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晶圆,这个是芯片制造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现在这个时期的晶圆尺寸有一寸,三寸,四寸等等规格。
后面主流就是六寸,8寸,12寸,李松拿到内地的是4英寸的晶圆制造技术。
英特尔在1975年建立了4寸生产线,所以拿到内地根本就不落后。
历史上要在88年才搞出了4寸生产线。
晶圆的制造,切割等等工序,也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慢慢发展起来的。
国内其实在70年代就想引进晶圆生产,芯片生产技术。
但是一直被国外封锁,后来本身要引进东芝的技术以及生产线,不过恰好李松这边拿出了4寸的技术,所以内地就没继续引进。
其实技术上的东西,有些东西一点就透,国内的相关研究院拿到技术之后,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建设了。
李松还知道的是,国内在后面一段时间,总共建设了33家晶圆厂。
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形成规模产能,或者商业产能。
这其实也就凸显了这个时候很多人盲目的大干快上,使劲的花钱。
而且不止半导体这一个项目,其他各行各业也是一样,钱不够怎么办,印钞呗?
所以某些人就开了一个坏头,印钞的直接结果大家都知道,国内没有那么多值钱的东西,那么就会导致钱贬值。
后来虽然叫停了一些东西,但是有些课口子开了就开了,堵不上了。
“马先生,我觉得国内在晶圆厂的建设方面要稳重一些。”
“包括其他厂,不要扎堆建设过多的同类型的产业,毕竟我们国内的居民收入还不是很高。”李松想到这里没,开口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李松在进行家电企业,摩托车企业,舷外机生产等技术授权的时候会限制数量。
因为不限制的话,信不信同样的企业遍地开花。
看到什么东西好卖,大家都一起上。
当然大部分的企业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也架不住一些人就想在里面获利。
“毕竟钱容易花出去,但是不容易赚回来,划拨一笔资金很容易。”李松知道上面的某个人就会在今年退下去。
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有很多情况是当时预料不到的。
比如在项目开始的时候,一年只是需要投资一百多亿,那么就要印一百多亿钞票。
但是这一百多亿钞票印出来之后,会造成通货膨胀。
又会间接的让项目的资金投入再次增加。
那么是不是又要印钞票。
然后又会造成通货膨胀!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八十年代很多项目都被砍掉的原因。
因为国家财政没办法支撑那么多项目。
如果任由这些项目发展下去,那么就要不断的投入,就要不断的印钱!
然后造成通货膨胀,导致项目投入更大。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这可比个人信用卡倒卡严重多了!
最后只会让百姓手里面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我有个建议,那就是多搞一些基础工程,电力,铁路,港口,公路等等。”这些基础设施能够大大提升生产力。
拉动国内的经济。
“这些东西初期看起来投入大,但是一旦建好了,那么就能受益很多年。”李松又继续说道。
“这些项目我也可以投资!”李松之所以有这个提议。
就是因为这些基础设施,不会像现在有些项目会亏钱。
看到别人场子生产红红火火,大家一拥而上。
然后大搞重复建设,大搞重复生产,最后一地鸡毛。
当然大搞基础建设也是李松从后续国家的发展中得来的!
就像修路,需要用到水泥,用到人工,用到工程机械,而且路修好了还能收费。
一条路怎么样也要用十几二十年!
总比投资到一些厂子,然后厂长这些在里面吃的满嘴流油,然后还把厂子搞垮了,把工人搞下岗了,最后还把工厂搞成自己的。
当然在这个时代把工厂搞成自己的,后面大部分没有好下场。
别看后面一段时间,这些人用各种方法瓜分国家财产。
这些都是有手续的,而且人都是有记忆。
有人就好奇了,为什么没人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为对于大的宏观层面来说,这些场子就是不被私人弄去发展,也会烂在那里。
还不如让这些人拿去看看他们能干出什么成果。
这个就叫肉烂了,在锅里面。
所以后面有些人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时候,一下就被查了。
“我会转达李先生的意思。”马胜利点点头,把李松的话记下来了。
马胜利还有些没说,某些人看到李松出口摩托车赚钱,有些人也想出口摩托车赚钱。
但是宝马摩托车的技术授权并未授权出口,所以某些人还想着吃大锅饭一样。
当然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李松做出的贡献有多大。
上级部门问都没问李松出口摩托车的事情,因为宝马摩托车的产能没有继续扩建。
出口的摩托车现在大半都是从其他几家摩托车企业贴牌生产的。
所以上级部门也就不开这个口了。
李松不放开摩托车出口,主要是避免内部竞争。
如果放开出口的话,别的厂子有很多办法变相降价,到时候自己要是真的做什么,说不定会闹出一大堆麻烦事情。
所以干脆就不授权出口,自己找他们贴牌生产都可以,当然贴牌生产的厂家会有宝马摩托车厂的人员把关。
这些厂子在国内卖什么样的摩托车自己不管,但是出口必须达到要求的质量。
当然李松也算厚道,不但账期短,而且是外汇。
“晶圆厂的建设,技术如果,或者资金入股都可以,这个上级部门怎么方便怎么来。”李松开口说道。
晶圆厂的数量肯定不少,因为等到芯片出来,需求量很大,不过初期建设第一家不着急,等第一家建设成功了,自己再提。
“另外光刻机这一块也是一样的,我手里有不少资金。”李松又说道。
光刻机这个李松想着投资就可以了,因为光刻机可以说是神器,越是到后面,需要的技术,需要配套的厂家就越多。
因为光刻机上面的每一项都是行业里面最顶尖的。
激光,光学材料,控制,电击,轴承等等的。
这个真的就是全工业体系下才能搞出来的,而且光刻机厂也不需要那么多,有一家就足够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这个光刻机工厂,后续亏本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西方不可能放弃他们的技术,也不可能使用内地的光刻机。
虽然说西方那边资本掌控国家,但是这些资本家也知道关系到一些核心命脉的东西,还是比较慎重的。
而且一旦碰触到西方资本家的核心技术,那么西方资本家会让他们国家做出一些很离谱的决定。
资本是独立的不假,但是资本也知道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终究会被别人宰割。
不管是从技术,配套产业,光刻机合资是最好的选择。
马胜利自然听出了李松的言外之意。
也知道了李松的想法,因为李松后面一句说手里有足够的资金,这就证明了李松想要合资。
“另外晶圆厂还有光刻机建设的时候,我的电子研究所的里面有两个部门也想参与进去。”
“另外后续我们还可以提供更先进的技术,五寸,六寸,八寸。”李松又说道。
“我会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同时也谢谢李先生。”
“李先生,这些面包车不知道能不能够出厂了。”
“价格方面该怎么订?”马胜利现在关心的是这些面包车的价格。
“1.2L五座3万!”
“1.5L六座4万,九座6万!”李松早就综合考虑过了。
现在国内还没有进口面包车,但是国内有进口轿车,丛飞雄那边进口的拉达轿车,基本上就是三万。
这一阶段国内的工业产品价格就是高。
历史上八四年进口的丰田海狮面包车,价格从十万到几十万不等!
还有桑塔纳,卖十八万。
那个时候桑塔纳卖十八万,那个时候人工工资才多少,要干几百年才能买上一辆桑塔纳。
所以你松开的这个价格根本不离谱,可以说比较便宜了。
主要还是国内的物资供应的原因!
现在国内没有后面那么发达的交通网络。
现在路上跑的卡车载重量最多也就二三十吨。
另外还有材料方面也是比较紧缺,而且还存在计划内计划外两种价格。
所以李松又补充了一句:“计划内的价格可以再便宜一些,而且一些相关的兄弟单位可以优先拿车!”
创业这个东西就要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来进行不同的改变!
李松所说的兄弟单位当然就是给工厂提供材料的工厂!
比如钢铁厂,比如铝厂,还有运输钢铁铝的铁路部门。
这些兄弟单位难道不想用车?
肯定不是的,所以这些兄弟单位就可以优先拿车!
而且还要给兄弟单位便宜一些!
虽然说李松不这样做,这些厂也不会停了李松的材料供应毕竟李松这边出口。
但是上级命令是上级命令,下面执行又是一回事!
“好!”马胜利也正想说这个事情,因为科委也有兄弟单位!
“面包车的技术授权可以谈了!”
“宝马汽车厂的生产线不会增加,不过汽车厂要考虑几个原因,首先就是物流运输,另外就是材料供应,尽可能的不要南方的车运到北方去卖!”
“国内暂时授权十家以内!”李松又给面包车技术授权限制了一个数量。
“好!”
“上级部门早就在做相关的调研了,不过粤省这边李先生准备授权吗?”马胜利问这话的意思就是要不要在本省授权车辆生产。
“宝马汽车厂的面包车以后大概率走出口。”
“而且就是国内销售也没关系,反正国内商品慢慢的也要市场化!”
“所以这个就看上级部门的决定。”李松对这个倒是不在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