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0章 不羡鸳鸯不羡仙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0章 不羡鸳鸯不羡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哥哥,你去哪儿了,怎么不叫上我?”开门的海棠一通埋怨。
    大院就她一个孩子,玩在一处的只有发哥和花姐,花姐还不怎么理人,难免寂寞。丁朝宗刚落屋,她愿意黏他。
    发哥老老实实倚在小主人身旁,瞅着貌似少爷的家伙。因为全家对此人的接纳,它不得不改变态度。
    “海棠,等会吃完饭,带你去找邹家大小姐。”丁朝宗知道小姑娘刁蛮,赶忙转移话题。
    初来乍到,邹家门朝哪开都不知道,有个不更事的妹妹支应,真是方便了许多。
    “太好了,吃完饭找邹霖姐姐玩!”小姑娘欢呼雀跃。
    发哥也激动得摇着尾巴“嗷嗷”叫,又是蹦高高又是打转转,比小主人还兴奋。
    在院里就能闻到羊肉的香气,丁朝宗肚子“咕咕”乱叫。也难怪,从昨晚到现在,除了一块压缩饼干和几片麻叶,就没正经吃过东西。
    “开饭喽!”丁芳在厨房门口喊。
    四个大人各据八仙桌的一方,海棠坐在母亲旁边,发哥和花姐在桌腿人腿间窜来窜去。
    自商周以来的分餐到宋代宣告终结,共餐成为主流。和分餐比,共餐更热闹,更喜庆,更温情,为宋及以后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共餐也有缺点,就是易于传播幽门螺旋杆菌,而幽门螺旋杆菌一旦肆虐,会引起胃病甚至胃癌。有机会要教他们使用公筷才行。丁朝宗寻思。
    每人先盛了一碗汤,这汤不简单:羊肉切块进锅加水淹没,大火炖开小火慢熬,最后仅得乳白色的小半锅。除了盐没放任何佐料,盛到碗里才撒了葱花和香菜末。
    “这孩子,慢点,当心烫着!”丁芳制止住急不可耐的女儿,望向侄子,“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姑姑说得对,热汤,还有热茶,一定要等它没那么烫时再喝,否则容易灼伤消化道引起溃疡,而消化道反复溃疡容易引起癌变。”丁朝宗接着丁芳的话题讲了一段。
    众人听得似懂非懂,都在心里感叹,少爷这水平怕是要赶上医馆的大夫啦,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种久煮的肉汤虽然味美,但脂肪和嘌呤含量非常高,痛风病人一碗下去就可能满地打滚。管家杜山虽一瘸一拐却不似痛风,丁朝宗没提这茬。
    他端起碗吹了吹,小心啜上两口。
    汤色浓郁,汤味醇厚,可惜少了一味料——油泼辣子。想想吧,乳白的羊汤,上面浮着青白的葱花碧绿的香菜末,再配上鲜红的油泼辣子,那画面该有多美。
    喝羊汤不加辣子,就像大年夜不放炮竹,不影响大局,但肯定缺点意思。没办法,辣椒原产于墨西哥,明代才传入华夏,这时候闻所未闻。
    “味道怎么样?”丁芳追问。
    “nice!”丁朝宗脱口而出。
    “奈斯,”丁芳一脸懵望着侄子,“啥意思?”
    “就是,”丁朝宗沉吟片刻,“就是不羡鸳鸯不羡仙。”
    丁芳更懵了。
    “此汤鲜美醇厚,饮之回味无穷,身心舒坦,不羡慕出双入对的鸳鸯,也不羡慕天上的神仙——不羡鸳鸯不羡仙。”
    原句来自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长安古意》里的“愿作鸳鸯不羡仙”,被丁朝宗临时抓壮丁,修改后倒也合用。
    “瞧瞧咱家少爷,”丁芳望向嫂子,“喝碗汤都能想出这么好的句子,有才吧?”
    丁余氏笑而不语。
    “你说呢,老杜?”
    “少爷有才。”
    “我觉得吧,”丁芳借题发挥,“少爷还是应该考科举,大好才华烂在肚里忒可惜。”
    丁朝宗却不好接腔。
    他“985”大学生一枚,算得上学霸,因为熟读唐诗宋词,也能掉几句书袋,可考科举却非易事。因为科举考的是诗词歌赋策论,不是数理化;考的是文章功底,不是机械原理。
    连毛笔字都写不好,怎么考?
    尴尬时刻,海棠替他解了围:“子曰:食不语,寝不言。娘,你做到没有?”
    “这孩子,除了知道吃和睡,还知道管为娘我了!”丁芳似嗔还喜,起身去到灶台,“得得得,我来下面条。”
    “有才!”丁朝宗悄悄冲海棠竖起大拇指。
    “下回除了考《三字经》,也可以考《论语》。”小姑娘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告诉你们吧,”丁芳手上忙活,嘴不识闲,“当年在大名府,只要听说成家嫂子做羊肉面,队伍上的弟兄就呼啦啦全来了,是不是呀老杜?”
    杜山点头,证明确有其事。
    “打牙祭数老杜最积极,不过也不白吃,每回都帮着干活,他的手艺就是那时候练成的。嫂子,过完年咱们开个饭馆吧,就卖羊肉面,老杜擀面,我煮面,你收钱,咋样?”
    丁余氏知道小姑寻开心,笑笑没接腔。
    “娘,我爹啥时候回来呀?”海棠没头没脑插一句。
    “别着急!”丁芳勉强笑笑,“他呀,等打跑了坏蛋就回来。”
    “杜伯怎么不去把我爹换回来?”小姑娘倒不客气。
    “杜伯打仗受过伤,行动不便,不然也会和你爹一样驻守边关。”
    丁朝宗表面不动声色,内心肃然起敬:沉默寡言步履蹒跚的大叔,却是沙场鏖战为国流血的汉子。
    “坏蛋啥时候能打跑呀,我爹再不回来我都不记得他的样子了。”
    丁芳眼圈红了:女儿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她爹的事还能瞒多久?
    厨房瞬间沉寂下来。
    杜山拿来几头蒜,问海棠:“你吃不吃?”
    小姑娘连连摆手:“蒜太辣,我现在还小,不能吃。”
    “长大以后吃不吃?”
    “不知道!”
    这样一打岔,海棠就把她爹的事忘在脑后了。
    杜山每人面前搁头蒜,唯独没给丁朝宗。
    如此看来,丁家少爷是不吃这玩意的。可丁朝宗爱吃。有句话是这样的:“世上最好的是饭,饭里最好的是面,面里最好的就是那一瓣蒜。”非常精辟,他非常认同。
    “杜伯,我也要!”年轻人果断伸手。
    “你,也吃蒜了?”丁余氏颇感意外。
    “外面饮食艰苦,饭菜难以下咽,一来二去就吃上了,现在没它还不行了。”倒也自圆其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