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97章 圣人的特殊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97章 圣人的特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97章圣人的特殊(第1/2页)
    菩提执杯的手指微微一僵,那双看透万古的眼眸中,再起波澜。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院中的清风都停歇了,只余下远处云海翻腾的虚无声响。
    他紧锁的眉头,泄露了内心的挣扎。
    “道兄这个问题......倒真是问住贫僧了。”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透着一股自己也无法解释的困惑。
    “贫僧自己也时常在想,当初究竟是动了何念,竟会允他入门。或许......或许真的是贫僧修行未到家,心中存了挂碍罢。”
    他的目光投向那棵亭亭如盖的菩提树,眼神变得悠远起来。
    “那日,陆凡跪在洞外,求仙问道,那份执拗,那份百折不回的劲头,让贫僧恍惚间,看到了五百年前初上山的悟空。”
    “一样的孑然一身,一样的眼中藏着不驯的火。”
    “贫僧一时心软,动了惜才之念。想着悟空的路已是定数,无法更改,或许,贫僧能在这一个弟子身上,弥补些许当年的遗憾。”
    “我教他道法,却不传他那七十二变与筋斗云,只盼他能修个长生,安稳度日,莫要重蹈覆辙。”
    “谁能料到,造化弄人,他终究还是走上了一条更为凶险的道路。”
    他摇了摇头,脸上是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
    “说到底,是贫僧的私心作祟。”
    “见了相似之人,便动了凡俗的补偿之念,以为能凭一己之力扭转什么。”
    “如今看来,不过是自欺欺人,反将他也拖入了这因果泥潭。”
    “终是修行不足,妄动尘心了。”
    元始天尊听罢,面上却浮起一抹冷笑。
    “道友,你我相识多少个元会了,自鸿蒙初判就在紫霄宫认识的,在我面前,何必说这些哄三岁小儿的话?”
    “可莫要拿贫道当成你座下那些蒙童。”
    元始天尊的身子坐得笔直,周身那股属于圣人的威仪,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压得四周的草木都低垂了头。
    面对这毫不留情的诘问,菩提脸上的那一抹无奈与疲惫,悄然敛去。
    他反倒笑了。
    那笑意澄澈,却也疏离,像天边的云,水中的月,看得见,摸不着。
    方才的困惑与挣扎荡然无存,反而露出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
    “道兄心中既早有答案,又何必来问贫僧,自讨没趣呢?”
    他将茶杯斟满,不带烟火气。
    元始天尊双目微眯,凝视着他:“贫道只想听一句实话。”
    “实话?”菩提重复了一遍,轻笑一声,“实话就是,你我所见,皆非全貌。”
    元始天尊冷哼道:“那贫道便直说了。你收他之前,当真不知他是杨蛟转世?”
    “当真不知他与我阐教、与那截教的因果?”
    “更不知晓,他曾在春秋之时,追随兄长,于人间留下过那般浓重的一笔?”
    菩提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道兄既知晓得这般清楚,想必也记得,贫僧收他之时,他魂魄不全,前尘尽忘,与一张白纸无异。”
    “贫僧看到的,只是一个叫陆凡的凡人罢了。”
    他笑了笑,抬眼看向元始天尊,目光平静如水。
    “圣人亦有不能算尽之事。”
    “未来如恒河之沙,变数无穷,我能看到的,也不过是其中一条较为清晰的流向而已。”
    这话看似是回答,实则什么都没有承认。
    元始天尊正要继续追问,却听菩提话锋一转,悠悠说道:
    “贫僧倒是想反问一句道兄。”
    “昔年,他叩你玉虚宫山门,你为何拒之门外?”
    元始天尊的表情凝固了。
    “以道兄之能,难道那时就算不出他的根脚,算不出他身负的因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7章圣人的特殊(第2/2页)
    “若是算出来了,当年将他推开,今日又为何要逆转光阴,回到过去,与灵宝天尊争抢一个徒儿?”
    “道兄,你我都是局中人,又何必相互试探呢?”
    院中一时静了下来,只听得见远处山涧的流水声,还有风过菩提树叶的沙沙轻响。
    两个圣人相对而坐,谁也不再言语,只各自端着茶杯,悠然品茗。
    那茶水的热气氤氲而上,模糊了彼此的面容,也隔开了一场可能愈演愈烈的机锋。
    过了许久,元始天尊忽然笑了起来,将院中的沉寂冲淡了。
    他将那玉杯在指尖转了半圈,这才慢条斯理地开口:“道友此言,贫道却不敢苟同。何谓之争抢?”
    “这陆凡本就是我阐教门下,如今不过是拨乱反正,让他重归门墙罢了。”
    “至于三弟那里,不过是中途的一段尘缘,既是尘缘,便有尽时。”
    “贫道此举,是顺天应人,算不得抢。”
    菩提听了,也被他这番言辞逗笑了。
    他放下茶杯,抬眼看着元始天尊,眼中是纯粹的好奇:“既是如此,贫僧倒想问问,在道兄的玉虚宫内,你与通天道友那一场,究竟是哪位赢了?”
    须知圣人道场,非同小可。
    无论是元始天尊的昆仑山玉虚宫,亦或通天教主的金鳌岛碧游宫,乃至太上道祖的兜率宫,甚至道祖鸿钧的紫霄宫,皆是大道显化之地,内里自成一界,有无穷妙用。
    其中最要紧的一条,便是能够遮蔽天机。
    身处其中,言谈举止,斗法论道,皆不为外人所知。
    便是同为圣人,除非亲临,也无法推演观测到另一位圣人道场内发生的事情。
    是以,菩提有此一问。
    圣人,此二字所代表的,早已不是修为的境界,而是一种生命形态的根本跃迁。
    寻常生灵,纵是修成大罗金仙,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也仍是在岁月长河之中行舟之人。
    他们或许能凭借高深法力逆流而上,暂窥过去一角;或可顺流而下,推演未来一隅。
    但无论如何,他们始终身在其中,受光阴之水的冲刷,被因果的流向所束缚。
    而圣人,早已登临彼岸,立于河畔之上。
    过去,现在,未来,于他们而言,不再是一条单向流淌的长河。
    河水的源头在何处,中途有何等波澜,最终汇入何方,皆在其一念之间,一览无余。
    时光的逻辑,因果的顺序,对他们失去了意义。
    是以,此刻坐于菩提树下的元始天尊,与封神时同通天教主一战的元始天尊,并无先后之分。
    胜负的结果,对于此刻的他,并非一个尚待揭晓的悬念,而是一个早已存在的既定事实。
    他从“未来”而来,却又身处“过去”,这看似矛盾的景象,对圣人来说,不过平平而已。
    他可以同时是昆仑山玉虚宫中讲道的教主,是封神之役里布局天下的圣人,更是此刻与菩提品茶的道友。
    这些并非分身,也非化身,更不是什么过去之身或未来之身。
    它们都是元始天尊本身。
    他的意志与真灵,早已超越了单一时空的限制,可以同时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任意一个节点,甚至所有节点。
    其真身早已不存于任何单一的时空节点,而是遍存于所有时空。
    每一个,都是完整的元始天尊。
    这便是圣人与其他仙神最根本的区别。
    万劫不磨,沾因果而不染,皆因他们早已站在了因果链条的顶端,俯瞰着一切的发生与终结。
    简单来说。
    圣人看着还有点人样。
    但是实际上已经和其他的仙神不是一个物种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