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前言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前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话说我想写这东西的原因其实挺无厘头的,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两次苗女入梦。
    第一次是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鬼节“,第二次是四月五日清明节,又梦到一具万虫啃噬的尸体,害的小青半夜惊醒……
    而我对那个苗女的印象只停留在了:头戴银冠,身穿苗服,腕上银镯相击,叮当有声,衣服上缀的那些银饰,随着主人的走动,环佩相击,清脆之声,随风越传越远,向前走去,只留下若有若无的银铃声与吟唱山歌的声音……
    于是,小青写下了《苗疆巫蛊》这本书。
    读这本书之前,先问你们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养蛊女虚荣下贱,养蛊只为控制情郎,认为情蛊=控制=背叛就得死,你们呢?
    ps:蛊术自古有之,至于那些说是迷信的,小青无话可说!只能说,汝,信则有,不信,拉倒!
    ps:我觉得我赵丹姐姐说的在理,以下是她的原话:
    谁,谁,谁这样说的呀?他有病吧,我觉得吧,为什么会有情蛊这一说呢?因为苗家女子痴情呀!
    此言得之!(^_^)
    外面刮风,打雷,下雨,怕了……t_t
    苗家起源与归宿,苗疆蛊术为何物?
    苗疆情蛊咒语:
    一根棍一寸长,
    二厢情二滋长,
    三拍肩三笑喜,
    四手牵四眼连,
    天会老人不老,
    一见迷心跟到老。
    三拍注解:一拍中邪,二拍着魔,三拍乖乖跟我回家。
    苗族,起源于炎黄时期的蚩尤九黎族部落,后被炎黄联盟所灭,其余部向南迁徙,建立三苗国政权,生活倒是富足,但其后又被尧,舜,禹连年攻打,被迫再次南迁,现在大部分聚居于湘,黔,渝等地,其余分散云南,四川(赵丹姐姐就是四川人)等全国各地,在老挝,越南等地亦有部分海外苗族。
    苗族分为黑苗,白苗,青苗,角苗,水苗,绿苗,花苗(大花苗,小花苗)等分支。
    提起苗族,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苗蛊!
    其实,蛊术并非苗族特有,壮族,水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亦有,有的甚至比苗疆蛊术更复杂,更难解。
    且,据小青所知,现在苗族应该就剩黑苗一支传承比较完整,剩下的分支,由于失传(有的蛊女不愿意把蛊术传给下一代,想让她们过正常人的生活,想让她们过正常人的生活,所以失传)或者汉化太严重,大部分已经不会了。
    苗蛊扬名,得益于两人,一为蛊术先祖,九黎族首领,苗族之祖蚩尤(亦唤作蚩苗)。
    《蛊记魔帝本纪》有云:“蚩苗之名,盛于华夏,累数千年而不衰……盖因蚩苗善战,实乃蛊王之功也。“
    二为南苗之祖,南诏国主南邏阁。
    《蛊记南邏阁世家》有云:“南邏阁,南诏第四世王,幼时得蛊王……及父卒,嗣为王,平南诏,破吐蕃……立不世功业。“
    蛊术,可害人亦可救人。
    其本意只是为了保护因战争独自在家的苗女罢了!至于用邪蛊害人,只不过是被一些人坏了传承罢了!
    蛊术传女不传男,原因有两点:
    一.害怕男子将其运用到战争中,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二.蛊属阴,男子属阳,男子养蛊,阴阳相冲!
    毒蛊,不毒;最毒,人心!
    害人的,不是蛊,是人心!
    蛊术这东西的传承,和别的传承不一样,别的传承是徒弟找师傅,蛊术这东西的传承,却是师傅找徒弟。
    《收蛊道》:奉请药婆要来你就来,莫要三更半夜来,桥难过,锁难开,奉请药婆你就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作者题外话】:萌新作者求支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