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方行长,关于建材市场的贷款申请,向您汇报一下结果。”陈屿的声音比以往沉稳了些,带着一点完成任务的底气。
汇报?
方青叶当然没必要听一个最基层的员工向自己汇报工作,但也明白陈屿那点小心思,...
乔永峰走出几步,脚步沉稳地踏上楼梯。阳光从走廊尽头的窗户斜照进来,在瓷砖地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光影。陈屿抱着文件站在原地,直到那道背影完全消失在拐角,才缓缓吐出一口气。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资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边缘,心里却像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
李永军这个名字,像一颗石子投入了他原本平静的工作节奏里。
回到客户经理部的小办公室,陈屿把文件放在桌上,顺手拉开抽屉取出笔记本。他翻开最近一周的走访记录,目光停在“新区建材市场”那一栏。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李永军”三个字赫然在列??上个月初访过一次,对方态度冷淡,说“不缺钱、不用贷”,连二维码都没扫。第二次去,门都没让进,只从门缝里传出一句:“你们银行的人烦不烦?”
可刚才乔永峰偏偏点了他的名。
不是问“建材市场进展如何”,而是直接叫出了一个具体商户的名字。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位平日看似漫不经心的行长,其实一直在盯着基层的动作。更可怕的是,他知道哪些人谈成了,哪些人卡住了,甚至连谁被拒之门外都一清二楚。
陈屿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李永军那家位于建材市场东区C8栋的五金批发店。店面不大,但货架堆得满满当当,铜管、弯头、阀门、螺丝……品类齐全,门口常年停着一辆破旧的蓝色货车。据旁边商户说,这人做批发生意十几年了,现金流稳定,从来不欠账,也不赊销,甚至有传言说他在县城和省城都有房产。
这样的人,按理说是优质客户。
可为什么拒绝贷款?
陈屿猛地睁开眼,翻开手机相册,找到上次走访时拍的照片。他放大其中一张:店内角落放着一台老式POS机,牌子是“银联商务”,机身泛黄,数据线用胶布缠了好几圈。而收银台上,却没有看到任何扫码支付的标识。
不对劲。
现在哪个商户不做移动支付?尤其是这种走量的批发生意,现金结算早就落伍了。除非……他是刻意回避电子流水。
想到这里,陈屿心头一震。
他迅速打开内网系统,调出李永军的开户信息。果然,账户类型为对公基本户,近三年年均流水约四百万元,不算高也不算低,但有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每年六月和十二月,都会有一笔五十万到八十万之间的集中入账,来源标注为“个人转账”。没有合同备案,也没有发票关联。
典型的“隐性收入”。
也就是说,李永军很可能有大量的交易没走对公账户,而是通过私人关系私下结算。这样一来,虽然实际经营规模可能远超表面数据,但在银行风控眼里,他就成了“低风险、低信用”的鸡肋客户。
难怪其他信贷员懒得跟进。
可越是如此,越说明这个人有潜力可挖。只要能打通他的心理防线,让他愿意建立正规财务体系,未来完全可以做成样板客户。
陈屿咬了咬笔帽,忽然想起一件事??上周三中午,他在市场附近吃饭时,无意间听到两个商户聊天。其中一个提到:“老李最近在看厂房,说是想扩生产线,做镀锌钢管定制加工。”另一个笑着说:“他还差钱吗?那么多房子租出去都不止这点收益。”前者压低声音:“你懂啥,他那几套房早抵押给私人借贷了,利息两分起。”
当时陈屿只是路过,并未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每一句话都像钉子一样扎进脑子里。
李永军需要资金,但他不敢走正规渠道。
因为他过去的资金运作方式经不起审查。一旦深挖,不仅现有贷款会被抽断,还可能牵扯出税务问题。所以他宁愿借高利贷,也不敢碰银行的钱。
这才是真正的痛点。
陈屿抓起手机,拨通了市场管理处王主任的电话:“王哥,我是静海银行的小陈,上次多谢您帮忙引荐啊。我这边还想再了解一下C8栋李永军的情况,听说他最近打算搬厂?有没有具体的选址方向?”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王主任才慢悠悠地说:“小陈啊,你打听这个干嘛?老李这人脾气倔得很,上次你还上门吃过闭门羹吧?”
“就是因为吃了亏,我才想搞明白症结在哪。”陈屿语气诚恳,“我们行里现在推‘小微升级贷’,专门针对像他这种有固定资产、有扩大意愿但缺乏规范财务支持的企业主。额度灵活,利率优惠,还能搭配财务管理顾问服务。”
王主任轻笑一声:“听着倒是不错。不过我劝你别白费功夫,老李这人……信不过银行。”
“为什么?”陈屿追问。
“十多年前,他弟弟办厂,贷了三十万,结果一场火灾全烧没了。银行催得紧,最后房子车子都抵了,弟媳妇受不了跳河了。从那以后,老李见穿制服的就躲。”
陈屿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紧。
原来如此。
这不是简单的抗拒,而是创伤后的应激反应。他对银行系统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
挂掉电话后,陈屿没急着行动,反而坐在桌前静静思索了半小时。然后他起身去了档案室,翻出了当年那起贷款事故的公开通报材料。虽然细节不多,但确认了时间、地点和大致金额。他又联系了县消防大队的朋友,请对方帮忙查了一下当年的火灾记录。
晚上七点多,办公室只剩他一人。
灯光下,陈屿摊开一张A4纸,写下三个关键词:信任重建、风险隔离、价值绑定。
第二天一早,他没带宣传单,也没穿整齐的行服,而是换了一身休闲装,拎着两盒茶叶走进了建材市场。
李永军正在店里整理货品,看见陈屿进来,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又来了?”声音冷硬。
“李老板,我不谈贷款。”陈屿把茶叶放在柜台上,“这是我老家亲戚种的铁观音,知道您爱喝茶,特意带来请您尝尝。”
李永军愣了一下,眼神闪过一丝疑惑。
“我不白送人东西。”他说。
“我知道。”陈屿笑了笑,“所以我也没空手来。这是我的心意,您喝不喝没关系,但我今天就想跟您聊点别的。”
他顿了顿,看着对方的眼睛:“关于您弟弟的事。”
空气瞬间凝固。
李永军的手停在半空,脸上的肌肉绷紧了。
“你怎么知道?”他声音低沉。
“我查了一些资料。”陈屿语气平稳,“我不是为了揭伤疤,而是想告诉您,时代变了。现在的贷款政策、风控机制、人性化措施,跟十年前完全不同。我们不会再让一个家庭因为意外而倾家荡产。”
“说得轻巧。”李永军冷笑,“你们银行只会算计利润。”
“那您告诉我,如果有一款产品,不要求您立刻提供完整报表,不强制抵押房产,只需要您逐步建立电子流水,配合第三方评估,三年内慢慢提升授信额度??您愿不愿意试试?”
李永军盯着他看了很久。
“你说这么多,到底图什么?”
“因为我相信,像您这样的实干企业家,不该被困在过去。”陈屿直视着他,“我也相信,一家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银行,应该有能力识别并扶持那些沉默的强者。”
店里安静了几秒钟。
最终,李永军叹了口气,拿起茶盒:“茶叶我收了。至于别的……下周再说。”
陈屿点点头,转身离开。
走到门口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句:“小伙子,下次别穿那身蓝衣服来。”
他嘴角微扬,脚步轻快了许多。
当天下午,陈屿提交了一份《关于构建小微企业柔性授信通道的建议书》,直接抄送至乔永峰邮箱。他在文中提出:针对存在历史包袱或财务不透明但具备真实经营能力的商户,可设立“过渡期信用培育计划”,通过非传统数据(如水电用量、物流频率、供应链上下游反馈)进行初步画像,辅以阶段性目标激励,逐步引导其纳入正规金融体系。
三天后,乔永峰在晨会上宣布成立“普惠金融创新试点小组”,由零售业务部牵头,指定陈屿为项目协调人。
与此同时,巴西那边传来好消息:泛美农业资源(巴西)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册,贺青风已抵达圣保罗,开始组建团队。欧安利发来邮件称,奥里藏特农工公司的收购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卖方同意将价格下调5%,前提是中方能在两周内完成尽调并签署意向协议。
方青叶亲自飞往巴西督阵。
临行前,她给乔永峰打了个越洋电话:“这次收购完成后,我们要马上启动第二轮标的筛选。我已经让卡蒂亚整理了一份潜在目标清单,集中在巴拉那州和南里奥格兰德州。另外,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定在下月中旬,你确定能来吗?”
“尽量安排。”乔永峰说,“国内这边有几个重点事项要落地,包括新系统的上线和几个战略客户的签约。”
“那你注意节奏。”方青叶提醒,“别两边都抓,最后两边都松。”
电话挂断后,乔永峰坐在办公室里久久未动。
窗外夕阳西沉,映得整座城市泛着金红。他打开抽屉,取出一瓶降压药,倒出一粒放进嘴里。最近血压一直不稳定,医生建议减少加班,但他知道,有些事必须亲力亲为。
比如陈屿这个苗子。
那天在楼梯口的一番对话,看似随意,实则是他精心设计的试探。他知道陈屿在跑建材市场,也知道他进展缓慢。但他更清楚,真正的潜力股,往往是在别人放弃的地方坚持挖下去的人。
而李永军这件事,恰恰检验了陈屿的洞察力、共情能力和策略思维。
当晚,乔永峰写了一封内部推荐信,提议将陈屿列入“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享受优先晋升通道和跨部门轮岗机会。同时附上一条备注:建议安排其参与即将启动的“县域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接触更高层级的战略规划。
与此同时,他也给母亲回了个电话:“表妹儿子的事我知道了。创业贷复盘会我会亲自参加,如果有合适项目,可以考虑纳入孵化名单。”
电话那头的母亲喜出望外:“我就知道你靠谱!”
乔永峰笑了笑,没多解释。
他知道,真正的关照,不是走后门,而是创造公平的机会让对方凭实力脱颖而出。
一周后,李永军主动来到银行,要求面谈融资方案。陈屿带着风控专员和产品经理一起接待,提出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开通对公收款码+智能POS,实现交易可视化;第二步,接入税务UKey系统,自动生成简易报表;第三步,基于六个月真实流水,申请首笔一百万元“成长贷”,用于设备采购。
整个过程不涉及房产抵押,仅以未来应收账款作为增信手段。
李永军听完,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我可以试试。”
签约仪式那天,乔永峰特意抽出时间到场见证。他站在大厅一角,看着陈屿与客户握手合影,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散会后,他把陈屿叫到办公室。
“干得不错。”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选你做这个项目的协调人吗?”
陈屿摇头。
“因为你不像大多数新人那样急于求成。”乔永峰靠在椅背上,“你懂得先听,再看,最后才说。你能看到数字背后的‘人’,而不是把客户当成KPI的组成部分。这种素质,在银行系统里太稀缺了。”
陈屿有些局促:“我只是觉得,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
“没错。”乔永峰点头,“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帮他们把故事延续下去,而不是打断它。”
他又补充了一句:“下周我要去趟巴西,可能会待十天左右。这段时间,国内的事你多留心。特别是那个产业链平台的初步架构,我希望回来能看到成型方案。”
“明白。”陈屿郑重应下。
走出办公室时,天色已暗。
他站在八楼走廊尽头,望着楼下灯火通明的大厅。一群刚入职的新员工正在接受培训,笑声阵阵传来。他忽然想起自己第一天报到的情景,紧张、迷茫、不知所措。
而现在,他已经能独立主导一个创新项目。
变化悄然发生,如同春雨润物。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儿子,今晚回家吃饭吗?爸买了你最爱吃的酱鸭。”
陈屿回复:“不了,还得改份材料。明晚回去。”
放下手机,他重新走回工位,打开电脑。屏幕亮起的那一刻,文档标题清晰可见:《县域特色产业金融服务生态构建路径研究》。
他深吸一口气,敲下了第一段文字。
夜色渐深,城市的喧嚣渐渐退去。而在静海银行八楼的一扇窗内,灯光依旧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