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京城破前后朝野百态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南京城破前后朝野百态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南京城破前后朝野百态。
    正史载,1645年农历4月25日,清兵一日攻破扬州,史可法战死,清兵屠城十日,八十万百姓死难。
    随后,清兵渡过长江,攻克镇江,兵锋直指南京,朱由崧假作抵抗状,当夜,携皇后、太子弃城西逃,沿途州府拒不开城门。
    马士英遣家将开路,携子南逃杭州,不久失踪(史无载)。
    大明弘光朝群臣在礼部尚书钱谦益领头下,献城降清。
    清军兵不血刃占领南京城,改名江宁城,意为江南安宁(侮辱朱元璋,洪武帝攻破元大都后,改大都为北平,意为北方平定,靖难后,朱棣迁都北平,改为北京)。
    东林党大部降清。
    朱由崧辗转到太平府总兵黄得功部处,清兵追至,黄得功捍勇,力战不降致死,其部将田雄、马得功挟朱由崧投降清军,被俘入南京城时,朱皇帝以油扇遮面,羞于见人,并问左右同被俘的明室宗亲道:马士英呢,马士英为何不来救朕。后朱由崧被押往北京与一众明朝宗亲王室一同处死。
    清豫亲王占领南京后,颁布‘剃发易服令’,号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令为:
    官从吏不从;
    男从女不从(女人可着汉服);
    生从死不从(生时剃发,死后入棺前可解辨);
    僧道尼不从。
    正是:
    一纸剃发令,天下震动,汉人高呼: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发人。
    有诗曰:
    剃发令朝下,相顾为发悲。
    三吴同时沸,义士血沾泪。
    江阴八十一日护发抗清,全城举义,斩杀清兵七万五千人于江阴城下,举城战死,无一人投降。
    有对联赞传: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南京城破后,为大明殉节者有:
    钦天监挈壶官陈于阶慨然自缢。
    刑部尚书高倬仰药身亡。
    户部郎中刘成治自杀之前,索笔题壁:“钟山之气。赫赫洋洋;归于帝侧,保此冠裳。”从容赴死。
    国子监生吴可箕遥望清军如流入城,自投鸡鸣山关帝庙缢死。
    中书舍人陈爊及和他的举人儿子陈伯俞闭门自尽。
    户部主事吴嘉胤长衣博带,衣襟飘飘,谒孝陵、登雨花台。自绝于宋杨忠襄墓松树下。
    国子生王赞明亲自到相山挖掘自己的墓穴,穴成,徐徐起身,与亲友作别,说:“此地当往来之冲,吾不死于家而死于此,使过而见者有动心焉!天下事未可知也!”
    中书龚廷祥整肃衣冠,别文庙;登武定桥,睹秦淮河而哭:“大丈夫当洁白光明,置身天壤;勿泛若水中凫。与波上下。”慷慨投水死。
    甚至秦淮河百川桥下行乞的一个不知名乞儿,也悲愤于国亡,投河自杀(方菱取材于此,兄,方法,明末抗清义士,史载资料不多,事迹纯杜撰)。
    主事黄端伯听说清军入城,端坐府门,巍然不动。清军统帅多铎派人前来劝降,黄端伯将来人赶走,提笔在自己家门书一行大字:“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
    多铎因此大赞:“南来硬汉,仅见此人。”
    黄端伯被清军处斩之日。出通济门,到了水草庵,整肃冠履,昂首引颈受刃,说:“愿毕命于此!”从容就死的神态让行刑的刽子手心惊得手颤刀坠,观者千百人。皆持香哭拜。
    被囚禁在北京的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左懋第听说南京朝廷已经被灭,与随员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壬廷翰,守备刘统五人一同向多尔衮求死。
    临刑前,左懋第问五人:“你们后悔吗?”
    五人答:“求仁得仁,有什么好后悔的!”
    于是,六人再向南拜,说:“臣等事大明之心尽矣!”一同端坐慷慨受刑。
    南京初陷,马士英议立潞王朱常淓监国,而等潞王降清、杭州失守,已经赋闲在家的名臣刘宗周推案大哭说:“刘宗周殉国的时候到了!”卧床绝食,滴水粒米不进,生生饿死。
    与刘武周相同,相国高弘图听说弘光朝覆灭,悲愤绝食九日,于会稽城外竹林中的一座破庙里辞世。
    兵部侍郎祁彪佳自沉于梅墅寓园别业梅花阁前水池中。有遗书留几上,其绝命词有云:“图功为其难,洁身为其易。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含笑入九原,浩然留天地。”
    ……难书尽……
    明朝勋贵降清者有:
    魏国公徐文爵,开国功臣徐达之后,南京降清。
    定国公徐允祯,徐达次子之后,北京降顺。
    成国公朱纯臣,开国功臣朱能之后,北京降清。
    保国公张国弼,南京降清。
    安远侯柳祚昌,南京降清。
    隆平侯张拱日,南京降清。
    抚宁侯朱国弼,南京降清。
    永昌侯徐宏爵,南京降清。
    定远侯邓文囿,南京降清。
    怀宁侯孙维城,南京降清。
    淮侯李祖述,南京降清。
    项城伯常应俊,南京降清。
    大兴伯邹存义,南京降清。
    洛中伯黄九鼎,南京降清。
    驸马都尉齐赞元,南京降清。
    临淮侯李弘济,开国功臣李文忠之后,南京降清。
    灵璧侯汤国祚,开国功臣汤和之后,南京降清。
    诚意伯刘孔昭,开国功臣刘伯温之后,或降或死,史无载。
    忻城伯赵之龙,靖难功臣赵彝之后,南京降清(最为积极)。
    成安伯郭祚永,靖难功臣郭亮之后,南京降清。
    南和伯方一万,明代宗封其祖方瑛,南京降清。
    东宁伯焦梦熊,(焦礼之后,蒙古人,镇守宁远,军功封爵),南京降清。
    宁晋伯刘光溥,军功封爵刘聚之后,又名刘允极,南京积极降清。
    ……
    以上仅为一小部分。
    有传言称,南京勋贵尽数降清(存疑,但不底于九成),北京勋贵死者达七成。
    江南士子:
    文坛重地,由江南十七个书社组成,共称‘复社’,东林党粉丝,南京城破不久,复社领袖吴伟业,侯方域(李香君情|人)降清出仕。
    ……
    当然,以上皆为正史(笔者所能查到的),不是此小说内容。(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