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零六章你们的电网配不上我的机床!(第1/2页)
集装箱一落地,这位在军工战线上干了一辈子的老人再也忍不住,快步冲了上去。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箱体。
赵振华跟了上来,看着老厂长通红的眼眶,自己的鼻子也有些发酸。
“厂长,回来了。”
“嗯,回来了。”李卫国声音沙哑,眼泪顺着皱纹滑落,“咱们的东西,总算回家了。”
他转过身,对着所有技术员大声说:“都看清楚了!这就是咱们拼了命换回来的东西!从今天起,你们就睡在车间里!谁要是敢让它磕着碰着,我饶不了他!”
没人回答,回应他的是一双双同样通红的眼睛。
……
当天夜里,一支重型卡车组成的车队在警卫车护送下,开往郊区的红星机械厂。
车队还没到厂门口,就看到了大片灯光和吵闹的人声。
工人们自发地从宿舍跑出来,站满了路两旁。
头车刚开进厂区,鞭炮声就炸响了,震得人耳朵嗡嗡响。红色的纸屑在夜里到处飞舞。
卡车司机们被这阵仗吓了一跳,纷纷放慢了速度。
车队在人群的欢迎中缓缓开着,工人们拍着车厢,脸上都是笑容,大喊着:“欢迎回家!”
这五台机器,关系到整个工厂,甚至是军工炮管制造领域的未来。
欢迎仪式很隆重。
新建的车间里灯火通明,地面擦得能反光。五台崭新的MikronHPM1350U已经安装到位,静静地立在车间中央。
机床银灰色的外壳在灯光下闪着光,所有技术员都围着它们,眼神里满是敬畏。
车间前方架起一块大屏幕,上面是一个叫海勒的瑞士男人,穿着西装,背景是GF集团的办公室。他是GF集团派来负责远程技术支持的高级工程师。
海勒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来,听起来很客气:“各位,下午好。根据协议,我将在线指导你们完成首次开机前的调试。”
赵振华作为总工程师,立刻上前通过翻译沟通。
“海勒先生,我们已经按照贵方提供的技术手册,完成了所有的线路铺设和环境检测,随时可以开始。”
“很好。”
在海勒的远程指令下,技术员们开始检查电压、接地和冷却系统等项目。每一项指令都执行得很认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车间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终于。
“OK。”屏幕那头的海勒点点头,“所有参数正常,可以启动主机了。”
现场立刻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总控电闸前。
李卫国厂长亲自走了过去。
他脱下帽子,整理了一下工装,深吸几口气,才伸出微微发抖的手,握住黑色的电闸手柄。
整个车间,安静地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期待着机床运转的声音响起。
李卫国看着眼前的机器,又看了看周围一张张充满期盼的脸。
他一咬牙,用力合上了电闸!
“砰!”
一声沉闷的爆响,在安静的车间里炸开!
那不是机床启动的声音,是电路烧毁了!
总控台的操作屏幕刚亮起GF集团的LOGO就黑了下去。紧接着“啪嗒”一声,整个车间的灯都暗了一下。
一股塑料烧焦的糊味飘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六章你们的电网配不上我的机床!(第2/2页)
车间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傻了,呆呆地看着黑屏的机床,和配电箱那边冒出的一缕青烟。
这台先进的五轴机床,在第一次上电的时候,就把整个车间的空气开关给烧了!
视频那头,海勒也看到了情况。他脸上的职业微笑消失了,换上了一副惊讶又带着点轻视的表情。
他通过翻译,语气平淡地说:“我说过,HPM1350U是精密的设备,它需要同样精密的电网环境。”
“看来,你们的准备工作,还不到位。”
那句轻飘飘的话,通过翻译的嘴,清晰地传到了车间里每个人的耳朵里。
“你们的准备工作,还不到位。”
这句话,让李卫国和赵振华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为了迎接这几台机器,他们把整个厂最好的资源都投了进来。新建的恒温恒湿车间,铺设的专用电缆,每一样都是按照手册上的最高标准执行的。
现在机器出了问题,对方一句话就把责任全推了过来。
李卫国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拳头攥得紧紧的。
赵振华连忙扶住他,自己也是脸色发白。他快步走到视频前,压着火气,用尽量专业的语气沟通。
“海勒先生,我们是按照贵方提供的A级供电标准施工的,电缆截面积甚至还多留了余量。会不会是机床内部的电源模块有问题?”
“赵总工程师,是吗?”屏幕那头的海勒打断了他,“请不要质疑我们产品的质量。MikronHPM1350U在全球有超过五百个客户,没有出现过类似问题。”
海勒停顿了一下,用一种早就料到的语气,慢悠悠地给出了办法。
“当然,考虑到贵方电网环境的特殊性,我们GF集团也提供配套的原厂工业级动态电压稳定器,型号是PowerGuard-9000。”
“它可以解决电网波动问题,确保机床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定启动。”
赵振华心里咯噔一下:“那这个设备,我们现在可以采购吗?”
“当然。”海勒的笑容显得很“真诚”,“我已经让我的助理为您准备好了报价单。不过……”
他拖长了声音。
“这款稳压器内部有特殊定制元件,目前没有现货。如果你们现在下单,最快的货期,大概是三个月。”
三个月!
这两个字,像锤子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口上。
整个车间,瞬间就吵嚷起来。
“三个月?等三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铁拳-1项目的时间卡得那么死,一天都不能拖!”
“这帮瑞士人就是故意的!先卖机器,再卖配件,一套接一套的!”
年轻的技术员们急得满头大汗,围着那台黑屏的机床,对着复杂的德文电路图,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刚到手的希望,难道就要因为一个稳压器,卡死在起点上?
就在这时。
一个背着手,穿着一身洗得发白蓝色工装的老头,从人群外面挤了进来。
他看起来快七十岁了,头发花白稀疏,脸上都是皱纹,手里还端着一个泡着浓茶的大号搪瓷缸子。
正是厂里快退休的老电工,刘师傅。
刘师傅慢悠悠地晃到烧了的配电箱前,没看图纸,只是凑上去闻了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