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7.第107章 求订阅。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107.第107章 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07章
    关于皇八子蜀王的婚事,京都也有一些门第在盯着。
    这里面当然也有宋伯府、钱伯府外戚人家。
    退而求其次,对于钱伯府、宋伯府是这般想的。可问题在于他们想的美好,皇帝不一定会这般想。
    在皇帝想中,他赏的,才是这些外戚应该拿的。皇帝不想赏的,这些外戚就是争破头,他们也拿不到。
    不过在皇帝眼中,外戚虽然有些时候也挺讨厌。可在更多的时候,外戚也是皇权的延生,在皇帝眼也可以用。
    至于有些时候,外戚也可以用一份忠心。或者说能平衡一些力量。
    于是皇八子李茂盼的嫡妃人选,秦昭容想选娘家侄女,宏武帝李恒除了想成全一回儿子心愿外,也是瞧着秦氏一族总外能归揽在外戚这一系人马里。
    甭管是不是在有些人眼中,秦氏一族太不起眼。
    好歹这关系摆那儿,有时候用一用也无妨。
    对于外戚,李恒从来没想着一杆子打翻。
    勋贵要用,外戚当然也要用。或者说这二者更多的时候,端看皇帝有什么用法。
    京都皇城,皇子所。
    李茂盼这一位蜀王知道圣旨降下后,他并没有太惊讶。
    对于父皇赐婚,给他赐婚的对像是母族的表姐。李茂盼欣然接受。
    对此,李茂盼还去一趟泰和宫,他去向父皇谢恩。
    泰和宫,御书房。
    李恒见了皇八子。对于这一个儿子,皇帝因为已经定夺下前程,所以他待这一个儿子挺宽容几分。
    “儿臣叩谢父皇赐婚。”李茂盼在父亲跟前的态度挺诚恳。
    “朕问过你母嫔,她道这是你的一点心愿。朕必是要成全一番。”李恒的话也讲清楚。这完全是皇帝成全皇八子和他的生母。既然他们有所求,皇帝没有反驳。
    听着父皇这一番话,李茂盼态度恭敬的回道:“回禀父皇,儿臣心悦表姐,母嫔知此事方才向您求情。儿臣感念父皇的成全。”
    李茂盼这般一讲话,李恒沉默片刻,然后,他回道:“你能娶了心悦之人,挺好。”
    “去吧,去一趟芙蕖宫,也告知一声你母嫔,你是欢喜这一桩赐婚。莫让她担忧。”
    在皇子跟前,李恒对于皇子生母还要给足体面。这时候李恒就是让儿子去跟生母报一声欢喜。
    李茂盼谢过话后,告退离开。
    瞧着皇八子离开的背影,李恒没有多讲什么。这时候皇帝的注意力回到御案之上,他拿起奏本又继续批阅起来。
    离开御书房。
    李茂盼往宫廷内苑去。他去一趟芙蕖宫,这自然是见一见生母秦昭容。
    芙蕖宫。
    秦昭容见着儿子前来,她是欢喜的。秦昭容见着问安的儿子,她道:“这等时辰,你不当在进学。你这般跑来芙蕖宫会不会担搁学习。”
    对于皇子学业,秦昭容当然也在意。毕竟她就够不得宠,她还盼着儿子争气些,在皇帝跟前多挣一点体面。
    “儿臣得父皇恩典赐婚,儿臣便去泰和宫谢恩。如此方得父皇的恩准,来告知母嫔一声,儿臣自己是欣喜能迎娶表姐为嫡妃。”李茂盼笑着讲了自己的心意。
    听着儿子的话,秦昭容脸上的笑意掩不住。
    听着亲儿子这一番话,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又想着儿子和侄女两小无猜,将来必是一对神仙眷侣,秦昭容就是挺高兴。
    “你的这一桩婚事,你高兴就好。”秦昭容嘴里说的淡然一点。可她的心头却是一点不淡然。
    对于秦昭容而言,她最盼着的还是一个和她一条心的儿媳。又或者说,秦昭容并没有太强求。
    秦昭容只是觉得自己给了机会,然后是儿子和侄女之间有感情。小儿女自然自然而然的走在一起。青梅竹马,这等感情有,秦昭容才会成全。
    天下高第,在高,能高过皇家吗?
    如今的皇家局面是什么,秦昭容瞧得清楚。宫廷内苑有一位中宫皇后,贾皇后的膝下有二位皇子。
    凭着二位嫡出的皇子大,秦昭容就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蜀王李茂盼没有机会。
    半点机会也没有。皇帝不会给,楚王背后的支持人马,那也不给。
    楚王的背后有勋贵。那么就凭这一点,秦昭容就不乐意亲儿子李茂盼娶什么勋贵女。
    或者说,燕王,不,应该是就藩的象林郡王李茂眺当初的结局,秦昭容一点也不喜欢。
    李茂眺这一位皇次子迎娶了金氏这一位定国公府的千金。
    李茂眺跟金氏这一位皇子妃的感情多好?
    在秦昭容眼中有一点可笑。秦昭容可是了解宋庶人母子。在宫廷内苑多年,彼此之间还是知道一点根底。
    在秦昭容看来,宋庶人母子就是想拉揽定国公府,那些年里皇次子李茂眺的后宅才会独宠一人。
    皇次子妃金氏是得宠,可也带来麻烦。至少在秦昭容眼中是大麻烦。那就是金氏一人独宠,这子嗣上太单薄。
    瞧一瞧如今的收场,南边就藩的二位皇子。皇长子李茂鼎膝下有承嗣的庶长子。
    便是皇次子李茂眺的过继嗣子,还是往常跟他不对付的长兄庶次子来继承香火。
    瞧一场皇次子的结局。在秦昭容眼中,还是觉得皇子妃的门第低一点不算事情,最主要还是够温柔,够贤惠。
    秦昭容的心里,儿子前程注定是一位闲王。
    那当然就要多生孩子多享福。嫡妻温柔,妾室美貌。
    在年少之时,也盼着得一心人。
    可真等着自己做婆婆,秦昭容一定想着给自己亲儿子的后宅多塞一点生孙子的女眷。
    哪怕儿子的嫡妻是侄女,也不代表了秦昭容就容忍儿子独宠一人。
    在秦昭容的眼中,她瞧中的另一点就是侄女是一个温柔性子的姑娘。
    还有便是弟妹也是识趣人,有些话不必说透。可谓是彼此都有默契。
    “如母嫔说的,儿臣挺欢喜。”李茂盼在父皇和母嫔跟前的态度一样。
    只是从芙蕖宫告退离开,一路回返皇子所时。
    李茂盼神色淡然,等着回到皇子所后,李茂盼去了一趟书房。
    在书房里,李茂盼想看会儿书,可等着翻开时,他又读不进去。
    这一切真的欢喜吗?
    这一个念头在李茂盼的心尖回响。他觉得自己应该欢喜,毕竟一切就如父皇母嫔所说,全是他自己求来的。
    就跟秦昭容认清局势一样,李茂盼也认清楚自己的现状。未来不过是做一位皇子亲王。
    那至尊无上的位置,打从一开始就没有他的机会。
    前面两位兄弟有示范,李茂盼也没有一位野望去争。
    李茂盼也不傻,他当然瞧得出来母族和母嫔的意思。
    表姐温柔敦厚,在李茂盼眼中堪为良配。于是他成全舅舅们的念想,也成全母嫔的念想。
    至于他自己,只能说真的不讨厌表姐。跟表姐相处,他们就像家人一样自在。
    也许这般就足够。
    李茂盼在宽慰自己。至于更多的想法,也许梦里出现过。
    可等着清醒后,李茂盼又不会有多余的念想。
    东都往西一百里,还在中原的富裕之地。
    按说这等富裕的地方当是安居又乐业。李烨这一位楚王,又或者说如今有新身份的贾二郎瞧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走入这一步,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里不见富户,这里是黎庶的穷苦日子。
    在金县子爵府,贾二郎见识过勋贵子弟的努力。夏猎冬猎,那些拿人去锻炼的日子里,哪一样功夫也是苦熬锻打出来。
    没有什么成功有侥幸,那是靠着本事来吃饭。学本事的过程就要负出努力和汗水。
    可那些付出总归看得见前程。至少在勋贵圈子里努力就能收获着回报。
    再到粟地主家时,农人的苦,贾二郎就以为真的是苦啊。吃的不好,累得要死。
    节俭持家为的就是替儿孙多攒一口饭食。一辈子的盼头也不过给儿孙积了福气。
    祖宗省一口,爹娘省一口,到子孙辈听怕遇上天灾,这省下来的一口口食粮就能让子子孙孙的延续下去,不绝香火。
    农人的朴实愿景,在粟地主这等自耕农的家中,贾二郎是见识过。他们千百年来就是用这等劳作来撑起朝廷的税赋。
    以农为本,社稷之根。
    等着随范商贾走行,见识四方时,也知道商贾挣的钱,那压根不是替自己的挣得。其时就是朝廷减少的肥猪。有需要的时候,朝廷衙门就会宰了过一个肥年。
    又或者想不被宰掉就得有靠山。
    至于行商挣钱吗?
    有的挣,就一定有亏。不过是各凭本事,赌了能耐。
    世道说是太平,可行商的世界里还不一定太太平平。
    这些人的日子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辛苦。
    可他们的苦,那还有念想的存在。还有挣扎的机会。
    等着到了刘老汉的家里,贾二郎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苦。
    那是一个苦字,还没有能从嘴里讲出来。
    茅草的屋子,四面漏风是常态。等着下雨时,外面是大雨,屋里可能是小雨。
    这等人家穷,穷的已经欠了八辈子的债。如果不是朝廷要均田,他们可能祖祖辈辈就是当家大户的奴仆。
    不,应该是隐户。他们最开始连户籍都没有。
    生,那是大户说的算。死,也没有埋的地。
    一直到朝廷要均田,一直到奴仆要纳人头钱。
    非勋贵,无食邑。朝廷就有规矩,几等户,这奴仆的数量有规制。违者,那是僭越,此大罪也。
    这等情况下,隐户问题在武夫的刀子下,那问题就不是问题。
    只能说刀子最硬。又或者说如今的勋贵有力量。他们能享食邑,那是为朝廷立过功,为皇家流过血。
    大户们想偷食,都真禁军是好惹的?
    武夫当国,自然是一切赋税的用途肯定是武夫享受最大的一块。
    这等情况下,宏武帝有心气掀了桌子重开一局。
    也就是这等大格局,还是有废太子一事的洗局下。多少官员被落马,多少大户被牵连。
    然后就没有敢跟皇帝明着斗,没人想当勋贵的嘴里小点心被一口吞掉。
    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也便是这等情况下,贾二郎来到刘老汉的家中。
    一个破破烂烂的家里,好歹这是夏日。还不冷,还能凑合一下。
    贾二郎瞧过刘老汉的这一个破家,他有一点怀疑这一家人冬日应该怎么熬?
    “小郎君,吃食了。”刘家一天吃一顿。
    这可苦了贾二郎。他瞧着刘家一家人全靠熬,饿了就喝水,用水打发肚子里的饥饿。
    长身体的贾二郎头一回知道饥饿是什么感觉?
    那是一种胃里有火烧,那是一种逼疯人的感觉。
    刘家没有饭餐,那太讲究。男人在外面的屋沿下蹲着吃。刘老汉的媳妇和小女儿在厨房里吃。
    刘老汉瞧着真老,满脸的皱纹。可贾二郎来之前知道情况,刘老汉的年岁真不老,还不足三十岁呐。
    刘老汉有两子一女。当然不是生这般多,而是养下来的就这般多。
    对于刘老汉住的这地,这里的人家似乎都是跟刘老汉一样情况。至少贾二郎观察的如此。
    家家户户都是两子一女。这挺齐整的模样,这孩子运道也太像了。
    在刘家的吃食,也就一顿能填一填肚子。至于后面饿了,全靠喝水。
    贾二郎来着刘老汉家里,可谓是三天饿六顿,顿顿饿得慌。
    打从这时候开始,贾二郎知道粮食的精贵。
    从这里他懂,为何史书之上的农人没活路要造反。这真的苦。
    想一想刘老汉这等人,那是没农忙时,一日食一顿,这都觉得日子还成。
    贾二郎不敢相信,那等苦的没吃的,那得成什么模样。简直不敢想。
    “小郎君,你还是跟家中长辈低个头,莫跟随咱家去开荒。开荒苦呐。”刘老汉瞧一眼贾二郎,一边吃着碗里的杂食汤,一边回话道。
    说是食饭,那是真可谓是啥都有。有一点淡的几不可见的盐味。真是有一点,可能淡的尝不出来。
    至于吃食里有各种刘老汉媳妇挖来的野菜。粗粮有,就是煮在野菜疙瘩里。
    稀泥糊涂的一碗粗粮野菜疙瘩,在刘老汉的嘴里吃得叫一个香。
    哪怕适应好几日,贾二郎也觉得难吃。当然难吃归难吃,贾二郎也跟刘老汉一样吃的快速又利落。
    只能说饿了,饿狠了,往日再难吃的东西一样能入嘴。能吃,那就不挑剔什么。
    “不回家。”贾二郎回了刘老汉的话。
    “你这小郎君,你啊,就是太倔强。”在刘老汉瞧来,贾小郎君多尊贵的人。至少在刘老汉这儿,一个富户的小郎在家里受一点委屈。
    这就要随着队伍去开荒,要自食其力。不跟家里低头。这何苦来的。
    村里的村长把贾小郎领他家,就瞧着他家日子凑活。也想让贾小郎君自己低头,吃一吃苦,就知道跟长辈低头的好。
    这些日子,刘老汉也劝了。在刘老汉眼中,这好日子不过,还尽往苦日子里凑,这不是傻嘛。
    虽然心里想法有,刘老汉也只敢劝。可不敢真的得罪贾小郎君。贵人啊,这得罪不起。
    在刘老汉里,农闲也不存在。
    刘老汉进山打柴,贾二郎就得跟前去。他也去打柴。
    进山里,说打柴也不是容易活。因为真的背着一担子柴归家,那也是力气活。
    可这等活刘老汉习惯了,他还想多攒一点钱财。
    贾二郎瞧着刘老汉吃过饭,就往山里去,他也随着去。
    这一日的收获不错,还在山里打着一只兔子。难得的肉食。
    刘老汉的心里是不舍得让自家拿来吃。这等肉食还想着换一换盐巴。
    也因着打着一只兔子,还有背着柴。还因着这一日的天光比往常黑的早一点。
    刘老汉领着贾二郎一路下山去。
    贾二郎指着一条近路的方向,他问道:“刘叔伯,为何不从小河那一边走,那里离着村子近。”
    刘老汉瞧一眼,只道:“不往那去。晦气的很。”
    贾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