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95章:朝堂上的三股势力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95章:朝堂上的三股势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洛阳未央宫中。
    “混账,简直混账,朕拨给他的钱,他就敢这么贪了?几千万钱啊,他家里装的下吗?”未央宫中,刘宏将一本奏折摔下去,正是盖勋的奏折。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一旁的张让连声权威。
    “还有你,我是缺你荣华富贵了吗?封胥、徐奉,你,都是那张角的信徒,对吗?”刘宏撒发出强烈的杀气,爆怒之下,他想起了六月的旧事。
    当时封胥、徐奉证据确凿,已经伏诛,张让一直狡辩,就算王允找到了张让勾结的证据,也被他推脱掉。
    “冤枉啊陛下,老奴忠心耿耿,怎么敢啊陛下,您知道离开您,我屁也不是,怎么能跟张角勾结呢?”张让被刘宏突然爆发出来的帝王之气,吓得瘫软在地。
    “你们常说党人图谋不轨,下令禁锢,有的还被杀掉,现在党人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你们反与张角私通,这可杀不可杀?“刘宏大怒。
    “这些,这些都是前中常侍王甫、侯览干的。”张让脸色煞白的说着。
    “罢了罢了,你退下吧,还有,不要继续诬告王允。”刘宏揉着发酸的脑袋,没有继续追究。
    “可惜了张钧,向栩,傅燮啊。”刘宏想着黄巾起义爆发之时的事情。
    黄巾之乱爆发之后,党锢解除,士人集团走向朝堂,向着宦官集团发起进攻,可惜刘宏不敢下狠手。
    当时张角刚作乱,郎中中山张钧就上书请斩十常侍。
    汉灵帝把张钧的奏章给张让等人看,他们都脱掉帽子、靴子叩头请罪,乞求让自己去洛阳监狱,并且拿出家财以助军费。
    汉灵帝只能诏令他们都戴上帽子,穿起靴子,和以前一样工作。
    汉灵帝发怒对张钧说:“狂妄。十常侍中没有一个是好人吗?”
    张钧又上书,还是和上次的奏章一样。但总是被扣压不上报。汉灵帝下诏廷尉、侍御史调查搞张角太平道的人,但御史秉承张让等人的意旨,诬告张钧学黄巾道,把他逮捕,拷打他,死在狱中。
    向栩认为黄巾作乱是因为太平道教徒没有读过《孝经》的缘故,他提出只要派人到黄河边,面对北方的黄巾军诵读《孝经》,黄巾军就会感动得投降。——这就是着名的“孝经退敌”的笑话。
    因为向栩在奏章中也嘲讽了张让等人,于是张让同样没有放过他,仍然以“向栩不愿意朝廷派兵,实为张角同党”为由,将其处死。
    至于傅燮,因为得罪了赵忠,立功没有丰厚,只是做了安定都尉。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三人,其实都是他布置出的棋子,只有傅燮活了下来,要不是刘宏力保,可能他已经是白身了。
    -------------------------------------
    刘宏无奈的看向身后,“蹇(jian)硕,你说朕怎么办?”
    一身材壮硕的宦官走出,正是十常侍中最神秘,也最受刘宏新来的蹇硕,他如今是绣衣使者的领导者。“陛下,臣也没想到,张让竟然如此狼子野心,如今,他就是另一个王甫。”
    刘宏无奈的甩了甩脑袋。
    “我在位至今已经十六年,先是外戚窦武,后是王甫曹节,好不容易除去王甫等人,张让等人又接着跟上。”
    蹇硕看着眼前的天子,“陛下,何不重用士人?”
    “士人?呵呵,先不说两次党锢之乱把他们推到了对立面,如今世家大族尾大不掉,我只能依靠大将军,只是没想到,大将军与张让也是一体的。”
    “可是,第二次党锢之乱的时候,您才十四岁啊。”蹇硕知道刘宏的苦衷。
    刘宏上位之后本想依靠宦官扳倒权臣窦武,但没想到王甫等人尾大不掉。
    好不容易用陈球阳球等人除掉了王甫曹节,最后权力又流落到张让等人手中。
    只能逐渐放宽党锢,让士人重新出头来对抗张让。
    他并不是不想与张让同富贵,只是张让,已经越来越过分了。
    现在的刘宏,在扶持大将军何进,用外戚来平衡宦官以及士人。在他看来,后宫,不安全。
    何进的外甥刘辩出生之前,他的孩子,全数夭折,只有将自己的孩子送到道士史子眇家抚养。
    至于二儿子刘协,更惨,出生之后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就被何皇后毒杀,刘协被送到灵帝刘宏的母亲董太后哪里抚养。
    刘宏只能被迫除掉王甫曹节等人。
    最为可笑的是,刘宏本想让何家对抗宦官,何皇后却与张让勾结在一起。
    总之,如今刘宏的情景就是,士人不喜欢他,甚至想要废掉他,身边的宦官也与旁人勾结,密谋废掉他,外戚还没培养出来,培养出来之后也可能跟宦官一起废掉他。
    -------------------------------------
    刘宏一直没彻底抓住权力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并不是正八经的太子,只是藩王几位,在他继位的时候,只有十二岁。
    当时是建宁元年(168年),刚继位之时,就发生了政变,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
    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之祸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但被宦官反杀。
    每一任皇帝,权利欲都是很旺盛的,刚继位的刘宏大权旁落,年少的他只能利用王甫等宦官收回权力,最后权力还没有握在他的手中,主要转移到了王甫等人手中。
    建宁四年(171年)正月初三,皇帝刘宏行元服礼。七月,立宋贵人为皇后。这是刘宏的第一任皇后。
    宋皇后是汉明帝刘炟时宋贵人的后人,其家族乃是贵族名门,也因此而被选中为皇后。
    此时选择皇后的权力肯定不在刚即位的刘宏手中,是董太后和大臣们协商的结果。由是,刘宏就不是很宠爱宋皇后。
    熹平元年(172年),王甫与勃海王刘悝有矛盾,勃海王刘悝又与郑飒、董腾又联系。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宦官王甫向司隶校尉段颎报告郑飒、董腾二人与刘悝交通之事,段颎便逮捕郑飒拷问,王甫再指使尚书令廉忠诬陷郑、董二人图谋不轨,欲迎立刘悝为帝。
    这也是前文提到,阳球处死段颖的原因。
    刘悝的妻子正是宋皇后的姑母,也死于这场政治冤桉。由此,王甫知道自己得罪了宋皇后,于是他开始考虑自身安危。
    光和元年(178年)十月,王甫联合太中大夫程阿一起弹劾宋皇后,诬告宋皇后因为失宠而怀恨在心,私下使用“巫蛊”诅咒刘宏。
    刘宏下诏废黜宋皇后,收回皇后玺绶。宋皇后则自己去了暴室,忧郁而死。
    宋皇后的父亲宋酆和兄弟宋奇仍然被论罪处死,宋奇为曹操从妹夫。曹操时任顿丘令(顿丘县属兖州东郡),也因宋皇后巫蛊桉受到牵连而被免职。
    往后就发生了179年京城变几章的内容。
    以上就是刘宏继位之后一些大事,不是水字贴资料,这些事情在之后的立太子之事也会体现。
    -------------------------------------
    “大将军之妹,是张让儿媳?”刘宏突然问蹇硕。
    “是的。”
    “无妨,这个朝堂,越来越有意思了。”刘宏冷笑。
    面对勾心斗角,他也累了。
    “要不,除掉张让?”蹇硕试探着问。
    “不可,当日阳球等人除掉王甫,瞬间膨胀,他们要处于平衡之中,如果除掉张让,你是想让袁槐他们掌权吗?”刘宏无奈的说着。
    “圣上这些年,辛苦了。”蹇硕看向刘宏。
    “别说没用的,我再给你拨款五万金,狠狠的盯住他们。”刘宏开始盘算新的思路。
    【作者题外话】:注:
    这一章表达的意思就是,黄巾之乱之后,士人集团解封,何进外戚集团开始崛起,张让集团本来在王甫集团灭掉之后掌握大权,也收到了挑战。
    很多决策的发展,也影响到地方州郡。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一章是我有史以来写的最久的一章,查资料到改文章一共写了三个小时,但是还改了好多遍没有改好,大家将就着看,更多的细节我日后会说。
    本来是十几章时候京城变准备写的,但是害怕拖拉节奏,放到了现在。
    总之分析一下就是,刘宏登上皇位之后,就大权旁落。
    注意,这时候的太监,并不是只在深宫之中,他们的党羽也是在朝堂之上的,这里面有门生,也有投奔他们的士人。
    可以说,东汉末,就是宦官,外戚的勾心斗角。
    刘宏后期是知道张让是张角的人,我个人分析的,他没有治罪也是害怕张让一倒,宦官集团直接被士人集团干掉,因为何进是黄巾之乱之后才正式在朝堂有话语权。
    我举宋后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宦官集团连皇后都能污蔑,也是权力很大。而且刘宏死了那么多儿子,王甫死后,刘辩还被抱出宫抚养,没有出宫的刘协才能活着。
    另外列举一下在黄巾之乱期间的斗争。
    除了这一章提到的张钧,向栩,傅燮三人。
    还有小侦探王允(之前王甫的罪证也是王允发现的)发现张让的罪证,但是张让差点搞死王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