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52章 我家的好东西全都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52章 我家的好东西全都给出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朱元璋脚步匆匆,他还没开口,马祖佑开口了,“姑父,你来做什么?”
    朱元璋大步上前,直接将马祖佑按在腿上轻轻打了两下屁股,“这是老子的家,老子怎么不能来?”
    朱雄英一骨碌爬起来,“爷爷,不打...
    大太监气喘吁吁地冲进武英殿,手中捧着一封急报,脸色凝重,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他一进门便跪地叩首,声音急促:“启禀陛下,福州急报,船队已抵港,然……然有异状!”
    殿中众人闻言,皆是一震。
    朱标率先起身,眉头紧蹙:“异状?什么异状?”
    那大太监抬头,声音低沉:“船队虽如期抵达,然……然有数艘战船破损严重,桅杆断裂,甲板上血迹斑斑。更有数名将士重伤,随船太医已尽力救治,然仍有三人不治身亡。”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凝重。
    马秀英面色一变,急声道:“不可能!我亲派亲信随船,怎会有此等事?”
    朱元璋沉声道:“继续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太监咽了口唾沫,继续道:“据随行副将奏报,船队在途经南海某岛时,遭遇不明海盗袭击。对方战船数十艘,装备精良,且战术娴熟,显然不是寻常海匪。虽船队奋力反击,击沉敌船十余艘,然亦有两艘战船被毁,伤亡数十人。”
    常遇春冷哼一声:“海盗?南洋海盗何时有这等战力?莫非是倭寇?”
    李文忠神色凝重,缓缓道:“倭寇虽常袭扰沿海,但多为小股,且战船多为渔船改装,难以组织如此规模之袭击。此事……恐怕另有隐情。”
    朱标沉思片刻,缓缓道:“我早有预料,此次出海,绝非风平浪静。南洋虽小国林立,但亦有强国暗中觊觎我大明之势。若真有势力欲阻我海贸之路,必不会善罢甘休。”
    马秀英怒道:“岂有此理!我大明船队乃奉旨出使,沿途皆有文牒,何人敢如此胆大包天,竟敢袭击使团?”
    朱元璋目光如炬,缓缓道:“此事,绝非偶然。朕早知海贸之利,亦知此利非我一家独享。南洋诸国,乃至西洋诸邦,皆有窥伺之心。此次袭击,恐怕只是开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低沉:“传旨,命福州方面严查此事,务必查明幕后主使。另,命水师加强沿海巡防,以防再有袭击。”
    朱标拱手道:“陛下英明。臣亦以为,此事需早做准备。海贸虽利,然亦有险。若欲长久经营,必先肃清海域,震慑宵小。”
    常遇春点头:“不错。若真有敌国暗中操控,单靠商船护航,恐难周全。臣建议,可派遣水师战船随行,必要时可护航,亦可威慑。”
    李文忠道:“然则若水师频繁出海,恐引人注目。不如以商船为主,辅以私兵,暗中设伏,待敌自投罗网。”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此事,朕交由太子与李贞共同商议,拟定章程。务必确保海贸之路畅通,亦不可授人以柄。”
    朱标拱手应命,心中却暗自思忖:此次袭击,虽未造成重大损失,但已暴露出海贸之路的脆弱。若欲真正掌控海上贸易,仅靠商船与护航,远远不够。必须建立一支真正属于大明的远洋舰队,方能护我商旅,扬我国威。
    就在此时,殷芳忽然开口,语气凝重:“姐夫,还有一事,恐怕与此次袭击有关。”
    众人皆望向她。
    殷芳缓缓展开手中奏章,道:“这是从琉球传来的密报。据称,琉球国王近来频繁接见一伙神秘商人,皆操异国口音,且携带大量金银与武器。更可疑的是,这些人曾多次向琉球国王询问我大明船队动向。”
    朱元璋眼神一冷:“异国商人?”
    殷芳点头:“据密探回报,这些人极有可能是来自西洋的佛朗机人。”
    “佛朗机?”朱标眉头一皱,“那不是葡萄牙人的别称?”
    殷芳点头:“正是。佛朗机人近年来在西洋崛起,航海技术先进,且极善经商。若他们已将目光投向南洋,恐怕……我大明将面临真正的海上对手。”
    朱元璋沉默片刻,缓缓道:“佛朗机……朕听闻其国在极西之地,与我大明相隔万里。他们何以远渡重洋,竟敢窥伺我大明之利?”
    朱标沉声道:“陛下,海贸之利,足以动人心。若佛朗机人已察觉南洋之富庶,必不会善罢甘休。此次袭击,或许正是他们的试探之举。”
    马秀英冷冷道:“若真是他们所为,那便是与我大明为敌。陛下,不如趁其立足未稳,一举剿灭。”
    常遇春却摇头:“不可轻举妄动。佛朗机人若真有战船与火器,贸然出击,恐有损我军威。”
    李文忠道:“臣以为,当先查明其动向,再做定夺。若其真有敌意,我大明亦当以雷霆之势,震慑四方。”
    朱元璋缓缓点头,目光深沉:“此事,朕已有计较。传旨,命李贞与朱标,即刻着手筹建一支远洋舰队,专司海贸护航与对外征战。另,命密探继续查探佛朗机人动向,务必掌握其底细。”
    众人齐声应命。
    朱标心中一震:远洋舰队,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构想。如今,终于有机会实现。
    他望向窗外,心中已有蓝图:大明的舰队,将不再只是护航商船的工具,而是一支真正的海上力量,一支能横跨大洋、守护大明利益的铁甲之师。
    海上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朱标领命之后,心中已有计较。他与李贞商议之后,决定先从福州调集经验丰富的水师将领,再从沿海招募熟悉洋流与航线的海商,共同组建一支以战船为主、商船为辅的远洋舰队。这支舰队不仅要负责护航商船,更要具备远征与威慑的能力。
    与此同时,朱标命人将此次袭击的详细情报整理成册,亲自呈递给朱元璋。他在奏章中写道:“此次袭击,虽未造成重大损失,然其背后之敌,实为大明海上霸权之劲敌。佛朗机人航海之术精妙,火器犀利,若任其发展,恐将威胁我大明在南洋之利益。臣以为,当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加快海军建设,强化海防,同时派遣密使前往西洋,探明佛朗机国之虚实。”
    朱元璋阅后,沉思良久,最终在奏章上朱笔批复:“可。”
    得到皇帝的许可后,朱标立即着手筹备。他首先前往福州,亲自巡视水师基地,召集各营将领商议海军建设之事。他提出,大明水师虽有战船,但多为内河与近海作战所用,难以适应远洋航行。因此,必须建造更大、更坚固、更适合远洋航行的战舰。
    他命人从福建、广东等地调集最好的造船工匠,仿照郑和宝船的样式,设计新型战舰。同时,他从军械库中调拨大量火铳、火炮,装备新舰,以增强火力。
    李贞则负责招募水手与海商。他深知,真正的海上霸权,不仅需要强大的战舰,更需要经验丰富的水手与精通航海的将领。因此,他下令从沿海卫所中挑选熟悉洋流、风向、潮汐的水师老兵,并从民间招募精通航海的海商,组成一支专业化的远洋舰队。
    与此同时,朱标还命人派遣密使,秘密前往琉球、暹罗、满剌加等地,调查佛朗机人的动向。他深知,若要真正掌握海上霸权,必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数月之后,远洋舰队初具规模。朱标亲自登上旗舰“龙威号”,率领舰队出海试航。此行,他们将沿郑和旧航线,穿越南海,进入印度洋,最终抵达满剌加,与当地国王会面,商讨贸易与防御事宜。
    舰队出发当日,福州码头上人声鼎沸,百姓纷纷前来送行。朱标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陆地,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航行,更是一次对大明海上霸权的宣示。
    航行途中,舰队遭遇数次风暴,但凭借精湛的航海技术与坚固的战舰,他们一一化解危机。抵达满剌加后,朱标与国王会面,提出建立联合贸易港口,并共同抵御佛朗机人的侵扰。满剌加国王对大明的军力与诚意深感敬佩,欣然同意。
    在满剌加停留期间,朱标还派人前往印度洋沿岸各国,如锡兰、忽鲁谟斯等地,探查佛朗机人的活动情况。他发现,佛朗机人已在多个港口设立据点,并试图与当地国王建立同盟,以对抗大明的海上势力。
    朱标意识到,大明若想真正掌控海上贸易,必须采取更主动的战略。他决定在满剌加设立大明的海外贸易站,并派遣水师驻守,以确保航线安全。同时,他命人将佛朗机人的动向详细记录,带回京城,供皇帝参考。
    数月后,舰队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朱标将此次航行的见闻与战略建议整理成奏章,呈递给朱元璋。他在奏章中写道:“臣此次出海,深感大明之海上霸权,非一朝一夕可成。然若能持续经营,强化海军建设,联合南洋诸国,必能震慑佛朗机,稳固大明之海上地位。”
    朱元璋览奏后,龙颜大悦。他召见朱标,亲自嘉奖,并赐予他一枚象征海上统帅权的“龙纹金印”,命他全权负责大明的海上事务。
    自此,大明的远洋舰队正式成立,成为维护海上贸易、抵御外敌的重要力量。而朱标,也被后世誉为“大明第一国舅”,成为大明海上霸权的奠基者之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