业相比,他们什么都不是,完全不值一提。
    就算他们占理,到了法庭上,在法官心里,智翱的政治加分也远远超出他们的法律加分。就算他们能胜诉,也拿不到多少真金白银的赔偿,最多就是覆盖掉诉讼成本。
    可国内律师费是有官方指导价的,说是指导,其实就是限价,他们就算赌气想整一出天价诉讼费恶心对方都没机会。
    他们唯一的依仗就是智翱珍惜羽毛,不愿意为了他们这点“小钱”败坏自己的路人缘,最终选择让步,然后大家坐下来慢慢谈。
    谈什么呢?当然不是谈授权费,而是谈赞助、谈代言、谈广告。
    比起哪怕最大的影视制作公司一年最多收个几百万的毛毛雨授权费,这些才是真正的蛋糕真正的肉。
    只要娱乐圈头部企业将这块大蛋糕分掉,他们的片库智翱爱怎么用就怎么用,那些二三线小公司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才是现实世界的游戏玩法。
    但他们显然搞错了一件事:智翱的高管和市场部人员,要么一直待在二三线小城市,要么就是从军工口或纯产业口出来的,全公司上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跟娱乐圈半毛钱关系不沾。
    而当他们唯一能找到的那些还算能说得上话的圈内关系打听时,后者要么层次太低同样不懂这套玩法,要么懂得这套玩法但心存顾虑不敢明言……
    简而言之,智翱根本没理解他们的意思,也没人告诉那家公司。
    于是那家公司按照自己的理解,决定用自己的方式结束这场没头没脑的舆论风波。
    然后,看着智翱的强硬声明,他们就麻了……
    是的,很强硬。
    普通网友看到智翱最后的说法,“智翱愿意与一个强大的、团结的版权共同体进行版权授权谈判,哪怕我方会因此而处于劣势地位”,会觉得智翱是在示弱。
    甚至不少人为智翱鸣不平,认为侵权问题一直存在,凭什么就盯着智翱咬?不就是因为其他AI平台都是大公司的孩子嘛!
    但娱乐圈这些幕后资深从业者却看出了智翱的潜台词:
    你们每家公司手里能有多少版权库?和我谈判?你们配吗?就算你们配,一家家谈下来,我还嫌麻烦呢。
    屁大点小钱也配我浪费时间?拜托你们先团结起来拧成一股,规模够看了,再来和我叫板!
    透过这一句,整个娱乐圈顶层,都准确无误地感受到了智翱那堪比互联网顶级大厂的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