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748章 不负夫君浴血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748章 不负夫君浴血之劳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748章不负夫君浴血之劳(第1/2页)
    林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格物之学,普及不易,然工部能派员深入市井宣讲,已属难得。
    他未打扰,悄然离开。
    穿过市集,来到一处相对僻静的街巷。
    这里多是民居,粉墙黛瓦,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
    几个孩童在巷口追逐嬉戏,笑声清脆。
    一位老妪坐在门前的矮凳上,眯着眼,就着晨光缝补衣物。
    墙角,几只肥硕的母鸡悠闲地啄食着地上的谷粒。
    “王婆婆,您家领了孤老粮没?”一个提着菜篮的妇人路过,停下脚步问。
    “领了领了……”老妪抬起头,脸上皱纹舒展,“月初里正亲自送来的一斗米,半斤油还有两百文钱,够老婆子吃用一阵了。”
    “那就好!”妇人笑道,“朝廷如今真是体恤咱们……”
    “是啊是啊……”老妪连连点头,“听说是陛下亲自下旨要善待孤老。”
    林臻脚步微顿。
    慕容嫣……她果然将此事放在心上。
    设立“孤老抚恤司”,由户部拨款,地方里正负责发放,确保真正惠及无依无靠的老人。
    此事虽小,却见仁心。
    “这位郎君,您找人吗?”老妪注意到他,和善地问。
    “路过。”林臻微微颔首。
    “哦……郎君慢走……”老妪继续低头缝补。
    临近午时,林臻来到城南的“文华坊”。
    此处书肆林立,墨香四溢。
    不少身着儒衫的学子穿梭其间,或驻足翻阅,或低声交谈。
    “掌柜可有新版的《格物初阶》?”一个年轻学子问。
    “有,刚到货!”掌柜从柜台下取出一本装帧朴素的蓝皮书,“楚大家编撰,工部监印,里面有杠杆原理、滑轮应用、简易水车图说,都是实用之学,才五百文!”
    “五百文?这么便宜?”学子惊讶。
    “朝廷补贴,推广格物之学,造福民生!”掌柜笑道,“陛下说了,学问不能只藏在书斋里,要惠及百姓!”
    “陛下圣明!”学子肃然起敬,掏钱买下。
    林臻在书肆外驻足片刻,看着学子们争相购买《格物初阶》、《农桑辑要》、《百工图谱》等实用书籍,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慕容嫣此举,开风气之先,将学问从高阁引向田野工坊,功在长远。
    日头渐高,林臻转回朱雀大街,在一家名为“清风楼”的茶肆二楼临窗雅座坐下。
    要了一壶碧螺春,几样精致茶点。
    凭窗望去,长街繁华尽收眼底。
    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商贩吆喝,顾客盈门。粮店门口,伙计正卸下新到的“江南贡米”,米粒饱满晶莹。
    布庄前,妇人挑选着“苏杭新绸”,色泽鲜亮。
    药铺里,坐堂郎中为病人诊脉,学徒忙着抓药。
    更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叫卖着针线、糖人、泥哨等小玩意儿。
    孩童们围着货郎嬉笑追逐,清脆的笑声洒满长街。
    远处,运河码头方向,帆樯林立,号子声隐约传来。
    那是漕运的船只正在装卸货物,将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运来,又将北方的毛皮、药材、煤炭运走。
    帝国的血脉,在这条古老的水道上,汩汩流淌。
    林臻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碧螺春的清香在舌尖萦绕。
    他静静地看着窗外的繁华盛景,心中波澜起伏。
    北燕的惊雷,焚天雷的阴影,边境的烽烟似乎都远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48章不负夫君浴血之劳(第2/2页)
    眼前这太平盛世的画卷,才是他浴血奋战、殚精竭虑所求的最终归宿。
    新政初显成效,民生渐有起色,格物之学播撒种子,慕容嫣母仪天下,体恤民情,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他深知,这安宁如同秋日薄冰。
    柔然、高昌虎视眈眈,朝中暗流未平,新政推行阻力犹存,民生改善尚需时日。
    前路依旧漫长。
    日影西斜,林臻起身下楼。
    亲卫已悄然结账。
    他缓步走出茶肆,融入熙攘的人流。
    夕阳的金辉洒在长街上,为这繁华的帝京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回到皇宫,穿过重重宫门,径直走向御书房。
    殿内,烛火通明。
    慕容嫣一身明黄常服,未戴凤冠,只绾着简单的云髻,簪一支金凤步摇,正伏案批阅奏章。
    她眉目如画,气质雍容,专注的神情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案头堆着小山般的奏本,旁边放着一碟几乎未动的点心和半盏凉透的参茶。
    “嫣儿……”林臻步入殿内,声音低沉。
    慕容嫣闻声抬头,看见他,眼中瞬间漾开温柔的笑意,如同冰雪初融:“夫君来了。”
    她放下朱笔,起身相迎。
    “嗯。”林臻走到案前,目光扫过堆积的奏本,“去街上走了走,看看新政成效。”
    “哦?”慕容嫣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夫君所见如何?”
    “北燕煤惠及百姓,新式农具推广得力,孤老抚恤落实到位,格物之学渐入人心。”林臻言简意赅,“长街繁华,百姓安乐,陛下治国有方。”
    慕容嫣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眼中却带着由衷的喜悦:“此乃夫君与诸位臣工戮力同心之功。妾身不过是坐享其成。”
    “陛下过谦了。”林臻目光落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新政推行阻力重重。若无陛下居中调度,鼎力支持,难有今日之效。”
    “夫君……”慕容嫣心中一暖,握住他的手,“妾身只愿做夫君身后最坚实的后盾。这江山是夫君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妾身只盼能将它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负夫君浴血之劳。”
    “嫣儿心意,为夫明白。”林臻反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微凉的温度。
    “慕容嫣乖巧点头,拉着他走到案旁,“夫君看看这个工部新呈的‘京畿水利疏浚图’还有户部关于‘江南水患赈灾’的条陈。”
    林臻与她并肩立于案前,一同审视图纸与奏本。
    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相依的身影。
    他指点着图纸上的河道走向,分析着疏浚工程的利弊;她则补充着赈灾钱粮的调配细节,提出安置流民的方案。
    两人低声交谈,默契十足,如同最默契的搭档,共同谋划着这片江山的未来。
    宫女悄然奉上热茶和重新温过的点心。
    慕容嫣拿起一块精致的桂花糕,递到林臻唇边:“夫君尝尝,御膳房新制的。”
    林臻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清甜软糯,带着浓郁的桂花香。“嗯,不错。”
    慕容嫣眉眼弯弯,自己也拈起一块小口吃着。
    案头堆积的奏章,窗外的沉沉夜色,仿佛都被这温馨的瞬间隔绝在外。
    此刻,他们不是威震天下的镇北王与母仪天下的女帝,只是一对心意相通、携手并肩的寻常夫妻,在这方烛光摇曳的御书房内,分享着简单的甜蜜,谋划着共同的未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