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742章 全球巨变,多行业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742章 全球巨变,多行业大洗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742章全球巨变,多行业大洗牌!
    星逸S5百万级的配置和体验,40-80万的售价,下打BBA,上挑保时捷的走量车型!
    原本打算买保时捷和BBA的用户,很多都转向星逸S5。
    星逸S5火热的交付场景,更是让隔壁保时捷4S店都看的眼热,BBA销售都想着跳槽!
    没办法,自从星逸汽车S5发布以来,不管是BBA,还是保时捷,都从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
    很多维护很久,准备成交的客户,也都看着隔壁星逸汽车排队提车的场景感到震惊,满是不可思议地走进星逸汽车体验中心。
    起初还是不解+不屑,可一番了解,就忍不住心动,再试驾一番,就忍不住下单了尊享版,甚至智享版!
    这让BBA的销售顾问和保时捷的小姐姐,都欲哭无泪!
    也更加坚定了跳槽的心!
    尤其是BBA和保时捷这边,销售顾问求爷爷告奶奶,一周成单不了几单。
    而隔壁星逸汽车体验中心,客户却排着队刷卡提车!
    甚至很多人连试驾都不用,验车后直接付尾款提车!
    就是这麽丝滑!
    对此,BBA的销售都十分心动!
    保时捷的小姐姐,也开始见异思迁!
    能做销售的,都是人精。
    这些人不仅心动,还会迅速行动!
    从第一天热销开始,就有很多BBA销售精英,保时捷小姐姐,拿着业绩单联系隔壁的星逸汽车体验中心,申请入职。
    对此,星逸汽车自然不会拒绝。
    这些销售精英都是人才,手中都有大量的高端客户信息,都是星逸汽车的目标客户。
    再加上眼下星逸汽车订单太多,员工忙碌不过来,果断第一时间给办理入职。
    都是BBA丶保时捷的销售骨干,简单培训后,跟着星逸汽车的员工一天,第二天就能独当一面。
    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自从星逸汽车发布后,BBA和保时捷的客户少了,订单少了,连销售都少了!
    每天都有人办理离职。
    经常昨天还在卖车,今天早上就离职了。
    上午还在谈客户,下午就换上星逸汽车的员工制服,出现在隔壁,还把自己维护的客户都给带走了!
    对此,BBA丶保时捷的经理都气愤不已,却是无可奈何。
    还有部分经理和店长都动了心思,想着去星逸汽车应聘!
    树挪死,人挪活。
    自古如是。
    有了BBA和保时捷的人才加入,星逸汽车的交付效率越来越高,销售业绩也越来越好。
    按理说,经过五天三万台的热销,后续销量应该大幅度下滑。
    单日销量从数千台,降到三四百台才对!
    但有了BBA销售精英和保时捷小姐姐的加入,不仅业务能力大大提升,还带来大量BBA和保时捷的优质客户!
    这些人本打算买BBA和保时捷,但发现那麽多人都在购买星逸汽车,很难不心动。
    再看到联系自己的BBA销售顾问,保时捷小姐姐,都跳槽加入星逸汽车了,发的朋友圈也都从保时捷BBA,换成了星逸汽车S5!
    那客户也会有想法,也会觉得BBA废了,保时捷天塌了,连顾问都叛变了!
    之前联系的顾问再勾搭一下,讲解一番,客户就会心动,就会到店体验一番,再看到价格也比BBA低得多,配置还更好,内饰更豪华,更具科技感!
    最终也就下单了星逸S5!
    这直接导致S5的销量再度井喷!
    星逸汽车S5的日销量再度超过五百台,周末能达到上千台!
    这样的销售成绩,让宋思凝都震惊不已。
    特意在高层会议上,提起这事:
    「董事长,有了友商销售和客户的支持,我们星逸汽车销量很是可观。」
    「按照这样的势头下去,六月份,星逸汽车S5的销量就能达到四万台!七月份的月销量,也能在两万台左右。咱们的库存也就见底了!」
    星逸汽车S5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试产,但前期产能爬坡中,产量很低。
    用了半年时间,才从月产一两千台,达到月产一万台。
    因此半年时间,总共四万台现货,加上六月份生产的,满打满算也就5万台。
    可单是6月份就能卖掉4万台,剩下库存一万台。
    加上七月份生产的一万台,也就刚好够七月份卖的!
    八月份,月产一万台,但是销量肯定在一万台以上,到时候就不够卖了!
    「难不成又得断货?」
    王逸皱了皱眉:「当真低估了增程器车的销量!」
    如果是纯电车,在2015年,别说月销两万台,月销五千都难。
    但是增程车,那销量就高了。
    在电池不够强大之前,纯电续航不够长之前,增程车绝对是YYDS!
    再加上星逸汽车的配置高,售价低,还有智驾加持,体验配置全面吊打BBA很难不热销!
    目前已经卖出的三万多台星逸S5,其中超过两万五千台都是增程车,纯电版本只有六千多点!
    比例基本上8:2!
    「魔都星逸汽车工厂二期,最快什麽时候可以投产?」王逸问道。
    「二期厂房由于提前交付,目前已经在生产线调试中,月底就能投产。不过之前计划的是用于生产星逸SUVX5,但星逸汽车S5的热销远超我们的预期,我就让工厂改为生产星逸S5轿车……」宋思凝说道。
    王逸点点头:「很好,就这样办!先暂缓SUV星逸X5的量产,月底二期工厂也开始量产星逸轿车S5,拿出一半产能量产星逸S5。剩下一半量产SUV星逸X5,同时加快三期工厂的建设和投产,全面提高产能!」
    「好的,董事长,这样后续星逸S5的月产能高达5万台,目前能吃得下,但是三四个月后,估计就吃不下了,到时候我们星逸S5的月销量会降到1万台左右!」
    宋思凝的担心很有道理。
    六月份星逸S5上市首月月销高达四万台,七月份也能热销两万台,八月也能5万台,但九月份可能就2万台,十月份就一万台了!
    再往后,月销量很可能维持在8000台上下。
    但工厂这边的月产能维持在5万台,那就危险了,库存太大!
    王逸却是摆了摆手:「没事,不用半年,八月份就会布局国际市场!」
    「单是国内市场,肯定达不到月销5万台,但加上海外市场,星逸S5月销5万台,问题不大!」
    「至于SUV星逸X5,不着急,先把星逸S5做成爆款,迅速抢占市场,打响开门红,后续星逸X5的销量自然差不了!」
    「是!」众人纷纷应道。
    「董事长,目前很多企业打算购买我们的鸿鹄9100车规级晶片,咱们卖不卖?」张潮开口问道。
    实际上,星逸汽车的车规级晶片,星逸半导体做了两款。
    一款乔治团队负责,arm指令集,由鲲鹏902升级来的车规级晶片鲲鹏9020,虽然做成了,但算力低下。
    最初的测试版本,全部都是用的这一款。
    还有一款则是张潮团队负责,也是28纳米工艺,但采用星逸半导体自研的灵犀指令集,全新的指令集,全新的架构,全部从头设计!
    早在两年前,张潮就被王逸委以重任,自研指令集。
    不负众望,张潮团队还真把灵犀指令集做出来了。
    灵犀指令集开发的第一款晶片,就是智驾晶片鸿鹄9100!
    鸿鹄9100和鲲鹏9020是同一代产品,本以为性能远不如鲲鹏9020强大,不如鲲鹏9020成熟。
    却不想,鸿鹄9100由于灵犀指令集的强大,反而逆袭了!
    尤其是AI算力这一块,完胜ARM指令集。
    毕竟ARM指令集的优点是功耗低,但性能拉跨。
    而灵犀指令集的优点,就是性能强大,主打的就是AI算力!
    也正是因此,在友商车规级智驾晶片都是256TOPS的算力时,鸿鹄9100做到了5Tops!
    于是星逸汽车内部放弃了鲲鹏9020,选择鸿鹄9100,并开始车规级认证!
    也正是等鸿鹄9100的车规级认证,星逸S5的发售再度延期。
    没办法,虽然经过多方位测试,鸿鹄9100完全符合车规级认证,但是流程还得一个个走!
    直到今年五月份,鸿鹄9100完成了所有车规级认证。
    6月份,星逸汽车正式上市!
    「董事长,目前奔驰和奥迪,都联系我们,想要购买鸿鹄9100车规级晶片。宝马那边也有意向。」张潮说道。
    王逸点点头:「卖!晶片和开发套件,都可以卖。参考友商车规级晶片,贵一些就行,毕竟咱们的鸿鹄9100算力强大!」
    「好的,董事长,目前EyeQ3车规级晶片卖500元一颗,咱们鸿鹄9100晶片卖1000元?开发套件另算?」
    「1000低了,鸿鹄9100的算力是EyeQ3的十倍,咱们就卖3000元一颗,六倍!」
    王逸说道:「还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甚至雷射雷达,都可以卖!整套出售都行!」
    「纯视觉版本,售价按市场价就行。雷射雷达套装贵一点。半固态雷射雷达也可以单卖,20万一颗!」
    「是!」
    众人纷纷应道。
    王逸想的清楚,不管是智驾晶片鸿鹄9100,还是半固态雷射雷达,都是规模效应。
    单靠着星逸科技自己用,摊薄的研发成本都很高,但若是其他企业一起下单,那成本就低了!
    没道理不卖!
    至于友商有了这些,会不会追上星逸汽车?
    这也不是问题。
    他们采购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星逸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
    果然,星逸科技报价之后,奔驰奥迪都很感兴趣。
    虽然比EQ3贵了6倍,但是算力却强大了十倍!
    还是没有对手的存在,EQ3的算力又处于智驾没法用的地步,鸿鹄9100贵6倍,也得买!
    更主要的,新能源是大势所趋,BBA都在竞赛,如今星逸汽车横空出世,直接领跑,BBA若想不掉队,没得选择,只能跟!
    于是,奔驰便下单了1万颗鸿鹄9100车规级智驾晶片。
    奥迪也下单了9000颗!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很快,这一消息被英伟达截获。
    副总裁连忙找上老黄,如临大敌:
    「董事长,麻烦大了,奥迪和奔驰都放弃了我们英伟达的消费级智驾晶片,选择下单星逸半导体的鸿鹄9100!」
    「哎!」老黄叹了口气,似乎早预料:「鸿鹄9100太强了,奔驰奥迪选择鸿鹄9100,也是理所当然。咱们英伟达的车规级晶片必须搞,再难都得搞!」
    「好的,董事长,不过车规级晶片没那麽容易,我们需要时间。目前的消费级智驾晶片,也得卖!」
    下属道:「虽然消费级智驾晶片可靠性远不如车规级,但是成本低!」
    「车规级晶片的成本和售价,是消费级晶片的好多倍!咱们可以用低价,诱惑车企用我们的消费级智驾晶片,说不定就有傻子上套……」
    老黄皱了皱眉,心中觉得这不地道,但考虑到英伟达的利益,还是说道:
    「但愿如此,只是有多少企业会为了一时的便宜,买消费级智驾晶片,就不怕后续要大规模召回?」
    副总裁冷冷一笑:「董事长,这就不关我们英伟达的事了,只要卖出去就行。最后自然有傻子买单!」
    然而天不遂人愿。
    英伟达消费级智驾晶片降价后,降到三百,但依旧没人买!
    这年头能搞智驾的,都是BBA百万级的S78丶七八十万的E56的顶配车型,售价都不低。
    而智驾晶片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近百万的车型,谁会在乎核心的智驾晶片是三百,五百,还是三千?
    最关键的还是性能算力和车规级的稳定!
    说白了,豪华车企缺的从来不是那两三千块钱,而是算力性能和车规级的可靠!
    因此英伟达哪怕降价,因为没有车规级认证,都没卖得出去。
    同样,EQ3哪怕便宜,也开始滞销。
    既奔驰和奥迪之后,宝马,保时捷丶沃尔沃丶丰田丶本田等车企,也相继下单鸿鹄9100!
    十倍的算力,各大车企根本无法拒绝。
    可想而知,2015年各大品牌的智驾晶片,一流水的EyeQ3。
    但等到明年,各大品牌的智驾晶片,将会变成一流水的鸿鹄9100!
    这让Eye公司都觉得天塌了!
    同样觉得天塌的,还有Velodyne公司!
    星逸汽车的发布,不仅颠覆了汽车行业,颠覆了智驾晶片行业,也颠覆了雷射雷达行业!
    直接导致多个行业大洗牌!
    之前,各大企业为了研发自动驾驶,只能和某度一样购买Velodyne公司的机械式雷射雷达,50万一颗!
    如今星逸科技推出先进一大代的半固态雷射雷达,还只要20万一颗!
    不仅性能还更强,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价格还打了四折!
    结果可想而知。
    各大企业纷纷放弃Velodyne的机械式雷射雷达,选择购买星逸科技的半固态雷射雷达。
    已经下单的,都开始砍单。
    已经发货的,都想着退货。
    还没下单的更是直接放弃合作,转而下单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
    谁都清楚,机械式雷射雷达已经落伍,半固态雷射雷达,才是未来!
    以至于接下来一个多月,各大品牌纷纷上门采购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
    而且一个个的都是大单!
    6月25日,谷歌和星逸科技签约,斥资2亿,购买1000台64线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用于谷歌Waymo自动驾驶项目!
    6月27日,UberATG和星逸科技签约,斥资1亿,购买500台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用于研发自动驾驶!
    7月3日,某度和星逸科技签约,购买300台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用于Apollo项目!
    7月8日,奥迪和星逸科技签约,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用于A8自动驾驶预研!
    7月12日,通用汽车旗下Cruise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用于旧金山自动驾驶测试。
    7月19日,福特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用于Argo合作项目。
    7月24日,宝马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用于iNext概念车技术验证。
    7月28日,奔驰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用于S级智驾研发!
    7月30日,沃尔沃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用于智驾概念车研发!
    ……
    前前后后一个多月,星逸科技卖出去3500台半固态雷射雷达!
    一台20万,总收入7亿!
    星逸科技研发半固态雷射雷达花了十亿,已经赚回大半!
    这使得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但降低幅度有限。
    毕竟目前采购的,主要是用于智驾项目测试,和智驾车型研发,规模很小。
    等到这些车企把智驾车型搞定,才会大规模采购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
    那时候就是星逸半固态雷射雷达,大规模出货的时候。
    目前看来,明年没戏,大概率后年!
    而接下来,还得看星逸S5智享版的销售。
    6月份,星逸S5纯电版售出8100台,增程版售出33105台。总共卖出去41205台。
    7月份纯电版售出4405台,增程版17730台。总共售出22135台。
    基本上纯电和增程的比例,都是2:8!
    连续两个月,星逸S5都拿下了全国销量冠军!
    但销量最高的还是价格最低的畅享版,约占50%,尊享版次之占35%。
    反倒是售价最高的智享版销量最低,只占15%!
    两个月六万多台的销量,智享版也只卖出去一万台。
    不过即便如此,王逸已经很满意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