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到2010年,曙光通讯集团规划年产2.6亿部手机和3.2亿部座机;国智电脑公司规划年产8000万台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和3000万部GPad,到时全部配置精工牌液晶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器。
GPad就是国智平板电脑。
1989年9月,GRIDSystems公司制造成功第一台商业化平板电脑,并命名为GRiDPad,操作系统基于MS-DOS。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期,平板电脑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由于核心芯片等硬件技术的限制,平板PC仅在小范围内得以推广和使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要从千禧年微软的战略发布会算起。
2000年6月,微软在“战略”发布会上首次展示了还处于开发阶段的TabletPC。
2000年11月,在全球3大电脑展之一的美国拉斯维加斯电脑展上,盖次进行了平板电脑专题演讲,将平板电脑定义为“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全能PC”。
2002年12月,微软在纽约正式发布了平板电脑专用操作系统WindowsXPTabletPCEdition,标志平板电脑进入商用阶段。
2003年3月,第一代10.5英寸的GPad在国智电脑公司问世,当时一块10.5英寸的液晶显示屏要350美元,相当于2891元;市场价4998元,相当于一台中低端台式电脑的价格,普通人买不起,年销量约78万部。
去年11月,第二代10.5英寸的GPad问世,液晶屏降到255美元,相当于2065元,市场价3998元,销量同比增长104%。
1998年9月,恒基伟业公司推出一款掌上电脑(PDA)、商务通,上市价格1980元,随着彩屏手机和3G手机上市,如今市场价588元,也无人问津。
到时,4G已经面世,手机显示屏都达到6英寸以上,甚至8英寸;Pad达到12英寸,甚至13英寸;TSLC再建设一条4.5代FFS液晶面板生产线,也可以供应IPhone4和iPad。
如今建设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5代FFS液晶面板生产线,TSLC只需要3亿美元左右,比市场便宜25%。
一条生产线少25%的投资,这就是其他液晶面板厂量产后要亏损二、三年,而TSLC第二年就能够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TSLC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产品供不应求,也是第二年就能盈利的重要原因。
液晶手机屏、液晶座机屏、液晶Pad屏、液晶钟表屏、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屏的发展前景广阔,TSLC现有的液晶面板产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2005年年报显示,TSLC营业收入282.75亿美元,净利润42.16亿美元,每股收益0.99美元,总资产163.52亿美元,净资产118.72亿美元,每股净资产2.78美元。
TSLC如今占据国内手机液晶显示屏市场份额的42%(第1位),国内座机液晶屏的32%(第1位),国内手表液晶显示屏的42%(第1位),国内液晶显示器的25%(第1位),国内液晶电视屏的43%(第1位),还出口日
本、欧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在液晶手机屏、液晶iPad屏、液晶显示器,液晶手表屏和液晶电视屏的市场份额,TSLC位列全球第一。
在液晶面板领域,TSLC的全球主要竞争对手是三星、LG、夏普、飞利浦、友达光电、群创光电、奇美电子和中华映管。
群创光电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鸿海集团(富士康),在台湾竹南有一条3.5代线和一条4代线。
在液晶显示器(显示屏)领域,TSLC的全球主要竞争对手是三星、飞利浦、LG、优派和明基冠捷。
2002年5月,上广电和NEC在沪海成立合资公司,投资近100亿元从NEC引进了一条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去年4月,三期工程完成后,月产能达到5.2万片玻璃基板。
去年5月,京东方投资12.4亿美元建设的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宣布实现量产,设计产能为6万片玻璃基板/月。
京东方B股和A股分别于1997年6月和2001年1月在鹏交所上市;截止2005年,总股本是2,195,695,800股;主营收入为79.62亿元,净利润为-11.87亿元。
京东方收2003年斥资3.8亿美元收购了现代集团的液晶业务,拿到了IPS技术高级版本FFS,却没有规划相应的(FFS)厂线;上广电和龙腾光电受限于合资模式,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研发能力,三家产线的主力产品仍然是低端
的TN-LCD,而不是更高级的广视角VA和IPS面板,低端TN-LCD市场竞争激烈,京东方短期内实现盈利很难。
液晶面板行业投资巨大,也是一个周期性行业,遇到下行周期需要持续烧钱,还需要政策扶持。
前世,京东方在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前后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近千亿元,是用钱堆起来的。
如今,华星光电公司还没有影子!
TCL是TSLC第二大液晶电视面板客户。
前世,倪总下台后,新任领导赵总成立了等离子显示器公司;TCL成立了液晶公司华星光电。
最后,长红选错了赛道,投资等离子显示器失败;华星光电大放光彩。
“孙先生,东芝总部同意了我们的投资临时协议。”
4月25日,东芝(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村太郎和淘宝东芝彩管公司(TTCP)副董事长铃木拓海一起来到江城总部,见到孙健,面带笑容。
去年10月,东芝(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村太郎卸任曙光东芝晶圆公司(TTFAB)副董事长职务,专心处理东芝公司在中国的事务;原TTFAB日方总经理渡边横山出任副董事长,原日方副总经理佐藤林泰出任总经
理。
2005年度,东芝(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到东芝株式会社的33%和47%。
4月18日,全球第二条7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TSLC成功量产,在全球液晶面板行业引起不小的反响。
三星、LG和夏普等韩日液晶面板巨头纷纷表态,愿意向中国大陆出售液晶面板6代和7代生产线,愿意同中国公司合资建设液晶面板6代和7代生产线。
中村太郎也接到东芝株式会社指令,从京城来到江城,向孙健建议,由TTCP的三方股东按照股份共同投资18亿美元,从TSLC引进一条液晶面板7代生产线,生产的40英寸、42英寸、43英寸、46英寸、50英寸的液晶电视
面板,率先供应东芝电视和长红电视。
孙健同倪总商量后,同意了中村太郎的建议,三方拟定了投资临时协议。
中村太郎回了一趟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