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44章 最要命的变数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344章 最要命的变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李渊!
    内阁六大臣!
    对于大唐帝国的整体运转,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也都略有耳闻。
    可能是自灭宋以来,李韬耀眼如正午的太阳,盖过了大唐的所有人,导致他们遗忘或者轻视了那些坐镇长安,有条不紊治理大唐的太上皇和一众能臣。
    李渊是早就退位了。
    但天下人都知道,在李韬甩手不干或者不在长安的情况下,是他在为大唐掌舵。
    他乃大唐的开国之君,统御帝国的能力毋庸置疑。
    至于张居正、魏征、诸葛亮等大臣,那更是百年难遇,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他们刚才所提及的李建成和李世民,曾经同样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只是因为李韬的打压而暂时收敛了锋芒而已。
    若是他们登基,大唐也很难分崩离析。
    想到这,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相互看了一眼,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本来以为李韬死了,唐军必会大乱。
    现在看来,他们有些想当然了。
    李韬在执掌大唐的同时,又是跳脱出来的。
    可以说他之死只会影响大唐接下来争霸天下的步伐,很难影响大唐现有的布局和已经占据的疆土。
    诸葛亮、年羹尧、樊梨花等人足以确保原大清之地的安宁。
    庞统、戏志才、李靖、李存孝、陈庆之等人也可避免唐军自乱阵脚。
    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李韬似乎早就在为大唐没有他的情况下进行布局了。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也是真正的霸主啊!
    他们还是被他那种种荒诞不经的行径给迷惑了!
    宇文成都恼得想把自己的脑袋给摘下来,好好地清洗一番,将他对李韬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统统洗刷掉。
    宇文化及也有差不多的想法。
    不过,在李靖面前,在大唐兵马面前,他们肯定不能因此露怯。
    再怎么样,李韬已经是个死人了。
    大唐的这些兵马就是传承他的遗志,继续争霸,但没了主心骨,还是处于劣势。
    宇文化及捋了捋胡须,冷笑道:“多说无益,既然你们主动送死,那本将就成全你们,送你们去给贼……唐帝陪葬!”
    他本来想骂“贼帝”的。
    一想到李韬登基以后的丰功伟绩,以及各种高瞻远瞩的布局,他还是愿意称他一声“唐帝”。
    “谁生谁死,一战便知!”
    李靖也没有和他废话,拔出佩剑,往前一指,大军如狂风暴雨般,连刮带倾泻,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将大隋兵马给彻底覆盖。
    这惊人的士气让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看懵了。
    宇文成都一脸狐疑:“这是为何?”
    宇文化及也是费解:“李韬之死反倒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士气?这不可能!不管那么多了,杀了他们!这一仗,我们只许胜,不许败!”
    得益于先前在大宋北部对战唐军的时候,耍了滑头,没尽全力,他们麾下兵马的损失相较秦汉,也小了很多。
    而在赵祯下诏投降后,他们又立即南下,从大隋边境往北攻。
    目前所占领的城池也远胜秦汉。
    只要这一仗,他们打赢了。
    哪怕接下来不占一城一池了,他们班师回朝后都会位极人臣,恩宠无限。
    宇文成都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他豹眼圆睁,提着凤翅镏金鎲一路冲杀,大有千军万马之中取李靖首级的意思。
    李靖佯装惊慌,带着一些兵马一退再退。
    宇文成都紧追不舍。
    一口气追了七八里后,一路兵马忽然从李靖身后杀来。
    为首之将赫然穿着金黄甲胄,明黄战袍。
    宇文成都是见过李韬的圣颜的。
    看到他的那一刹那,他惊叫一声,刚才大杀四方的勇猛和霸气荡然无存。
    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逃!
    他连李元霸都打不过。
    此人的实力又在李元霸之上。
    李靖明显是在誘敌深入。
    不管李韬是诈尸还是怎么的,如果他还不走,恐怕唯有死路一条。
    “撤!”
    他勒紧缰绳,迅速调转马头。
    刚才冲的有多猛,现在撤的就有多快。
    “你好歹也是大隋第一猛将,怎么这么怂?”
    李韬万般无语地摇了摇头,当即和李靖合兵一处,进行掩杀。
    当宇文成都逃到宇文化及身旁时,他身边被杀得只剩下不到千骑了。
    宇文化及看到正在策马冲来的李韬,也像受惊的野猫,直接炸毛:“他他他……不是死了吗?怎么还活着?”
    宇文成都恼怒道:“一定是那史万岁好大喜功,隐瞒了一些真相!他要害死我们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颗头颅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度,准确无误地落在了他们的面前。
    他们定然一看,心脏差点迸裂。
    史万岁!
    是史万岁的头颅!
    他已经被杀了?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他麾下的数万精锐已经全军覆没了?
    李韬采取这种方式灭杀,肯定和他被杀的消息有关。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父子俩快被满脑子的疑问给猎杀了。
    当然,他们心里也很清楚,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原本他们在面对李家军时,是有兵马优势的。
    随着李韬包抄而来,他们优势全无。
    再加上李韬突然出现,给大隋将士们带来的震撼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必须得考虑有序撤离了。
    按常理来说,让宇文成都这等猛将来断后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但宇文化及深知李韬这个人有多危险。
    所以他选择让三个裨将断后,由他们父子率军撤离。
    他的想法是很好。
    然而,三个裨将根本不堪一击,全然是被李韬平趟着斩首的。
    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无奈,只能是硬着头皮且战且退。
    在连跨了三州,他们都退入大隋后,总算是摆脱了李韬。
    看着身后的两三万兵马,宇文化及稍稍松了一口气,莫名地有点庆幸。
    他们俩没事。
    麾下兵马也没有如史万岁一般全军覆没。
    只是辛苦占领的三州之地都落在李韬的手中了……
    他们回朝后恐怕没法交差。
    位极人臣的想法暂时也要断了。
    宇文成都气得扔了凤翅镏金鎲道:“史万岁!是史万岁误我们!若非他,我们怎么可能遭此大败?”
    “哪怕他已经死于李韬之手,等回朝之后,我也要好好地参他一本!”
    这是个很好的由头。
    宇文化及点头道:“大好的局势全因他而葬送,为父要奏请陛下诛他九族!不过眼下我们还不能回朝。”
    “李韬既然没死,史万岁又误了我们所有人,大宋南部的局势势必会再次发生巨变!我们需整顿兵马,静观其变。”
    有一点他没说。
    纵使是史万岁误了他们,他们麾下兵马死伤惨重也是不争的事实。
    回朝后难辞其咎。
    倘若接下来李信、卫青等人皆是如此的话,那么他们回朝后便好交代多了。
    大唐营帐。
    李靖颇为激动道:“陛下一出手,便是连入三州,臣等汗颜!只是陛下明显没有对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赶尽杀绝,这是为何?”
    李韬沉声道:“放长线,钓大鱼,留着他们父子还有用。号令大军,休整两日,然后北上。”
    在伏击史万岁的时候,他已经密令梁山泊兵马集中兵力,猛攻卫青了。
    李信所率的秦军被晾在了一旁。
    不出他所料,李信很快尽出兵马攻打萧综。
    萧综还是太嫩了。
    打不了这种硬仗。
    一直在后撤。
    好不容易占领的五州之地,现在仅剩一州半了。
    李信和萧综眼下估计都已经听说他死而复生的消息了。
    且不管萧综会怎么做。
    李信必然会想方设法跟卫青联手。
    卫青又被梁山泊兵马拖住。
    这不正是打败李信,夺取城池的好机会吗?
    说实话,若是那些城池还在萧综手中,他不好硬抢。
    现在不一样了。
    他抢的是李信的,是大秦的。
    那些城池跟萧综的关系已经是过去式了。
    哪怕萧综极度郁闷,嘴上也很难说什么。
    两日后。
    留下李靖坐镇边境后,他率领兵马向西北急行军,奔着切断李信的后路而去。
    李信本来打得萧综没什么还手之力,心情正好,猛然听说李韬没死的消息后,整个人像是被人给捅了一刀。
    他目瞪口呆道:“史万岁亲证,我大秦探子亦查验过了,他怎么可能又活过来了?”
    斥候也很崩溃:“李韬在率军伏击了史万岁后便封锁了消息,而后李靖南下攻打宇文化及,我们也只当是他一人领兵。”
    “可到李家军打得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连逃三州,我们意识到情况不对便去查实了,这才发现隋军大败跟李韬有关。”
    “一些逃过一劫的隋兵亲眼所见,李韬还活着,而且在战场上一如既往地所向睥睨,无人可挡。饶是那号称大隋第一猛将的宇文成都,看到他后也是吓得只会逃。”
    “这特娘的也太邪门了!”
    王信也是不愿相信:“史万岁可不是莽夫,在隋将之中算是精明的,不可能谎报或者杜撰……”
    斥候连忙道:“他未必谎报了,因为没有人见到雨化田,雨化田可能确实已经死了。只是李韬为何没死,无人得知。”
    “而且李韬似乎很愤怒,据说史万岁是被他在万军之中一枪枪捅死,然后割下头颅的!在对战宇文化及时,他还特意把史万岁的头颅抛到了宇文化及的面前,好像有意为雨化田和那些死去的东西厂高手报仇。”
    “这个羊羔子的命也太硬了!”
    王信心乱如麻:“李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信也是愁眉不展:“梁山泊兵马突然猛攻卫青,李靖又南下攻打宇文化及,本将还当是庞统、戏志才、李靖等人都是独挡一方之人,在稳住军心的同时想要继续抢占城池,然后给李韬报仇雪恨呢。”
    “所以本将选择快打萧综,想以兵马优势速战速决,将萧综攻占的五州之地都给抢过来,随后再分兵应对大唐兵马,这样无论后面的局势如何变化,我大秦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结果……”
    李韬没死!
    这是最大的变数,也是最要命的变数啊!
    因为再次去看唐军的调度就会发现,李韬是在借着他的死来应对秦汉隋三国兵马,妄图把大宋南部的半壁江山也给独吞了呢。
    更可怕的是,他猜到他会从萧综手里抢地盘了。
    不用想也知道,在史万岁被杀,宇文化及大败的情况下,他很快就会挥军北上,前来对付他了。
    扪心自问,面对这样一尊死而复生的杀神,他还是很怵的。
    不过,他已经拿下那么多城池了,又有王信带来的十几万大宋兵马,焉有拱手相送的道理?
    他立即看向王信道:“王将军,想必你心里也很清楚,李韬很快就会来攻打我们。现在本将急需一将守住后方,这项重任交给他人,本将不放心,本将希望你……”
    王信直接打断道:“李大将军,你是大秦兵马的主心骨,理应由您坐镇后方,对战萧综,继续攻城略地以及应对李韬之事,就交由本将来做吧。本将哪怕粉身碎骨,也绝对不会后退一步。”
    “不不不,王将军能够归顺大秦……”
    “李大将军,正因如此,本将才需冲锋陷阵,这样跟着大将军回朝后,大将军脸上有光,本将也不至于被说只是个降将!”
    “……”
    看到他们俩争先恐后想要留守前线,斥候都忍不住想要吐唾沫了!
    啊呸!
    他们俩好歹是名将。
    怎么能这么不要脸?
    怕李韬,就说怕李韬!
    何至于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他此时真想说一句,要不两位将军镇守后方,由末将统兵对战萧综?
    见僵持不下,李信重重地咳嗽了数声,神色冷峻道:“王将军无需多言,此乃军令!”
    王信瞬间变成了哑巴,心中却把李信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一遍。
    他这是笃定李韬会突袭后方,不愿正面跟李韬对待,故意让他带着大宋降卒去跟李韬拼命呢。
    大秦有他这样的统兵之将,简直是大秦之耻!
    若是蒙恬或者王翦领兵,他们必不会如此。
    缓了好一会儿,他双拳一抱道:“告辞!”
    李信应了一声,也没多说什么。
    降卒易叛!
    他是怕李韬,但这些降卒多达十几万。
    王信又是一个不甘人下之徒。
    若是他和李韬正面交锋后大败,那么王信便成了大秦兵马的主将。
    无论他选择率军前往大秦,还是投靠大汉,他都还有路走,而且还能把兵败之事给撇得一干二净。
    而派王信镇守后方,等于将王信给逼上了绝路。
    他就是想投靠李韬,李韬也不会要他。
    除了死战李韬,他别无选择。
    待他们战得差不多了,他再率军奇袭李韬,说不定能够一战而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