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这是传说中大西王张献忠的“七杀碑”。
大意说天生万物养活人,人却不知感恩苍天,所以都该杀!
但此七杀实为讹传,是后世抹黑张献忠之作。
张献忠和李自成不同,李自成是机会主义者,起兵山西,本来就是打个秋风,但明朝军队太弱,一战即溃,一接把李自成迎进了北京。
张献忠本身就当过兵,因看不惯军中不平之事,每每打抱不平,几乎命丧军中。于崇祯年间组织农民起义,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不断,攻下四川后,建立大西政权,国号大顺。
这便是四元交汇中的大西大顺元年。
张献忠勇武彪悍,不但与明军正面对战,也和川中的土著势力对抗,清军入关后,张献忠又正面硬悍清廷派来的肃亲王和汉奸昊三桂组成的满汉大军。
为北上抗清,放弃成都,于凤凰山中箭战死。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危难中收拾残部杀出重围,又更悍明军的阻击,进军贵州。
在云贵站稳脚跟后,大西军却出现了分歧。
此时孙可望主张向岭南发展,于沿海与清军周旋。
李定国却认定南进无异于南逃,而且岭南是大明信余的势力,此举等于消灭大明最后的力量,会导致清军更快吞并大明的残山剩水。
李定国本为张献忠义子,十岁便随义军转战川鄂,少年英武,人称“万人敌”。身先士卒,屡立奇功。
孙可望,李定国争执不下,李定国举刀以死相胁,众人终于同意联明抗清。
此时已是隆武二年,唐桂争立,大西军平定了云南的土司之乱,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将称四王,而孙可望,李定国的矛盾也开始公开化。
朱阆控制广州后,对于唐王军队的不战而降既高兴又伤心。
高兴的是可以兵不血刃的收下唐王的军队,伤心的是大明仅余的军事力量竟如惊弓之鸟,不堪一击!
此时大西军正在云贵纵横驰骋,不断扩充根据地。强悍无比的战力令朱阆艳羡不已。
马吉翔被大监王坤持铳走火误杀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广州城。
大家对于此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大多数人都猜测是马吉翔此人擅谄媚,定是在桂王身边与大监王坤争宠,被王坤一怒击杀。
王坤是百口莫辩。
见王坤如此讳莫如深,传闻就更加确定。
朱阆对此喜闻乐见,也正是想以此震慑王坤,让他能收敛一些。
从这次杀死马吉翔,朱阆知道,今后的对手将一个比一个强。
于是更渴望建立自己的黑暗力量。
隐藏于黑暗中的力量,不但可以暗中收集情报,知己知彼,还可以不动声色的剪除敌人的首脑,改变战争局面。
于是命瞿式耜向葡人偷偷购买更多的燧发枪,长短不限,为吕大器训练的锦衣卫配备更精良的武器。
需要更强大的情报网,更多的特种部队!
可建立这么庞大的队伍,需要更多的钱。
整顿军队后,朱阆已经接近“破产”,非常时期从肇庆大户手中强征的钱财,已全部用于难民与军队建设。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
如今在广州,老办法未必行得通。
朱阆想不到,自己又陷于财务危机。
王坤来报:“吕大器求见!”
朱阆大喜,吕大器必然带来的四姓海盗的信息,正是是雪中送炭。
“桂王,海盗郑廷球想与王爷一晤!”吕大器一贯的务实作风,见面便单刀直入开始汇报。
“哦?”朱阆不禁有些意外,四姓海盗中,似乎以年纪稍长的石壁为首,如今郑廷球约见,不禁有些不解。
稍作沉吟,开口问道:
“那郑廷球是个什么样的人?”
“和其它三盗不同,郑廷球外表极为秀气,白白净净,说话斯文有礼。”吕大器显是对四盗极为了解。
“这样的人物,却是如何做了海盗?”朱阆奇道。
“细节尚未可知,但这一支海盗虽与三盗一起横行珠江入海口,却极为神秘,似乎有一股力量在背后支持他们。”吕大器无奈道。
信息太少,无法有效分析,吕大器深感挫败。
“那重点是?”朱阆疑惑道。
“郑廷球约王爷于广州见面,地点却在黄埔港码头的一间仓库,并隐晦地表示,会给王爷提供目前最需要的东西。”
哈哈,有意思。
朱阆心中一乐,这个小海盗却是个聪明人。
旁人觉得桂王要拉拢海盗,必是为了增强军事力量,朱阆心中却是一直非常确定地知道,绝不是为了这个。
海盗横行南海,劫掠往来商船,获取了数不尽的金银珠宝,却不能轻松的上岸生活,巨额的财富都藏于茫茫大海的小岛上。
如果能和这些海盗合作,就等同与巨大的财富合作。这样自己捉襟见肘的现状必将得到解决。
“那还等什么,赶快备马!”朱阆恨不得马上见面。
“桂王,盗贼反复无常,何必亲身犯险?王爷只须写下书信即可。”吕大器仍是比较小心。
“这事儿必须亲自谈,你道是下命令么?现在是合作,对方的条件只有我能即刻做出答复,我们能否立足两广,就在此一举!”朱阆斩钉截铁的道。
吕大器见桂王十分笃定,只能应道:“是!”
一辆马车缓缓驶出都司署后面的暗巷,车身通体遮了黑布,看不出任何标志,只有车夫低头赶车,马蹄也包了厚布,只发出轻微的响声。
黄埔港。
一座七倒八歪的木棚,立在水上搭起的木架上,似乎随时会散掉,倒在水中。
黑暗中一驾马车缓缓驶来。
几道黑影从木棚四周闪出,迎上马车。
马车窗子开了一道缝,黑影小声对车窗说道:
“仓中除了一些酒桶,并无人在内。”
车窗中人挥了挥手。黑影立时四散隐藏,仿佛从未出现过。
车帘一掀,吕大器跳下车来。
另一个身影随即迈出,正是一身商贾打扮的朱阆。
这时水面上一盏风灯亮起,只见一人提灯站在一条小船上。
小船缓缓向木棚驶来。
小船驶到近旁,船上人手手敏捷,跳上码头。
朱阆见来人身形瘦削,一条斗篷从头到脚蒙个严实,心想这郑廷球果然不同于普通海盗,看上去毫无压迫感。
这时撑船的船夫也跳上来,船上居然还有第三个人。
第三个人却是个小孩子,十二三岁上下,一副贵公子打扮,被船夫抱上码头,便向吕大器走来。
船夫沙哑着嗓子道:“只见桂王一人,这位是郑公子,我们将军的公子,可做人质和吕阁老待在码头上。”
朱阆和吕大器都是十分意外,互相看了一眼,那小公子却面无表情,往吕大器身边一站,望着江水,一言不发。
朱阆向吕大器使个眼色,让他小心,便随身披斗篷的郑廷球一同进入木棚。
郑廷球将手中风灯挂在板壁上。一回身解开了斗篷。
朱阆眼前一亮,斗篷下却是个身形苗条的女子。
一身珠光宝气,手上戴着四五个金光闪闪的戒指。
朱阆意外连连,不知是什么情况。
女子开口道:
“王爷受惊了,妾身郑氏,是廷球的生母。”
朱阆见女子眉清目秀,笑容可掬,心里突然有点顿悟。
“原来你才是郑氏海盗的大佬!”
“嘻嘻,”女子掩面娇笑“桂王果然聪明过人,怪不得能快速控制两广!”
“海上本是男人的世界,妾身女流之辈,不得不让男人出来充充场面。”
说着,将角落的一只酒桶盖子掀开。
朱阆望去,立马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