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81章重修旧好,交趾覆灭
    海朝云柳玉芙见盛紘来,二人纷纷将慧姐儿与念姐儿交到乳母手中,站起身,屈膝一礼。
    盛紘微微颔首,从容一笑后。
    立马把目光转向榻上的盛老太太,上前几步,躬身作揖,「母亲。」
    「坐下说话吧,听闻南疆大捷,今日朝上,必定热闹的很。」老太太面带笑意,语气温和。
    如今因为徐平远,她与勇毅侯府的往来逐渐增多。
    只等将来徐平远承袭爵位,两家便可重修旧好,续上曾经的情分。
    她决定与徐家疏远,也并非什麽不可饶恕的大事。
    无非是盛紘议亲时,徐家不愿嫁来嫡女,只想用个庶女打发她们。
    当年她寡居带着盛弦,孤儿寡母的,正是要争脸面,立门户的时候,自然不想被人这般轻视。
    如今自己浩命加身,盛紘紫袍玉带,长柏前程无限,小辈徐平远又知礼懂事,时常带着董氏前来请安。
    那点嫌隙早就不算什麽了,揭过旧帐对两家都有好处。
    盛紘扯了扯嘴角,在左侧圈椅坐下后,轻叹一声道:「母亲,卫三郎首战即斩杀敌将,又立下大功一件啊。」
    王若弗眉头微蹙,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那孩子我打见第一面时,就觉得是个有出息的。」老太太神色从容,轻轻转动手中的佛珠。
    盛紘踌躇刻,抬眸看向老太太,轻声道:「儿子回来一路上都在想,是否该——.」
    盛老太太知道盛紘的意思,写放良书原也不是什麽丢脸的事情,有明兰和盛长柳在,盛卫两家的关系是割不掉的。
    主动递出这步台阶,于两家都好,说不定还能消除卫凌对盛紘的芥蒂。
    于是乎,老太太点头道:「早些拟好放着吧。」
    「是,儿子明白。」有老太太开口,盛紘这才算稍稍放下心来。
    不多时,王若弗在刘妈妈的陪同下,慢悠悠往葳蕤轩走去。
    望着听雪居的方向,她不由感慨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不其然。」
    「我娘家一日不如日,早已没有当年的势头。」
    「若非有华儿柏儿在,我必定得被卫家踩死死的,连抬头说话的馀地都没有。」
    「只怕官人就是休了我,专宠卫氏一人都有可能。「
    虽然妾室不能扶正,可以休掉正妻,到那时,妾室便能执掌府中全部事宜。
    没有正妻的名头,但和正妻也没什麽区别。
    刘妈妈默默盘算一番后,低声道:「依奴婢看,卫小娘拿着放良书离开咱家,对夫人来说,是好是坏还不一定呢。」
    此话一出,王若弗脚步一顿,扭头看着她,「为什麽?快点说清楚,别卖关子。」
    「夫细想,以主君如今的身份,可有不少排着队想往咱家送妾室呢。」
    「没了卫小娘,就怕将来还有张小娘丶李小娘,主君即便顾及夫人,也未必能次次都推的乾净。」
    王若弗拧着眉头,深吸一口气,「有道理!」
    「与其等着旁人送上门来,不如我先主动帮官人物色,免得到时候让别人插一脚。「
    「奴婢正是这个意思。,4
    刘妈妈连连点头,「虽说有林小娘这个前车之鉴在,想来主君不会再干从前的糊涂事,C
    「但就怕进来的妾室是个不安分的,到时候府里又得鸡狗跳。」
    王若弗攥着手帕,脚步微微放缓,深以为然道:「是啊,得空我得去瞧瞧英国公夫人。」
    「膝下就一个亲生的姑娘,这些年府里竟没半个人敢越过她去兴风作浪,妾室通房,全都规规矩矩的。「
    「哪像咱家——」说话间,她眼下忍不住闪过一丝羡慕之意。
    刘妈妈跟着叹口气。
    英国公夫人出身显贵,管家手腕更是利落周全,哪是寻常人可比的。
    临近葳蕤轩,王若弗眨了眨眼,突然想起什麽的似的,开口道:「彩环那丫头最近在庄子上怎麽样?「
    「听庄子上管事说,还算安分,庄子不比家中,都是些起早贪黑的粗活,起初抹过几回泪,后来也渐渐受住了。」
    王若弗神色动容,略有些心疼。
    犹豫片刻后,沉声道:「她打小在我身边伺候,就是想在我面前争宠才一时糊涂,受了我姐姐的挑唆。「
    「如今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过几天你让人把她接回来吧。」
    刘妈妈连连点头,「夫人善,肯给她回头的机会。」
    「等她回来,奴婢定好好盯着她,绝不会会让她再犯错。」
    转眼临近年关,西南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捷报连连,连破交趾数路防线,直逼升龙。
    朝野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悦中,大周朝再次开疆拓土,功绩足以载入史册。
    皇宫,福宁殿内,暖意融融,银骨炭时不时发出细微的声响。
    赵晗于案前批阅奏疏。
    嫣然与明兰此时皆在此处,一左一右坐在软榻上,一个眉眼弯弯,手持银针,正聚精会神的做着针线活。
    而另一个眯起眼睛,脑袋一点一点,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天气一冷,明兰越发喜欢懒床。
    每日按例去仁明殿给华兰请安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急匆匆赶回凝辉殿补个回笼觉。
    直到日上三竿,丹橘左催右催才艰难的爬起来。
    往日在盛家,她也是这样,给王若弗和老太太请完安,立马回去睡觉。
    申时三刻,只见庆云拎着食盒,躬身而来,轻声道:「官家,赵姑娘遣人送来份点心。」
    「说是出自那位孙氏妇人的手,让官家得空品鉴一二。
    ,赵晗闻言,不紧不慢的搁下朱笔。
    为更贴近风雅二字,吸引城内的达官勋贵与文人雅客们。
    赵盼儿和孙三娘这些时日,正忙着重新布置茶坊。
    赵盼儿素来喜欢书画,在钱塘时,收集到不少出自名家之手的珍品。
    范宽的《溪山旅图》丶徐熙的《雪竹图》还有《梅花双鹤图》—
    她将这些书画精心装裱后,悬挂于茶坊的各个雅间与厅堂,临窗的雅座还用竹帘垂落分界,更添几分雅致。
    就连茶器与盛放点心的器皿皆精心挑选而来。
    「赵姑娘说这些点心分别是,桃花果子,碧涧豆儿糕,荷花酥,黄中饼,还有梨条桃圈。」
    庆云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将食盒打开,香气顿时扑鼻而来,渐渐向周遭散开。
    明兰嗅到味道,原本耷拉的肩头瞬间绷紧,瞌睡一扫而空,睁开眼睛目光直勾勾望向庆云。
    「好香的味道!」说罢,她下意识咽了咽口水,站在她身侧的小桃亦是如此。
    赵晗微微一笑,迈步来到软榻前,庆云跟在后头,利索的将点心摆放在案几上。
    因位份低嫣然一等,明兰正准备起身让座时。
    赵晗直接揽着她纤细的腰肢,顺势在软榻上坐下,将她半圈在自己身侧。
    二人贴的极近,隐约从淡淡的香气自明兰白皙柔嫩的脖颈处传出。
    一旁的嫣然抬眸瞥见这一幕,嘴角悄悄噙着点笑意,轻哼一声道:「后宫的诸位姐妹中,也就明儿能得官家这般宠爱了。「
    「当着家就这般亲密,也不嫌害臊。」
    赵晗闻言,并未松开抱着明兰的手,反而顺势在她翘软的臀儿上轻轻一捏。
    「有什麽好害臊的,朕对嫣然妹妹的宠爱还算少吗?」
    嫣然搁下银针,面颊上飞起一抹羞红。
    明兰紧跟着开口,「就是,嫣然姐姐净喜欢拿我打趣,等下次官家宠你时,我绝不让着。」
    「可别。」嫣然忙不迭开口,手还下意识摆了摆。
    她打小跟在余老太师和老太太身边,读的是圣贤书,学的是世家贵女的端庄规矩。
    在闺阁情趣上,始终不如明兰放得开。
    明兰看着她这副窘迫模样,眼底笑意更浓,也没再逗她。
    将目光放在点心上,话锋一转道:「卖相好,闻着也香,那位赵姑娘身边的人怎麽也都身怀绝技。」
    「先尝尝味道如何。」赵晗话音刚落,顺手又拿起一块递向嫣然。
    「谢官家。」嫣然抿唇一笑。
    桃花果子一入口,明兰眼睛瞬间亮了亮,连声音都软了几分,「好吃!「
    「色香味俱全,比樊楼做的还好!」
    嫣然眉眼弯弯,轻笑道:「确实不错,能得明儿这般称赞,赵姑娘的茶坊必定红火的很。」
    「那是,在吃上面的造诣,我可不输给任何人。」明兰得意的扬了扬下巴。
    赵晗笑呵呵看着她们,余光中恰好瞥见小桃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样。
    小桃虽比明兰年长一岁,但在扬州时初次见到她们时,个头远不及明兰,还怯生生的没想到这些年下来,比明兰直接要高出小半个头,身形也丰腴不少,瞧着越发敦实讨喜。
    「你家姑娘吃的开心,你也别站着了,一道尝尝吧。」赵晗轻声说着。
    桃闻,满欢的屈膝礼,「奴婢拜谢官家。」
    明兰见状,当即拈起点递给桃,笑道:「快吃吧,傻桃。」
    洪武六年,三月中旬。
    残雪逐渐消融,汴京城内外可见处处斑驳的新绿。
    垂拱殿内,今日正值常朝。
    满朝朱紫齐聚于此,张辅丶韩章等几位朝中重臣面露欣喜,心口微微起伏着。
    御座上方,赵晗眸光轻扫,沉声道:「南征大军已入主升龙,顾廷烨一箭洞穿交趾国王李日尊。」
    「其幼子李乾德及一众后妃自刎而死,交趾宗室馀部皆被生擒,自此南疆再无叛乱之患!」
    话音落时,殿内气氛瞬间火热起来。
    顾廷烨还听从赵晗的吩咐,遣人四处发布告示,言明大周此番兴兵,绝非贪图疆土,涂炭生灵。
    只是交趾目无尊上,屡犯大周边境,劫掠边民,上国之威岂容侮辱?
    大周官家是不已才下令征讨,实乃惩戒叛逆,护佑边民之举。
    王世平眼珠子滴溜一转,率先出列道:「官家圣明!我朝疆土再拓,此乃千古功业!」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赵晗轻轻吐出一□浊气。
    虽说他对顾廷烨等人的能力深信不疑,但这段时日心里多少还是有几分担忧。
    此次南征大军中大都是北方与中原子弟,交趾之地的瘴气和气候,可不是能够轻易适应的。
    「军远征劳苦,此战得胜实属步。」
    「传朕旨意,顾廷烨暂掌升龙军政,安抚百姓,整饬地方秩序,待局势安定后班师回朝,论功行赏!「
    「应赏赐,由礼部与兵部共同议定,务必优厚,以慰将士辛劳。」
    「至于阵亡将士,更要厚待其家眷,户部核查阵亡将士名录,按例赐银钱田亩。」
    「若有年迈双亲无赡养,由地方官府按发放米粮,直至终老。「
    「另在升龙城外择吉地,修建忠烈祠,将所有阵亡将士的姓名丶籍贯丶功勋,一一刻于碑上。」
    「将来有朝,朕会亲往祭拜,以慰英灵!」
    殿下文武百官闻言,齐齐拱手,沉声应道:「官家仁厚,体恤军民,臣等遵旨!「
    紧接着,赵晗看向申时其。
    申时其会意后,手持玉笏,出列道:「臣已与内阁诸位同僚商议过,可将交趾划分为三路治理,防止地方势力坐大。「
    大周一直以路丶州丶县三级,为核心架构。
    交趾不过弹丸之地,又一直划分为二十四路治理,其实每一路也就大周一个县的大小。
    「以升龙为中心,红河平原一带,设交趾路,南部与占城丶真腊等国相邻一带,设镇南路。」
    「西部山林密布,部族众多,设武安路。」
    「每路设经略安抚使员,兼管军政,另设转运使丶提刑官分掌财赋司法。」
    「馀下官职可从真心顺服大周的部族首领与李朝降臣中选拔。」
    「另在部族聚集之地设羁縻州,任命当地族长为知州,许其世袭管理内部事务。」
    「但需向当地路经略安抚使定期报备部族动态。」
    赵晗眸光微沉,思量片刻后,开口道:「昔日李朝便是借部族之力割据一方,军政一事上,还需多多加以约束。「
    「羁縻州知州需送嫡子入国子监,研习中原礼制。」
    「待其学成归乡,便可承袭父职,再挑选些当地有才学的子弟一同送入国子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