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50章:心思【求订阅】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650章:心思【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浩哥!”
    “浙杭这边的风景好美…有种江南独属的韵味,如果住在这边生活的话肯定是个不错……”
    傍晚时分。
    方浩和赵艺歆外出。
    不过两人都是经过乔装打扮。
    为的就是避免被粉...
    飞机降落在肯尼亚内罗毕机场时,正逢日出。晨光透过舷窗洒在林芷萱的脸上,她轻轻揉了揉眼睛,望向窗外那片广袤无垠的非洲大草原。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尘土气息,远处的天际线上,一群角马正在奔跑,扬起一片尘烟。
    “欢迎来到非洲。”田沁伸了个懒腰,从背包里拿出墨镜戴上,“这里,比亚马逊还要辽阔。”
    林芷萱点头,心中却涌起一丝激动。非洲的音乐,是世界最古老的节奏之一。从西非的鼓点到东非的吟唱,再到南部非洲的多声部和声,每一种声音都承载着部落的历史与信仰。
    “我们这次要记录的,是肯尼亚马赛族、坦桑尼亚哈扎族,以及马里多贡族的音乐传统。”林芷萱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地的音乐资料,“这些音乐大多没有文字记载,只靠口耳相传,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它们正逐渐消失。”
    “就像亚马逊的骨笛一样。”田沁轻声说。
    她们此行的第一站,是肯尼亚南部的马赛部落。马赛人以游牧为生,他们的音乐多用于仪式、庆典和祈福。林芷萱和田沁抵达部落时,正值清晨,一群身穿红色披风的马赛人正在围圈跳舞,口中发出高亢的呼喊声。
    “他们在跳‘阿达卡’。”翻译阿卜杜勒解释道,“这是他们的传统舞蹈,象征着力量与团结。”
    林芷萱拿出录音设备,静静地站在一旁,聆听那激昂的节奏。鼓声如心跳般有力,人声高亢而整齐,仿佛能穿透大地,直达天空。
    “这不是表演,而是仪式。”她低声说,“他们的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
    拍摄工作很快展开。林芷萱和田沁与部落族人同吃同住,学习他们的语言、习俗,以及音乐背后的故事。她们记录下了许多旋律,有的用于庆祝丰收,有的用于悼念亡者,还有的用于讲述祖先的传说。
    有一次,林芷萱尝试用电子合成器模拟马赛人的呼喊声,并将其与部落的鼓点结合,制作出一段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当她播放给部落长老听时,老人闭上眼,静静聆听,随后缓缓点头:“你的声音,听到了我们的祖先。”
    林芷萱眼眶微红:“谢谢您,让我听见了他们的世界。”
    在马赛部落的拍摄持续了一个月。随后,她们前往坦桑尼亚,探访哈扎族。这个族群是非洲最后的狩猎采集部落之一,他们的音乐多用于狩猎仪式和部落聚会。林芷萱和田沁深入丛林,记录下了许多独特的旋律,包括模仿动物叫声的吟唱、用于驱赶野兽的鼓点,以及夜晚围火时的吟诵。
    “他们的音乐,就像森林的回声。”田沁在旁白中写道,“每一次敲击、每一次吟唱,都是与自然的对话。”
    在哈扎族的最后一晚,林芷萱坐在篝火旁,听着族人吟唱古老的歌谣。火光映照着他们的脸庞,歌声悠远而深沉,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长河。
    “你知道吗?”她轻声对田沁说,“这些音乐,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它们没有被写进乐谱,却一代代流传至今。”
    田沁点头:“因为它们不只是旋律,而是记忆。”
    拍摄结束后,她们回到北京,开始第七季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剪辑、配音、配乐,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她们的心血。
    “这一段,我想保留丛林的环境音。”林芷萱指着屏幕,“还有鸟鸣和树叶的沙沙声。”
    “是的。”田沁点头,“那是他们生活的节奏。”
    林芷萱亲自操刀配乐,将非洲的鼓点、吟唱与电子音色结合,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她知道,这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是为了让这些古老的音乐,能够被更多人听见、理解。
    “音乐是文化的记忆。”她在一次剪辑会议中说,“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它变得‘流行’,而是让它被记住。”
    纪录片完成后,她们将第七季命名为《回声纪行:非洲之音》。上线前的宣传阶段,公司安排了一场小型的媒体试映会。林芷萱和田沁亲自到场,与媒体人一同观看成片。
    当片尾字幕缓缓升起,整个放映厅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后,掌声响起,热烈而真诚。
    “这是我看过最震撼的纪录片之一。”一位资深纪录片导演感慨道,“你们没有刻意煽情,却让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情感。”
    “你们用音乐讲述故事的方式,真的很独特。”另一位媒体人说,“它不只是关于音乐,更是关于人、关于历史、关于信仰。”
    林芷萱和田沁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
    “谢谢你们的肯定。”林芷萱说,“但我们更希望,观众能通过这部纪录片,听到那些被时间掩埋的声音。”
    纪录片正式上线后,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许多观众被那些原始而震撼的音乐所打动,也对林芷萱和田沁的坚持表示敬佩。
    “原来音乐可以如此有力量。”一位网友留言道,“它不只是旋律,它是记忆的容器。”
    “你们让我重新认识了音乐。”另一位观众写道,“它不只是娱乐,而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林芷萱看到这些留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她转头看向田沁:“我们做到了。”
    田沁轻轻点头:“是的,我们让世界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然而,她们并没有停下脚步。纪录片的成功让她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回声纪行”不会止步于非洲,它将走向更远的地方,记录更多即将消失的声音。
    “接下来,我们去哪里?”田沁在一次会议上问道。
    林芷萱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南亚。”她缓缓开口,“那里的恒河、喜马拉雅、古老庙宇……还有许多尚未被记录的音乐。”
    田沁眼睛一亮:“印度的拉格、尼泊尔的诵经、斯里兰卡的佛音……确实值得一探。”
    林芷萱点头:“是的,我想去那里,记录下那些声音。”
    于是,第八季的筹备工作随即展开。她们开始联系当地的音乐人,研究当地的音乐传统,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展示音乐的美。”林芷萱在一次团队会议上说,“而是让人们理解,音乐为何如此重要。”
    田沁补充道:“我们要让观众看到,音乐如何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如何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出发前的准备依旧繁琐,但她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新的旅程,也是一次新的挑战。
    临行前夜,林芷萱和田沁再次坐在办公室的阳台上,看着城市的灯火。夜风轻拂,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音乐声。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出发时的感觉吗?”田沁轻声问。
    林芷萱笑了笑:“当然记得,那时候我们只是两个怀揣梦想的女孩,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田沁轻轻握住她的手:“而我们的声音,也终于被听见了。”
    林芷萱看向她,眼神温柔:“是的,但我们还要走得更远。”
    她们并肩而坐,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在巴黎的小公寓里,在录音棚里,在办公室里,那个她们第一次说出“回声”这个名字的夜晚。
    那时候的她们,只是两个怀揣梦想的女孩。
    而现在,她们已经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让每一个声音,都被听见。
    她们知道,这只是开始。
    因为“回声”的声音,永远不会停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