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林厂长努力平复内心的巨震,语气急切地追问:“黄同志,郑老他……他老人家身体要紧吗?”
黄建军回答道:“首长已无大碍,正在静养。我这次奉命前来,正是替首长感谢贵厂的李复兴同志。”
说话间,他拿出了另一件物品——一面折叠整齐的锦旗。
林厂长小心翼翼地接过,展开一看,只见金色的丝线绣着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救命之恩,铭记于心”。
他的手不禁有些发颤,神情也随之肃穆起来。
他比谁都清楚,这面锦旗的重量,以及它将给整个轧钢厂带来的深远影响。
送走了黄建军,林厂长踱步回到办公桌后,目光落在那封信上。
郑老亲笔书写的字迹,每一个都透着不凡的分量。
这不仅仅是对李复兴的嘉奖,更是一道必须执行的晋升令。
林厂长立刻意识到,这件事操作好了,将是轧钢厂一次绝佳的宣传机会,足以让厂子的声望再上一个台阶。
主意已定,他拿起内线电话,语气果断地对秘书说:“让宣传科长马上过来。”
没一会儿,宣传科长就一路小跑着赶到了,额头上还带着一层薄汗。
看到林厂长严肃的表情,宣传科长心里直犯嘀咕,他小心翼翼地开口:“厂长,您找我?”
林厂长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将那封信推到他面前,沉声说:“这件事,你亲自去办,务必要办得人尽皆知。”
宣传科长接过信,视线扫过信纸,当看到“李复兴”的名字时,他心里一动。
信的内容让他颇为震惊,而落款处那个人物,更是他这个级别接触不到的。
他很聪明地压下了满腹的好奇,郑重地点头:“厂长您放心,我保证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宣传科长拿着信,脚下生风地回到科里,第一时间把广播站的骨干广播员叫了过来。
他将信递过去,神情肃穆地交代:“这封信的分量非同小可,待会儿全厂广播,你务必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把信里的感情给我读出来,让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地传到所有人的耳朵里。”
广播员飞快地看了一遍,眼中同样闪过一丝惊诧,他立刻挺直了腰板,响亮地回答:“科长,保证完成任务!”
广播员拿着信稿走进了广播室,在话筒前坐定,做了几次深呼吸来平复心情。
随着播音键被按下,一个沉稳又有力的声音通过遍布全厂的喇叭响彻云霄:
“致轧钢厂全体同仁的一封信。在此,我谨代表个人,向贵厂的李复兴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
这突如其来的广播,让嘈杂的厂区渐渐安静了下来。
工人们纷纷停下手里的工作,好奇地侧耳倾听,想知道是哪位先进人物得到了如此高级别的表扬。
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弱了下去,工人们不自觉地向广播喇叭下聚集。
一位正拧着扳手的老师傅,停下了动作,摘下沾满油污的手套,把耳朵凑得更近了些。
他脸上满是惊奇,忍不住嘀咕道:“我的天,李复兴这小子平时不声不响的,居然干出这么了不起的事儿!”
旁边一个年轻工人更是激动地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李哥这回可成咱们厂的大英雄了!我以后可得好好向他学习!”
工友们纷纷点头称是,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时间,对李复兴的赞叹和议论声在车间里传开了。
一些年轻工人的心思也活络起来,暗自琢磨着自己是否也该多出去走动走动,万一也碰上类似的机遇,那下一次全厂通报表扬的主人公,兴许就轮到自己了。
高音喇叭里的声音庄重而清晰:“在那个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李复兴同志恰在现场。他未曾有片刻迟疑,果断上前,以其沉着冷静的头脑与迅捷有效的行动,为我争取了宝贵的生机……”
工人们听得入了迷,脑海中不自觉地勾勒出那幅既惊险又温暖的画面。
行政办公室里,几个女职员正埋首于成堆的文件中。
广播响起后,一位戴眼镜的女职员放下了笔,目光中透出钦佩:“李复兴在厂里向来热心,真没想到,这次竟是救了人命的大事,真是了不起。”
旁边梳着马尾辫的同事立刻接话:“可不是嘛!这事必须得大力宣扬,让全厂上下都看看,咱们厂里有这样品格高尚的榜样。”
周围的同事们也纷纷点头称是。
广播里,激昂的声音还在继续:“他不仅以专业的急救常识,制止了警卫人员不当的移动方式,避免了我的病情恶化,更从自己身上掏出救命的速效救心丸让我服下,终使我化险为夷……”
此刻,事件的主人公李复兴尚未到岗。
若是他本人听到这番盛赞,恐怕脸颊早已羞得通红,因为在他自己看来,他远没有信中描述得那般完美。
采购科的办公室里,气氛早已被广播点燃,彻底沸腾了。
同在采购科的李大伟,尽管被表扬的不是自己,但那可是他叔,这份荣耀让他与有荣焉,说出去脸上都增光添彩。
采购科的其他人,虽然感谢信与自己无关,但能和李复兴这样的人物同在一个科室,也感到无比自豪。
广播仍在继续:“在整个施救过程中,李复兴同志所展现出的,是超乎寻常的勇气、智慧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同事们侧耳倾听,对李复兴的敬意在心中不断加深。
随着广播的播送,这封感谢信的内容传遍了轧钢厂的每个角落,不仅让李复兴成了众人景仰的英雄,更在全厂职工心中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许多人都在心里默默立誓,要向李复兴看齐,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轧钢厂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而对林厂长而言,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仅仅是个开端。
他已开始在脑中构思,要如何将这一事件的积极影响推向新的高度,借此机会擦亮轧钢厂在整个行业内的金字招牌。
他坚信,以李复兴的事迹为契机,轧钢厂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