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卷阅读81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分卷阅读81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折子,游健悚然一惊,赶紧翻阅‘王者’等小伙伴给他整理的崇祯年间纪事。
    上面就清清楚楚记载了,崇祯二年4月,陕西延安府等地大饥。之后由于朝廷赈灾不及时,陕西等地再次爆发民乱,起义军七千余人攻三水,游击高从龙败死,官兵被伤者二千余人。
    游健脸色不由自主的变得严肃起来。
    有小伙伴们给的‘崇祯年间纪事’做依据,游健根本就不相信崇祯二年就比崇祯元年好过。
    反正崇祯皇帝在位的每一年,都像在钢丝线上行走,还特么必须保持金鸡独立。
    “孙卿既然察觉到不对,那就继续留在陕西。”思索明白该怎么做的游健即刻下令。
    “传令陕西各地官府,让他们一切配合孙卿,如果敢不配合,朕允孙卿先斩后奏的权利。”
    王承恩听闻,赶紧快速的起草文书。
    写好之后,稍等墨迹干了点,游健就拿过一瞧。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拿出玉玺盖了红章。
    之后公文被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孙传庭的手中。
    孙传庭接过旨意一瞧,不免松了一口气。
    另外审讯好手张善玄继续在孙传庭手下听令,看到孙传庭的样儿,不免调侃。
    “万岁爷文成武德,乃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你如此做派,倒让张某觉得,孙大人太过小心翼翼。”
    “侍奉万岁爷,自然得小心翼翼。”
    “太过小心翼翼也不妥。”
    孙传庭没有进一步跟张善玄争辩,而是将盖了玉玺的公文拿给张善玄看。
    “该提前做准备了。”
    “兴修水利?”张善玄摇头,“去年全年无雨,河流早就干涸,田野寸草不生,当地百姓早就掘地三尺,能找出水来,早就找出来了。我看兴修水利这事儿,怕是难。”
    “去过回疆否?”孙传庭突然问。
    张善玄再次摇头,不解孙传庭怎么突然问他去没有去过回疆。
    只听孙传庭又道。“我小时候去过。那里有一种井,叫坎儿井。它让沙漠变成了绿洲。因为他,生活在那里的回民,一代又一代的繁衍。”
    张善玄懂了,“孙大人的意思是,咱们像回疆那样,在陕西等地修建坎儿井。”
    孙传庭点头,又道。“我已经打发人去请擅长挖掘坎儿井的老回民,让他来帮忙勘测哪里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只要有地下水,那就能修建坎儿井。”
    张善玄听了佩服万分。怎么就肯定万岁爷在看到折子后,会将一切都交给他处理呢!
    张善玄想不明白,干脆就老老实实的听从安排。孙传庭让他干什么,张善玄就干什么,一点疑问都没有,并且行动力半点折扣都不打。
    第53章Chapter053坎儿井!……
    坎儿井又称井渠,是古代位处干旱地带的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
    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不同地区的坎儿井在具体构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但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该原理下,运转的坎儿井流量稳定,且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以上来自某度百科。)
    孙传庭请来的老回民,来的不止他一个人,还带了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徒弟。
    都是从事的在沙漠之中,寻找地下水修建坎儿井的工作。
    他们来了后,孙传庭直接表示干得好授予官身。工部的工匠们的官身,基本上都是这样来的。
    而这对于斗升小民,特别是来自回疆的斗升小民来说,无疑实现了阶级跨越。
    老回人很激动,当即就表示自己能马上行动探测地下水源。
    沙漠里寻找地下水资源,和干旱地区寻找地下水资源的方法大概一致,详细过程就不一一阐述了,只需要知晓结果
    老回人还是很给力的,大概用时10日,就走遍庆阳、延安府一带,供找上上百处可能有地下水资源的地方。
    最终可进行挖掘坎儿井的地方共有三十处。
    算是意料之中吧,毕竟陕西虽说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但由于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大部分地区容易出现干旱等灾情。
    像去年,陕西庆阳延安府一带,全年没有下一滴雨,土地干裂,粮食种下去后,直接没有收成。
    草木枯焦的情况下,百姓只能争先采集山间的蓬草为食。
    可蓬草再茂盛,也有吃干净的时候。这时候百姓只能选择剥树皮草根吃,树皮草根吃完以后,就只能吃土。
    这不是后世‘穷得吃土’,却用巧克力制作泥土大口吃的玩笑,而是事实。
    其中有种泥土,叫观音土。一种白色黏土,吃一点点就饱了,但不久之后,会在肠道中凝结,导致腹胀,进而致人死亡。
    吃观音土胀死,不吃观音土饿死,宁愿做个饿死鬼的人,就寻观音土吃。
    然而不想胀死又不想饿死的人,想活命的时候怎么办呢,就出现了‘易子相食’的典故。
    这便是史书上寥寥几笔记录的‘大饥’真实情况。
    游健上辈子曾经听过好几个关于‘易子相食’的鬼故事。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大概就是有一座城池被敌军围困。数月之后,城中粮草消耗一空。
    城中居民以及守城的将军,依然不可投降。这时候粮食吃完了怎么办,便是像三国的程昱,将人制作成肉干。
    先是丧失劳动力的老者,接着孩子妇女,最后
    之所以被称之为鬼故事,那是因为整座城池都没了活人。先是人吃人,接着鬼吃人,到最后偌大的城池鬼气弥漫,之后只要是活人路过,便会被拖入其中,成为死亡后依然固执‘镇守’的鬼怪的食物。
    游健为什么接到孙传庭的折子,说陕西一地去年全年无雨,恐出现‘大饥’的饥荒,游健就立马下旨意,让孙传庭留在陕西,处理‘大饥’即将到来的危机。
    甚至在得知孙传庭打算花大代价,在陕西一带修建坎儿井,以丰富水资源的时候,更是单独下圣旨给孙传*庭,给了他一大笔钱以及大量有着修建水渠等水利工程经验的工匠。
    此举可谓是声势浩大,毕竟大量金钱需要专业人员的押送。然鹅吧,大量由着丰富经验的工匠们,也需要武力高强的专业人员护送到陕西,要是中途遭遇危险,那对于国家来说,岂不是重大的损失。
    游健给出的理由,光明又正大。别说,一般反骨仔,还真找不到理儿反驳。
    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锦衣卫护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