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政事纷繁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一百八十六章 政事纷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成宗李安刚下了早朝,正在御书房中悠然地品着明前龙井。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
    中国的农历是每隔15天为一节气,大约3月5日左右是“惊蛰”,3月20日左右是“春分”,4月5日左右是“清明”,4月20日左右是“谷雨”,5月5日左右是“立夏”。古时的农业生产一向来以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茶叶生产也是一样,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明前茶由于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明前茶就更显珍贵了。
    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把春茶划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火前茶”指的就是明前茶,明前茶冲泡起来碧绿新鲜,带油光,白毫多,形状扁直,尖端不弯曲。干茶香气清纯,堪为茶中上品。
    此时唐川在宫里那简直就是可以自由出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唯独在面见皇上之前,需要太监禀报,按理说,这样的情况也属于正常,可是这种规定偏偏是唐川坚持要定下的,当初成宗李安曾经当着太监的面吩咐,说别人需要通报,唐川来就不必了,他此举也是主要是为了昭示唐川这个大功臣的特权,当初同富贵的诺言也该到了实现的时候,再者说来,如此功臣,自己根本没必要见外。
    可是唐川当时的反应却很激烈,言辞坚定的表示任何人见皇上都要事先通报,自己也不能例外,否则纲纪一乱,以后必有乱事,也许此时倒是没什么,百年之后,出现个奸臣神马的,那就可以利用一些微小的漏洞,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当时成宗李安本来执意要赋予唐川超出所有大臣的特权,可是听到奸臣二字,他只好在斟酌了一下之后取消了这个念头。
    唐川崇尚一句话,大蛇必须要盯着七寸,他知道皇帝的七寸就在奸臣二字上,所以到了自己必须坚持的时候,往往会想办法往奸臣这两个字上面套,说实话,他不想因为自己而破坏规矩,因为跳得越高,往往摔得越狠,他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跟皇上疏远,所以未雨绸缪,时刻记得要保持距离也不失为明哲保身最好的法子。
    按理说这种政治智慧出现在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身上原本不相符,可是唐川在另一个世界却是出了名的古痴,只要是与历史有关的书籍和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唐川那可都算是视之如命,所以他从书中汲取的营养远远大于在世间的不断接触经历历练,朱元璋和太祖在功成名就达成目标之后的所作所为此时仍然历历在目,这怎能不让唐川时刻警醒,审视自己?
    有人说开国皇帝也有很多善待大臣的例子,比如说刘秀,李世民,可是在事情未明之前,谁愿意拿自己性命跟素来是以天威难测著称的帝王心术开玩笑?
    “呦,驸马爷,今天来的好早。”小太监大老远的就发现唐川溜溜达达地朝御书房走来,待得走到很近,终于忍不住开起了玩笑,他知道唐川是个个性随和的人,对待任何人都温和有礼,所以说起话来感觉轻松很多。
    “拿我开涮是吧?皇上都上完朝了,你还说我来得早,再调理我信不信我抽你?”唐川笑道。
    “哎呦,小的哪敢呐,您这会来是有事见皇上的吧?我去给您通报。”小太监不敢造次,若是碰到寻常大臣,他可是连个屁都不敢放的,跟唐川说两句话已经感觉脸上很有光了,虽然唐川个性随和,他还是有些担心踩到马脚,都说当官的个性古怪,有着一层担心,小太监并不纠缠。
    “好好,麻烦公公了。”唐川笑道。
    “启禀陛下,驸马爷唐川在门外求见。”小太监入得御书房,恭恭敬敬地奏报。
    “哦,让他进来吧。”成宗李安不温不火地说。
    “臣,唐川,参见陛下。”唐川进得御书房,见成宗李安正在喝茶,便要下跪行礼。
    “额”成宗李安察觉到了唐川的这一举动,连忙伸手阻拦道:“行了行了,别拘礼了,这就咱们两个人,你这是出什么洋相呢。”
    “呵呵,”唐川也没勉强下跪,本来这虚礼俗套唐川就不爱折腾,见到有台阶下,他马上直起腰来,笑道:“礼多人不怪嘛,陛下您体谅臣下,臣也不能不知道天高地厚不是?”
    “快得了吧,来坐,尝尝这明前的龙井。”成宗李安招招手道。
    “遵命。”
    唐川微笑着坐到皇帝身侧的椅子上,此刻屋中伺候的太监已经被李安支了出去,唐川便自己执起茶壶,先把李安茶杯里的水蓄满,又给自己斟了一杯。
    “嗯,好茶!”唐川见成宗李安眼光迫切,便赶紧喝了一口,随即赞叹了一声。
    其实他一直喝不出茶水的好坏来,这种喝不出,是相对于差别不太大的茶而言,不过什么“社前茶”,“火前茶”,“雨前茶”,他可就喝不出来了,都是一个地方栽种的,他喝不出什么味来。
    “好什么好,”成宗李安见唐川出言赞叹,忽然板起脸来,声音低沉地说道:“今年的明前龙井,是这些年我喝得最差的一回,根本就不是那么个味道,你瞧瞧,这茶叶干枯,显然是水分不够所致,与历年的明前茶相比,口感实在是差得多。
    “陛下明鉴”唐川支支吾吾地说:“其实臣哪喝过明前茶这么好的茶啊,只是想着既然是贡品,那肯定是好茶了。”
    “爱卿于茶道果然是一窍不通啊。”成宗李安通过以往一起品茶所观察来的情形知道唐川说的是实话,便没有为难他的意思。
    “陛下,您方才说这茶叶干枯,我怎么没看出来啊?”唐川低下头将茶壶盖子打开,俯视壶中泡开了的茶叶,感觉和以往喝得那些茶叶比起来一点区别都没有。
    “正常的龙井茶叶的样子是形状扁直,带油光,尖部是直的,可是你看这些茶叶,色泽偏安,缺乏油润度,而且很多叶子都已经打卷了,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是明前的龙井,就是一般的普通茶叶,而内务府却说,这是今年最好的成色了。”成宗李安气鼓鼓地说:“你说,这会是因为他们办事出了纰漏,拿这些次品来敷衍朕么?”
    “额”唐川脑筋转得快,想到昨天听说东南大旱的事情,这会皇帝这是在考校自己的记性呢,唐川眼珠一转,笑道:“陛下,昨天咱们不是已经知道东南六道大旱的事情了么,你怎么这么快就忘了,这明前的龙井采自西湖,相比如今那边也是雨水不足,所以才有这么不理想的茶叶吧?内务府的那些人办事还算得力,想来不会做这种没准会掉脑袋的事情。”
    “西湖?哦对,我怎么忘了,这龙井产自西湖,说起来当初我在临安的时候喝的明前龙井最正宗,简直要比在宫里的还要好。”成宗李安做恍然大悟状,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心说你小子在温柔乡里还算激灵。
    一听这话,唐川不自觉地从后脑勺上流下了一滴汗,心说我晕了,你在临安呆过好几年,连这点事都要我提醒你?
    “陛下,不知河东道的粮食危机您有何打算,微臣感觉此事已经迫在眉睫,耽搁一天,就会危及到更多的百姓。”唐川不想再扯闲皮,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你很关心这件事?”成宗李安问道。
    “那当然了,那么多的百姓,眼看就要吃不上饭了,额也许现在已经开始有饿死的了,我能不关心么。”唐川觉得李安这话问得有些莫名其妙,心说你这不废话么,那可都是跟我们一样,全是活生生的人啊!
    “此时在早朝的时候议过,可是朝堂上的大臣们众说纷纭,搞得朕一时难以决断。”成宗李安皱紧了眉头,他最怕在早朝上发生这种情况,一方面大臣的话他不能不听,可是到底听谁的才是正确的,若是听错了,到时候其他持正确意见的大臣们会不会在暗地里笑话自己是个昏君,作为一个志在中兴大唐的皇帝,他很在意自己的名声,所以这种情况却往往令他踌躇不已,以至于都忘记了自己此前的想法,难以决断。
    “众说纷纭那自然很正常了,臣子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自己认为是对的,或者是有可能是对的的谏言当中提出,一方面可以让其他人评判,另一方面也是让皇帝可以从众多的办法当中选择一种自己最中意的,这就好比在战场上,参谋们提出各自认为最合适的作战方案,然后由主将来绝对,出谋划策是参谋的本分,决断也是主将的本分,”唐川问道:“那微臣斗胆问一句,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