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对方明面上的一切都做得滴水不漏,邀请的理由冠冕堂皇,他如果反应过度,反而显得心虚或者不合群。
但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一场“鸿门宴”。
对方摸清了他借力刘老家事件、推动排险的举动,或许怀疑他知道了什么,或许只是想试探他的立场,甚至是想拉他下水。
去,还是不去?
不去,等于直接驳了对方面子,可能立刻被视为敌人,接下来不知会有什么阴招。
而且,也失去了一个近距离观察、了解这个神秘组织和其背后力量的机会。
去,则意味着踏入一个未知的险境,周围可能全是敌人,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解读,甚至可能被设局套住。
林逸陷入了两难。他再次审视那份邀请函,“澄湖苑”、“交流晚宴”、“皇甫骥”、“促进会”......这些词在他脑中盘旋,编织成一张模糊却危险的大网。
他想起刚才简介上看到的一位顾问的名字——一位退休的省级老领导,德高望重,但也多年不问世事。
这种人往往只是挂个名,但挂名本身就是一种信号。
他还注意到,简介上列举的几个“成功资助”的保护项目,其中一处市级文保单位的修缮,恰好就在他最近审核的档案里看到过,当时似乎就觉得那修缮方案有些过度商业化,但当时并未深究。
难道......
林逸眼神一凝,立刻从文件柜里找出那份民国建筑修缮的申报材料,以及之前看过的几份涉及民间资金参与的文保项目档案,铺在桌上对比起来。
越是深究,他眉头皱得越紧。
这些项目背后,似乎都若隐若现地有着某种共同的影子:
设计方案倾向于提升商业价值而非保护历史原真性;评审过程看似合规却总有些关键环节语焉不详;最终的中标施工方,也总是那几家听起来陌生却又似乎颇有实力的公司。
而所有这些项目,或多或少都曾得到过这个“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促进会”的“资金支持”或“专业建议”。
一个民间组织,为何能如此深入地介入到专业的文物保护和修缮项目中,甚至能影响方案设计和施工方的选择。
林逸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刘老家的危机刚刚解除,一个更大、更隐蔽、包装得更加精美的危机,已经露出了它的獠牙。
..........................
他这个小小的文保办主任,不知不觉间,似乎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周五晚上的“澄湖苑”之约,他去还是不去?
如果去,他该如何应对?单刀赴会,还是......
林逸的目光落在那个精致的火漆印上,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
他拿起电话,拨通内线:
“小陈,进来一下。另外,通知张姐,把手头关于民间资金参与文物保护项目的所有政策文件、申报案例,全部整理出来,送到我办公室来。马上。”
林逸深吸一口气,拿起内部电话:
“小陈,帮我回复促进会,感谢皇甫会长盛情邀请,周五晚我会准时出席。”
既然躲不过,那就迎上去。但他绝不会毫无准备地去。
周五傍晚,林逸换上一身得体的深色休闲西装,既不过于正式显得拘谨,也不过于随意失了分寸。
他拒绝了单位配车,自己打了一辆出租车前往市郊的澄湖苑。
澄湖苑果然名不虚传。它隐在一片精心养护的园林之中,主体建筑是低调奢华的新中式风格,灯火通明却毫不张扬,门口守卫森严,确认了林逸的邀请函后才恭敬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