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票据是几十年前的建材购买凭证,数额不大,但开票单位模糊不清。
那份协议草案更是简陋,似乎是关于那笔维修资金的使用分配,有几个潦草的签名和一个模糊不清的公章印迹。
林逸拿出放大镜,仔细辨认那个公章。
年代久远,印油扩散,只能勉强看出最外圈有“XX市XX区”的字样,中间的单位名称完全无法识别。
他皱起眉头,感觉这个公章格式似乎有些特别,不像是一般的政府部门或街道办。
他想起周工给他的那些资料里,好像有一份关于老旧公章备案记录的文件。
他立刻从文件柜里翻找起来。
经过一番搜寻,他终于找到了那份发黄的记录册,是多年前区里对各街道、集体企业公章样式的一次登记备案。
林逸深吸一口气,拿起放大镜,对照着票据上的模糊印迹,在记录册上一页页仔细比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办公室内只剩下他翻动纸页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呼吸声。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页上。
记录册上的一个公章样式,外圈字样与模糊印迹高度吻合...
而中间的单位名称是“昭宁市第二建筑工程队”。
第二建筑工程队?林逸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迅速在周工的资料里继续翻找与这个工程队相关的信息。
终于,在一份关于八十年代区属企业改制的简报中,他找到了寥寥数语的记载:
第二建筑工程队,于1982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后更名
为“昭宁市顺达建筑有限公司”,数年后再更名为......“星源商贸”!
林逸的心脏猛地一跳!
星源商贸......
它的前身竟然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的一个区属工程队?
而刘老先生家祖宅几十年前的那次维修,竟然就有这个前身单位的参与...
这仅仅是历史巧合,还是......一条隐藏极深的、贯穿多年的利益输送链条的最初端倪。
他立刻拿起那部秘密手机,开机,联系老吴。
“老吴,是我。查两个人,一个可能是几十年第二建筑工程队的负责人,另一个是当时区里分管城建或财政的领导。”
“还有,重点查‘星源商贸’的早期创业史和股东构成,特别是最早的那批人,看能不能和那个工程队以及区里的老领导对上号......对,要快,但要绝对小心!”
挂了电话,林逸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他感觉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一个巨大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
星源商贸的背景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根系更深。
如果它早期就通过这种不起眼的维修项目与体制内的人建立联系,然后几十年间不断变换外壳,渗透到老城区改造、房产收购、甚至金融贷款领域,背后可能牵扯出一张庞大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而财政局之前的空壳公司案、现在的清河坊项目,可能都只是这张网近期的一次收网动作。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张姐端着杯茶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关切:
“林主任,您出去一趟回来就忙到现在,喝口茶歇歇吧。”
她目光扫过桌上铺开的旧图纸,有些好奇,“这些是......”
“哦,一些老档案,看看能不能找到点启发。”
............................
林逸不动声色地将图纸稍微归拢,接过茶杯,“谢谢张姐。”
张姐没有多问,只是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