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7章 他上前线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7章 他上前线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7章他上前线了?(第1/2页)
    周旭采访完了陈海生,从自己的包里面拿出来两颗糖,慢慢的放到陈海生的手上。
    “海生同志,这个给你。”
    “……这是?”
    “这是我在进队的时候带的大白兔!”
    现在的糖果都很贵的,电视上面的一抓一准那个张秉贵知道吧?那一楼卖的糖十元一斤,工人现在的工资不一定到三十块。
    上海的大白兔也不便宜。
    陈海生捏着糖:“哦!谢谢。”
    吃了糖,在什么时候都会心情变好的。
    “……”
    周旭采访完陈海生就起身,准备去找下一个典型人物。
    才刚刚回头。
    周旭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意外的盯着眼前,穿着护士的衣服,一身都是血腥味,头发扎得紧实的女同志!
    “李老师?你怎么在这里?”
    这位自然是周旭在老家的朋友,也是下乡的知青老师,李小盼同志。
    李小盼手里拿着药水朝着这边走过来,她盯着周旭的脸看了一眼,也十分的意外。
    “周旭,你也来了!”
    她虽然惊讶,但是动作不变,继续把盘子放在床前,熟练的开始换药。
    “同志,你忍着一点。”
    但是嘴却不停:“你上前线了?”
    周旭挠挠头,在前线看到了熟人属实是意外,特别还看到的是李小盼:
    “事情就简单和你说说,我去了部队因为写作才能然后被调去了军区政治部。
    后来来前线慰问表演的时候,因为我有写作才能,加上文工团缺少战时记者,就把我送过来了。”
    李小盼点点头。
    原本她提醒周旭,毕竟是出于多年朋友的交情,但是现在他依旧是来了,李小盼对于周旭也多了一丝敬佩。
    当然战地医院遇险的风险比起前线会少很多。
    她专心致志换药。
    换完药之后,她对着周旭说道:“你走后一个月我就回城了,然后跟着我爸去了部队,之后一直在跟着我爸爸服役,我准备考军校的。对了,我们那儿属于广州军区。”
    周旭点头。
    广州军区和武汉军区是合作从广西突进,这么看来遇见就不奇怪了。
    “前两月我爸的部队调过来了,我跟着就进入了前线的战地医院当护士。”
    周旭说道:“护士很辛苦吧!?”
    周旭给换药的李小盼和陈海生拍了一个照片。
    “都是做贡献,哪有辛苦不辛苦的!我那边遇到个烧伤的同志,才十七岁呢!高中毕业就参军上前线了。”
    “嗯……那位同志也是典型人物,等着他清醒一些了,我也去采访他写个宣传报道。”
    “我替他谢谢你了。”
    周旭伸手帮忙端着盘子:“我帮你们吧……”
    “……”
    《解放军文艺》杂志社。
    《长津湖》最终的销量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当中定格了。
    一共是六十八万册,刘家驹当时估计的是七十万册,其实差不太多。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因为本来就是一部经受过市场检验的小说,它在上映之后就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刘家驹说道:“这小说在过年的时候还能卖出去一百万,果真是潜力不错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章他上前线了?(第2/2页)
    主编胡奇突然说了一句:“刚刚好发表一个月之后,杂志的销量也几乎见底了,联系文艺出版社准备出单行本吧!”
    小说出单行本,就是作家的赚钱的途径了。
    卖得好能够获得两三份的稿费,卖得不好也能再获得一次稿费。
    当然,一般只有销量不错、获奖作品才有机会获得出版单行本的权利,周旭的这《长津湖》在发表过后使得杂志社销量翻倍了,自然有着它的潜力。
    刘家驹一笑:“正好联系周旭同志的时候,可以询问一下他关于新书的思路!现在他已经成为新星作家呀!这个成绩,我们杂志社得把握住。”
    刘松林点头:“确实得把握住。”
    刘家驹说了几句,直接拿起来办公室的电话,给军区政治部打过去电话。
    这一次接电话的是政委。
    “你好,这里是胜利文工团?”
    “你好,我是《解放军文艺》杂志社的编辑刘家驹。”刘家驹说道。
    “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周旭同志原本在我们杂志社发表的小说《长津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社决定要出版小说的单行本,这一次正好联系周旭同志授权呢!”
    听到这里,政委愣了一会,然后他缓缓说道:“抱歉,周旭同志不在文工团……”
    “那他是调走了吗?单位电话给我,我打个电话确认一下。”那边的刘家驹问道。
    “这倒不是调走了,而是借调去了前线。所以一时之间恐怕您也联系不到周旭同志。”政委实话实说。
    能打进前线电话的,多半参点关系,但是文职部门不一定……
    这时候轮到刘家驹惊讶了:“去了前线?他上前线杀敌了?”
    “不是,是借调去做记者了。”
    刘家驹松口气,还以为这位他比较欣赏的作家同志会出意外呢。
    毕竟生活了一个多月,刘家驹对于周旭的好感不错。
    “在前线还是战地医院?”
    政委说道:“抱歉,具体单位属于机密了,恕我无法告知您。”
    刘家驹顿了顿,便是不再说话:“那好,周旭同志如果从前线回来了,请您第一时间通知我,我会和他商量关于小说的细节。”
    “好的。再见。”
    “再见!”
    这时候的刘家驹回头,深呼吸一口气,感叹道:“周旭同志上前线。”
    “前线?”胡奇也惊讶。
    不过对于在场的几位老编辑不算奇怪,除去刘松林。
    他们两人都是战时的记者、编辑出身,以前在军队内部当过宣传干事,他们那时候的军队可是抗战军队。
    “南方的战事吧?!空政也就动了,要去南方表演了。”刘松林说道。
    总政是全国最中心的军队文艺部门,自然旗下的文工团也会参与慰问表演的行列。
    “嗯,前线对于军旅作家来说是一把利剑,希望周旭同志在前线归来之后能够写出来更加优秀的作品吧。”刘家驹说道。
    “希望他安全归来。”
    胡奇和刘家驹三人都是惊讶的。
    原本以为周旭这么优秀的作家,不会主动请缨上前线。
    但是今天联系他之后,得知他上了前线,对于周旭的佩服又上了一个小档次,不禁感叹果真是他们总政不可多得的冉冉升起的新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