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勾心斗角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二百一十六章 勾心斗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百一十六章勾心斗角(第1/2页)
    王富贵听了李长久的解释,也忍不住问道:“这里面是不是存在重复收费啊?”
    王红兵解释道:“有重复是正常的,镇统筹费用于镇村两级,统筹兼顾,村提留只用于本村,比如我们村的小学,除了国家投入一部分外,镇和村都要分别投入,这钱哪来?就是靠村提留、镇统筹来解决。”
    玉兰道:“现在别说粮食卖不出去,就是全部卖了,一亩地扣除种子、化肥、农药、水费、油料费和农业税,再加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夏秋两季农忙时回来抢收抢种的损失等,一年也只能赚一百多元,种地赚的钱还不够上缴的,大家心里感到不舒服。”
    王红兵道:“这些收费项目和标准都是上级规定的,许多费用我们都是代收,然后要全额上缴,村里的收费已经是最低的了,比如劳务费,我们按每个工二元收的,但这活都是砖瓦厂工人干的,他们的日工资都在四元左右,实际上我们是在用砖瓦厂的收入给村民们进行补贴。”
    “能不能把砖瓦厂的财务予以全部公开?”
    “对,许多村民都提过这个问题。”王富贵立即表示赞同。
    王红兵显得有点不耐烦:“扯远了,砖瓦厂有自己的会计,上级财务部门经常过来检查,你们就别操这个心了,想办法管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力争在十月底前,把该收的钱全部收上来,散会。”
    王红兵见大家都离开了,便到门外把玉兰喊回来,玉兰问:“有事啊?”
    “没事喊你干什么?你今天是什么意思?”
    “怎么了?”
    “我就想让你带头表个态,你倒好,捅出这么多事来,你是不是存心想让我难堪?”
    “没有,我只是把群众反应强烈的账目公开问题提了一下,别的我也没说什么呀?”
    “账目公开的问题你应该明白,县里、区里和镇上的应酬你大都参加,除了吃喝能记账外,在歌厅,特别是按摩时,塞给小姐的钱能记账吗?”
    “谁让你安排这些乱七八糟的项目?明明知道按摩是怎么回事,还偏要安排,我看就是你自己爱好这一口。”
    “听你这口气好像是吃醋了,你要是愿意和我在一起,再漂亮的小姐我都不会碰。”
    “你还有事吗?没事我就走了。”
    “问你一个事,是不是有人在下面议论我?”
    “是!”
    “说我什么?”
    “主要就是砖瓦厂的事。”
    “具体什么内容?”
    “这个……”
    王红兵见玉兰欲言又止,便深情地对她说:“玉兰,我们俩是什么关系?更何况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跟我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大家都在议论:砖瓦厂生意这么好,赚的钱都干什么用了?能不能拿出一部分用于‘三提五统’,减少村民的负担?”
    “砖瓦厂十几辆大拖拉机,还有厂里和村委会到三隆集的石子路,用的不都是厂里赚的钱吗?这都是明摆着的,难道他们都看不见?”
    “村民们主要是觉得他们个人没得到什么好处。”
    “他们还说什么了?”
    “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正都是经济问题。”
    “你信吗?”
    “我今天在会上提这个事,就是希望你借此机会做个澄清,进一步规范村委会和砖瓦厂的财务制度。”
    “我知道你没有恶意,但我担心你被别人利用。现在,我们班子里有个别人,在下面搞些小动作,我希望你不要掺和进去。”
    玉兰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王富贵:“这个你放心,我就讨厌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有事应该在班子会上直接说。”
    “这样就好,我一直把你当作我的人,所以,你和唐浩的事我始终替你保密,就连你儿子的事,我也没和任何人提起过。”
    “我儿子有什么事?”
    “你看庆贵,跟你唐哥多像,你不会说他不是唐浩的儿子吧?”
    “你别瞎说啊,天底下长得像的人有的是,你能因此就断定他们都有血缘关系,甚至父子关系吗?”
    “好了,不说这个,我知道你喜欢唐浩,我不会让他去坐牢的,我只希望你永远都和我是一条心。”
    “我和唐浩早就断了,你别恩将仇报,要是没有他帮忙,我们的砖瓦厂根本就办不起来。”
    “所以,我很感激他,后期又给我们追加贷款,这都是你的功劳,可见,上面有人好办事。现在,又有一个好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玉兰看了看他,便问:“什么机会?”
    “昨天在镇上开会,新来的胡书记跟大家见面,周书记已正式退休。”
    “新来的书记有多大?”
    “五一年的,和你同龄,之前一直在县委组织部工作,人际关系非常广,你要是能把他迷住,他肯定会把你调到镇上工作,说不定还能把你转成国家干部呢,你说……”
    玉兰实在听不下去了,气得她立即打断了他的话:“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有那么坏吗?”
    王红兵知道她生气了,赶紧给她赔笑脸:“这不是坏不坏的问题,关键是你有这个条件,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能歌善舞,哪个男人不喜欢啊?”
    “快奔四十的人了,早已过时了,还谈什么漂亮不漂亮?”
    “可你看起来也就三十来岁,魅力不减当年,找个机会和他跳个舞,只要手指在他腰上按上几下,他就明白了。”
    “你这个当书记的,竟教下属干这个,我看你是不是不想干了?”
    “你我就别来这一套了,我还不了解你?胡书记不但比你唐哥年轻,而且长得更加英俊潇洒,你肯定喜欢。”
    “人家是镇上的大领导,高高在上,我可高攀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六章勾心斗角(第2/2页)
    “那不一定,陈书记不比他官大,不照样被你拿下了。不过,他很快就要退休了,你得赶紧再找一个靠山。”
    “为什么非要找靠山?干好自己的工作不就行了?”
    “还是这么幼稚,在官场上混,没有靠山怎么行呢?”
    “你的靠山是谁?”
    “我要是有靠山早就上去了,你要接受我的教训。”
    几天后,胡书记到王家峪来调研,王红兵和玉兰等,陪同胡书记检查了砖瓦厂、养猪场和学校,然后,听取了王红兵的工作汇报。胡书记询问了党建、联产承包责任制、卖粮难以及计划生育等情况,中午在赵志良的饭店宴请胡书记。
    酒宴上,玉兰频频举杯,给新书记敬酒,可胡书记只喝了一杯,说什么也不喝了,玉兰感到很没面子。
    胡书记走后,王红兵给玉兰打气:“新官上任都很谨慎,没关系,来日方长,只要你有意,早晚一天的事。”
    “你别胡思乱想,我只是想活跃一下气氛,没有别的意思。”
    “我说的没错吧,是不是长得很精神?”
    “我在县委见过他,是个标准的美男子。”
    “就凭你的经验和手段,肯定能把他拿下。”
    “你能说点别的吗?”
    “好了,不说了。”
    “玉兰姐。”玉兰刚到村西口,就听见有人喊她,回头一看,是小梅:“是你啊,好久不见了。”
    小梅道:“家里事太多,回来的比较少。”
    “听说你爱人出事了?”
    小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是啊,煤矿塌方被埋在里面,挖出来时,已经去世了。”
    玉兰连忙安慰她:“节哀顺变吧。”
    “他眼一闭走了,把几个孩子都扔给我了。”
    “孩子也大了吧?”
    “大儿子二十,二儿子十八,小女儿才十四。”
    “还和公婆一起过吗?”
    “公公已经不在了,婆婆老有病,还和我们一起生活。”
    “你也不容易,慢慢会好起来的。”
    “听说树杰考上大学了?”
    “是的,考上省农学院了。”
    “强哥就很聪明,儿子也争气。”
    “到家里坐坐吧?”
    “不了,找我婶子有点事。”
    “再见!”
    “再见!”
    玉兰见小梅进了秀霞家,心想,如果不是王红兵,她和玉强在一起多好啊,自己也不至于和有运这样的男人过一辈子。
    到了十月中旬,小犁塘第一批喂养的甲鱼已经三年多了,准备捕捞出售,听说现在甲鱼价格逐年上涨,这批甲鱼变现后,可以尽快将借款还上。
    如何将鱼塘的甲鱼捕捞上来?玉强琢磨了好几天,最后决定下笼子捕捞。
    他用竹子编成肚大脖细、头部为漏斗状、尾部为盖口的笼子,漏斗的尖锐部位朝内,甲鱼可以进,但不能出,打开盖口,可以倒出捕捉到的甲鱼。
    晚上,他在笼内放入河蚌肉作为诱饵,在小犁塘四周一共放了六个笼子,每个笼子都固定在一根竹竿上,将竹竿插入泥中,防止笼子被甲鱼拖走。
    第二天一早,他去收笼子,发现每个笼子里都有四到六只甲鱼,到家后,将笼子的盖口打开,将甲鱼倒出来。
    庆贵见一只甲鱼从盆子里爬出来,便追着去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哪里知道这甲鱼的厉害,甲鱼一回头,死死地咬住了他的一个手指头,疼得他“哇”的一声哭出来。
    正在锅膛口烧火的玉兰连忙跑出来:“儿子,你怎么了?”玉强赶紧抓住甲鱼抱起庆贵,将甲鱼和庆贵的手放入水缸里,很快,甲鱼就松口了,庆贵的手指已经出血了,小家伙一直在哭。
    玉兰心疼地问:“还疼吗?”
    “疼。”
    “你惹它干什么?”
    “它想逃跑。”
    玉强抓住庆贵的手挤出一点血,然后清洗了一下,笑着逗他说:“好了,没事的,甲鱼喜欢你,跟你闹着玩的。”
    “有你这么当舅舅的吗?孩子手都被咬破了,你好像还挺高兴。”
    “这说明我养的甲鱼有野性,一定好卖。”
    玉强把捕捞的甲鱼全部倒出来,一共是二十九只甲鱼,彩云逐一称了一下,重量都在一斤半到两斤不等,平均重约一斤七两。
    养殖的甲鱼第一次上市销售,彩云非常重视,玉强离不开,她就让玉兰和她一起到县城去卖,有翠就在唐岭镇负责销售。
    县城市场上卖甲鱼的不多,都是野生的,一斤半左右的,价格基本上在二十五元左右,彩云和玉兰商定,她们的甲鱼定价为每斤二十元。
    听说是养殖的甲鱼,有不少人围过来观看,但购买的人很少,一天下来,只卖了六只甲鱼,还剩下十四只,一共卖了近二百元。
    有翠在镇上,一天只卖了二只,每斤只卖到十八元,一共卖了五十多元。
    接连几天,销售情况都差不多,这让彩云和玉强都感到了压力,觉得甲鱼销售成了一个大问题,玉强问母亲:“是不是价格定的不合适?”
    彩云道:“应该不是,估计是大家对养殖的甲鱼不认可。”
    “我一直都在观察我们养殖的甲鱼,跟野生的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不但野性十足,而且非常凶猛。”
    “问题是如何能把这个特点展现出来?让买主认可才行。”
    母亲的这句话提醒了玉强,通过试验,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准备亲自出马,他要和玉兰去合肥试试这个办法是否可行。
    彩云在家负责巡塘和投料,玉强写了个纸条,让母亲照方抓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