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六章对饮达旦(第1/2页)
二老听得此言心下欢喜,风六合忽拍腿说道:“只顾得说话,却是忘了取酒来吃。”
铁犁不由喜道:“倘有酒吃,确是美事!”
“这酒都是你娘平日里劳烦猎户从山外带回的。”说罢,风六合起身自去屋外取酒。
时已初冬,虽未降雪,北风紧吹下天已甚凉,郑小英便去灶间煮水温酒。铁犁却是嘴急,待酒温好,这边早已喝光一坛。
铁犁起身为风六合斟上一碗温酒,父子遂对饮起来。
郑小英向不饮酒,却又不忍睡去,坐在一旁说道:“自打在这里落脚,不少麻烦村中猎户。这些人心地却好,每每出山少不得帮着带些零用之物。平日里倘是生病,由你爹使针出药,他们心生感激,有时带酒数坛,分文不收。此刻家中备下的酒足够你喝上几个月了。”
虽是一坛冷酒下肚,铁犁心下却是温热,说道:“这嘴上痴好总要劳烦娘为我费心。”
“但若吃得开怀,又如何说得费心!只是百里之路却是辛苦,驮回来着实不易。”
铁犁闻言,更觉这酒下肚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三人又闲谈半晌,风六合连催几次,郑小英方才不情愿的躺在伍东身旁睡下。
父子二人搬起炕桌,拎着酒坛,移身西屋继续把酒畅谈,铁犁随将这些年所历之事细说出来。
风六合听得津津有味,末了听到古秀香使得“蜀中玄归剑”一节,不由开口说道:“‘驭马昆仑诀,打狗玄归剑’,此剑法能与马帮驭马鞭、丐帮打狗棒和西域昆仑诀齐名,确是天下最为精妙的剑法。”
铁犁想想,说道:“当时古秀香使得两招,虽是逼得邓朴手忙脚乱,却未尽精妙之处。”
“据我所知,这天下武学,若说根基和拳脚自在少林,招式精妙自有驭马鞭、打狗棒,霸气凌厉确有昆仑诀,可若说到剑法当属这玄归剑法。不过,此剑法过于阴毒,失传江湖已久。”
“当年爹带着我与白先生小聚时,曾见得白先生演练过此剑法。”
“你有所不知,白先生也只是年轻时曾在川内见过有人使得此剑,却也只是初浅几招,不得其功。这玄归剑法非女子习不得,非闺中女子习不得。据闻一旦习得此剑,终身不得嫁,否则会立戮其身,端得阴狠异常。”
“如此说来,古秀香确需终身不嫁?”
“确也未必,倘若只是粗习几招,未修其功,当无大碍。”
“这等剑法确是骇人听闻。”
风六合“嗯”了一声,举碗说道:“不说这个了,来,喝酒。”
铁犁说得多时亦觉口干,自是痛快喝下一碗。
随后风六合自将这些年山中过活、又是如何为郑小英治病诸事讲来,不知不觉二人竟对饮达旦,一直喝到郑小英抱着伍东推门进来方才作罢。
铁犁有事在身,住到第五日晨间,看罢熟睡未醒的伍东,又对二老跪下叩首后,辞别而去……
金国崛起东北,灭辽侵宋,疆域不断扩增,不过根基未迁,仍在白山黑水之间,一直视长白山为圣山,岁拜不断。
长白山脉绵延千里,直近沈州始收势渐缓。余脉之地,山不甚高,但林亦茂密,蕴有走兽奇珍无数,中以人参蛤油为最,风六合正是赖此在铁刹山下延得郑小英病体多年。
易安居士词曰“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乃是江南秋日冷暖所感,所述是在一晨之际,而此语若是放到北国,实可述尽一春候征,真个是春寒料峭,浸肤入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对饮达旦(第2/2页)
清明时节,铁刹山前一条小河,虽闻哗哗水流声,近岸积冰却未溶尽。
一少年不顾河水冰凉,赤脚弯腰站在没膝河水中,手持一截削尖木枝,偶一急刺,待收回枝来便得鱼一条。
一炷香光景,鱼篓已装得半下,尽是半尺余长的泥鳅鱼。细看这泥鳅生得通身黄黑花纹,体圆须短,却与别地不同。
这少年看了看鱼篓,自语道:“这些足够师娘吃上三日了,天色尚早,待我徒手试试,看看凭空练了一冬,可有长进。”
说罢扔掉木枝,双眼紧盯水面,蓦地疾探右手插入水中,待收回时,食指中指间竟夹上一条活泥鳅。
泥鳅体小灵活,加之通身滑不可捺,便是岸上拿逮亦非易事,这少年徒手从水中活捉而得,这手功夫确也了得。
一举成功,少年随即兴奋得笑出声来。
这少年正是伍东。
这般空手逮鱼手法却是风六合独创,只为练他心手相通、眼疾手准。
当下伍东指出如风,屡夹不爽,又捕得三十余条,直到鱼篓已满,才飞身上岸,跑向家中。
推门进屋,伍东便即叫道:“师傅,东儿已能水下指夹活鱼!”
若凭年纪、辈份,二人当以祖孙相论,只是铁犁既认伍东为弟,风六合只得让伍东以师相称。
风六合正在灶间忙活,闻言欢喜说道:“喜事喜事!这九接佛风确是天下至高武学,你依法修炼,内力日有所长,方有今日之功。”
闻声从东屋走出的郑小英忽道:“你的鞋呢?”
伍东低头见着粘满土粒草叶的双脚,才知方才竟然光脚跑回来的,不由挠头说道:“鞋在河边了,东儿一时高兴,竟然忘记穿了。”
“唉!”郑小英拉着伍东坐到火炕之上,心疼说道:“东儿,这鱼是对师娘的身体大有补益,你有这份孝心,师娘实是欢喜。只是这河水凉得刺骨,以后可不许再冒寒下水,这凉坏了身子就是一辈子的罪。”
“东儿有九接佛风护体,外寒不入,师娘放心便是……”
伍东偷偷下水,早便做好被训斥的准备,自是想得许多搪塞话儿。只是不待说出,忽见郑小英面色黯然,捂着胸口一阵咳嗽,急忙改口说道:“东儿记下便是,师娘莫要生气!”
风六合拍着郑小英后背,劝道:“东儿冒寒下水,也是一片孝心,你又何苦气恼?”
郑小英缓了一口气说道:“我却不是气恼!东儿武功又有长进本是好事,只是想到武功长进一截,便离出走之日近得一步,我这心里却是空得紧、揪得慌啊……”
“诶,东儿迟早得离开这大山。不过,离开自有归来,就同犁儿一样,这些年不也时常回来看望你麽?”
见郑小英兀自神情索然,伍东说道:“若得师娘欢喜,养得身子,东儿便不离开这铁刹山!”
“傻孩子,师娘哪能让你在这里陪上一辈子。我只是一时想起,才心里发慌,不碍事的。”
风六合见郑小英已止住咳嗽,便道:“这日间徒手捕鱼练得两年方成,离夜里听水捕鱼远着哩。按此算来,东儿未有三年五载怕是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