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战开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战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清溪县前,双方数万大军看着方腊和刘镇再阵前交谈。
    刘镇见方腊死到临头,还有心思策反于他,于是也想跟方腊好好辩一辩。
    “方将军此言差矣。历朝历代的江山,都是以血流成河,尸骨成山换来的。
    大宋开国之初,亦不免如此。
    所以我才想避免这种事情再度发生。
    方将军口中尽是大道理,带领麾下兄弟们起兵造反,如今却将他们的性命白白葬送。
    即便是坐上了龙庭,难道就心安理得吗?
    方将军此举,是否是有些私欲过重了?”
    方腊喝道:“若如此说,刘将军你不也一样吗?
    你手下的军士们都是关西子弟,你的同乡同袍。
    但你却为了升官发财,将手下的军士们视为工具。
    他们有了伤亡,你是否会心疼?”
    刘镇反驳道:“我们两个怎能一样?
    刘镇奉圣命前来讨贼,顺天应人,护国安邦。
    弟兄们秉承忠义,为国而死,个个死得其所。”
    方腊大笑:“好一个护国安邦,顺天应人。
    大宋朝廷腐败无能,大宋皇帝昏庸荒诞。
    你保护他们,不是让他们更好的加害百姓吗?
    还有脸谈什么护国安邦。
    大宋天下之所以大乱,就是因他们而起。
    可笑刘将军自诩忠义,却去给那些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当了看门犬。
    真是可惜啊!
    现如今大宋江山气数已尽,刘将军身为人杰,更应该审时度势,莫要错失良机。
    推翻大宋,建立一个更加爱护百姓的新朝,不是也能青史留名,永垂不朽吗?
    将军就算不答应,也没关系。
    天下何止只有一个方腊?”
    刘镇闻言,顿时没了话语:“休要在阵前妖言惑众,官就是官,贼就是贼。
    天下有多少贼,我便杀多少。”
    方腊见刘镇如此,也知道他已经没话好说了。
    今天这场口头之争,算是方腊获胜。
    但是辩论赢了,可不代表打仗就能赢。
    方杰率先出阵,到阵前挑战。
    “宋兵阵上哪个敢来与我决战?”
    刘镇问道:“哪个去斩此贼?”
    黄迪拍马上前,挺起长枪,直取方杰。
    两人交锋一处。
    这方杰不愧是江南第一猛将。
    一身武艺出神入化,方天画戟使得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
    黄迪刚刚与方杰对招五十回合便渐渐不支。
    刘镇看了,心里有些慌。
    他这次过来,军中诸将都是统兵型的将领。
    武艺虽然都不弱,却算不上顶尖。
    唯一一个绝顶高手就是他自己。
    倒是还有一个高手,不过此人不一定会愿意出阵单挑。
    未免尴尬,刘镇还是决定不开口。
    黄迪明显不是方杰的对手,王涣也不在此处,难道让他自己亲自上场和方杰单挑吗?
    阵上,方杰奋起十二分力气,直打的黄迪节节败退。
    黄迪终于顶不住了,连忙扯开距离往后退。
    方杰再叫道:“宋兵阵上还有好汉,出来与我厮杀。”
    刘镇握了握手里的大刀,方才他看了看方杰的本事。
    年纪轻轻就能将方天画戟使到这种程度,确实是一个练武奇才,若是再给他十几年时间沉淀钻研。
    说不定也能成为一个绝世高手。
    方杰的资本是年轻,输也输在年轻。
    现在的方杰还远不是刘镇的对手,据刘镇自己估计。
    他要拿下方杰,最多在七十回合以内。
    不过刘镇并不是个喜欢阵前斗将的人。
    这种行为风险过大,虽然收益也一样大。
    但他就是不喜欢做风险高的事情。
    南军见宋军没人敢应战,自是士气大振。
    西军却丝毫不受影响。
    他们跟西夏打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斗将的习惯。
    所以现在主将不再派人出战,他们也不会觉得是主将怕了。
    刘镇发下命令,全军列阵,准备推进。
    号旗闪动,各军准备进攻。
    另一边的方腊也想趁着斗将胜利,士气正高的时候跟宋军对阵。
    方杰跟贺从龙各自率领一部分御林军兵马,邓元觉和厉天闰带领从乌龙岭撤回来的南军。
    清溪县只留下了很少一部分兵力守备。
    将近五万兵马出城列阵,和刘镇手下的三万兵马在清溪县前的狭窄地形上展开决战。
    清溪县在半岛之上,链接陆地的一边也有很多起起伏伏的山地。
    能用来作战的平地很小。
    双方八万人马站在其上,几乎把这面积不大的平地给占满了。
    宋军摆下了自己最擅长的防御阵型,等待南军来攻。
    刘镇立马中军,且看前方南军组成的军阵。
    那阵型还算是严谨,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
    阵型大致和宋军一样,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
    南军诸将率领兵马上前,距离一到,宋军前方的弩手和后方的弓手便同时开弓。
    只听“嗖嗖嗖!”一阵令人心惊的声音响起。
    数不清的羽箭飞向南军。
    南军也装备有盾牌和重甲。
    可是武装程度却远远没有齐军与宋军那样高。
    方腊手下的兵马多而不精。
    就算是负责守护清溪县的御林军,其披甲率也不超过七成。
    其中四成是皮甲纸甲,三成是铁甲。
    这些铁甲里面还有不少是从陆阳手里淘换来的宋军甲胄。
    年久失修,有的还有破损。
    大部分都是半身铁甲。
    陆阳当初跟其他三家交换的时候,也不会拿最好的铠甲跟他们交换,换出去的都是些没人用的压箱底货。
    可就算如此,三家也不得不同意。
    就算甲胄破了些,也总比没有强。
    披甲率低的问题,平时当然显不出来,但当他们面对宋军精锐的时候就会十分难受。
    对面的宋军有三万人,
    光弓弩就有超过两万张。
    一时间箭雨覆盖,整个南军的前军都没有能落脚的地方。
    全部被羽箭插满。
    一阵箭雨射过去,南军顿时人仰马翻。
    前军的阵型开始混乱。
    宋军临阵之前,最少要射三轮。
    这才第一轮南军就有些顶不住了。
    方腊也没见过如此厉害的宋军。
    娄敏中道:“宋军弓弩犀利,若要取胜,须得尽快冲击宋军阵型,将形式拉入混战,才可避免宋军的弓弩压制。”
    方腊连连称是,命大军快速推进。
    前方的宋军弩手并没有乱动。
    却见刘镇将弩手分成了三排,最前面的是西军之中射术最为精湛的弩手。
    六十步以内可以十发九中。
    他们后方站着两个辅助上弩的军士,一个人半蹲,另一个人坐在地上。
    两人也都是弩兵,只是射术不如第一排的军士精湛而已。
    第一排的军士将弩箭射出以后,把空弩往后放传递。
    半蹲的军士接到以后,再把手中装好箭的弩从另一边递到前方。
    前方的军士接住以后,只要听军官的齐射命令,便可以随时放箭。
    第二个半蹲的军士则会将接到手的空弩传递给第三个坐在地上的人。
    再从坐着的军士手中接过已经张好的弩,上好弩箭,准备跟最前排的人交替。
    这个人一般也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弩兵。
    有一定准头,但不如第一排的军士。
    于是就在第二排作为辅助,第一排的军士倒下以后则作为替补,补到第一排。
    而第三排的军士则专门负责张弩。
    干这种活的一般是刚刚入列的新兵。
    力气够大,但是准头不足。
    他们会坐在地上,将踏板放在脚底,奋起全身力气,将弩拉开。
    主要作用就是节省前面两排弩兵的体力。
    让他们可以精确瞄准,并提升射速。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上好箭的弓弩在阵中传递,会不会有走火的风险。
    其实宋军用的硬弩,弩机十分的沉重。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力气不够大的人,硬扣扳机都扣不动。
    基本不存在走火的可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