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卷阅读121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分卷阅读121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女皇帝……
    他原先还为《武后行从图》感到好奇,不知这雕刻的是哪位皇后?竟享得后人如此尊崇,特意在这大唐不夜城中立像,然后听到林菱说则天陛下也还没反应过来,甚至还疑惑大唐日后为何要用女官?
    直到那句“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女皇帝!
    大唐出了个女帝啊!
    简直石破天惊!
    李世民不由有些头晕目眩,下头的臣子也惊得东倒西歪。
    仙迹总说大唐包罗万象、开放繁盛,但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竟然能包容开放到此等地步。
    而且此人姓武!不是他李家人!
    若是李唐公主为女帝,倒也勉勉强强……可她是“武后。
    那大唐还是大唐吗?
    “姓武……臣子里率先回过神来的不由议论纷纷,交头接耳道,“会是应国公家中儿女么?听闻应国公有一女,年方四岁,小小年纪便生得极美。
    这朝中再没有更显赫的武氏了。
    但李世民摇摇头,应国公武士彟有从龙之功,先帝在太原起兵时,武家多次为先帝资助钱粮衣物,还收容先帝在武家留住,大唐建国之后,武士彟封应国公,还兼荆州都督,如今武家人均不在长安,在荆州。
    天下武姓这么多,可不能如此无端揣测功臣。
    “不管这武后是哪一支武姓,想必她执政不差,否则后人绝不会将她的雕像排在陛下之后,说明在后人眼中,她也是大唐盛世缔造者之一。臣子中最清醒的魏征缓缓说了句公道话,“而且,后人仍将她放在大唐不夜城之中,便是认为她执政之朝代仍是唐朝。
    李世民目光沉沉地点点头,他再次看向那石雕,被簇拥在其中的女皇陛下,头戴宝珠凤冠,身着交领宽袖衣,面容十分秀丽。
    但是……却有些老态。
    难不成她登临帝位之时,已年老?
    武后行从图……看来她先是皇后,是后面才为帝的。
    不知她是哪个儿孙的皇后,大唐又是怎么到了她的手中!
    何况女子为帝,这天下竟会认同她?
    李世民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古往今来有女子当政并非鲜见,从秦之宣太后到汉之吕后、窦太后、邓太后等等,这些女子一样大权在握、权倾天下,难道她们不是缺了个名头的“女帝”吗?但即便如此,她们掌管着天下,却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走向最后一步,以女子之身称帝登基。
    这“武皇”又怎敢如此无畏无惧、堂堂正正坐上这皇帝宝座呢?
    当时的大唐群臣……竟然没人敢反对么?
    这样的疑问也诞生在很多唐朝以前的朝代。
    汉高祖时期,刘邦原本也惊于后世竟然能出女皇帝!要知道女子本不应干预朝政,就连太后庇佑幼子临朝听政都免不了被骂“牝鸡司晨”,而这后头的大唐竟直接出了个女帝!
    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偏偏就成了,真乃奇人也!
    刘邦不免心思活络了起来,已知刘盈是个棒槌,而刘恒是汉文帝;还已知吕雉护崽绝不会放弃刘盈,而将皇位拱手让人。
    那……不如……就……学学后头那大唐,让吕雉替刘盈听政?他可以留下遗命,与吕雉约法三章,待吕雉寿终正寝,便将权柄交托给刘恒……但天下会答应吗?
    刘邦悄悄地瞥了眼慢慢挺直了背脊,跪坐得无比端正的吕雉。
    她微微仰起头,望着仙迹中那女帝的铜像,眼中也是异彩连连,似乎被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迸发出了掩饰不住的勃勃野心。
    果然……刘邦有些头疼,仙迹有时候说得太多,也有弊端啊!
    武周时期,武则天眼眸微亮,嘴角微翘,她望着仙迹中后人为她塑造的铜像,还有那么多后人环绕在她身边——后人如此认同她。
    【实现一个长生不老的小目标:为什么没有人敢制止她?】
    秦,问出这句话的嬴政紧紧蹙着眉头。
    他对女子窃夺权柄是极为警惕的,这一切都来源于他那从不安分的母亲赵姬,当年身为王太后的赵姬,从不顾及年幼的嬴政,常年与嫪毐等人私下苟且、擅权弄政,甚至……他们盼着他死了,便立那两个肮脏的私生子为帝,企图颠覆秦朝的王位传续。
    或许是掩埋在心底深处的伤痛永远都无法平息,还时时隐隐作痛,他登基之后即便面对立后的重重压力,也不为所动,除了考虑到立后将打乱如今朝堂上已平衡的势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范如她母亲一般愚蠢贪婪的女子掌控大秦。
    林菱看到了网友的留言,嘻嘻一笑:
    【当然有啊,但他们都死了啊!谁不服就杀谁!留下的不就都是听话的了么?可别小瞧了我们武皇的手段和心胸,她登基为帝那一天就成了众矢之的,但是她不怕。
    而且当时她一登基,就有无数人谋划复辟大唐,忠于大唐的徐敬业便起兵造反,妄图推翻她建立起来的大周,那徐敬业还找来骆宾王写了一篇《讨武曌檄》,将她骂了个体无完肤。
    对没错,就是那个写鹅鹅鹅的骆宾王!
    但骆宾王真是文采飞扬啊,武则天看到这篇从头到尾都在骂她的文章,先是“嬉笑”,之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两句时,不禁大为震惊,还责怪她的丞相:“有如此之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这么好的人才,你们竟然没及早发现!
    你看,她历经风浪,早已不畏惧这些浮言。
    何况,她执政二十多年,放在大唐也是排行前三的好皇帝了!她开创的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我们的图书管理员还评价她:“是个了不起的治国之才”,有许多开元盛世极负盛名的大臣宰相、文臣武将,还都是武皇培养出来的人才呢。
    而且武皇执政时期,对内不仅文治繁荣,她还开疆拓土,成功抵抗了突厥、吐蕃和契丹的骚扰,而且大唐的人口也在她手中不断攀升。
    可以说,没有她,大唐也不会有后来的开元盛世。
    只不过是因武皇是女子罢了,因她藐视道德家、她粉碎了男人那虚无的优越和天然尊崇的传统,她意图任用女子为官损害了那些男人的利益,若非如此,又有什么好反对的呢?】
    唐,贞观年间,李世民也不禁无言以对,他叹息着摇摇头,不断回想着林菱话里话外的意思:女子若是比男子还要精明强干、善于治理天下,便一定不能为皇帝么?
    若是叫儒家来评判,后人这样的想法……还真是大逆不道啊!
    可是如此听来,竟也不由被她动摇。
    【也就是我们历史上女帝太少啦才会那么稀奇。放眼世界女皇比比皆是啊:埃及女王哈特谢普苏特、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英国伊丽莎白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