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10章劫掠一番?(第1/2页)
“主公,您是想让我带着兄弟们再去劫掠一番?”
甘宁兴奋地问。
自加入军队以来,他再也没能像从前做锦帆贼时那样自由自在了。
常常怀念那时的生活。
现在听苏晨提及,他自然十分欣喜。
“没错。”
苏晨点头笑道:“这长江里,商船众多。”
“但你也得看清楚目标,像襄阳四大家族的商船,绝对不能错过;至于江陵的这些家族,可以酌情放过。”
甘宁立刻拱手笑道:“主公尽管放心,我懂。”
“去吧。”
苏晨挥了挥手。
甘宁随即转身跃入水中,游至一艘斗舰上。
一阵呼啸声过后,八百名水鬼分别登上斗舰与艨艟之类的快船,很快便消失在长江之中。
“嘿嘿,这样一来,那些人该头疼了。”
苏晨笑着对赵霸说:“抢了他们的商船,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回墨城,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大船返航。
回到墨城后,苏晨跟孙鸣一提,后者不仅没有表现出苏晨预想的惊讶,反而哈哈大笑,甚至拍手称赞。
“主公,我们在墨城本来就没有根基,随时可以离开,不过城里的百姓就不用带走了,毕竟那些世家也不会为难普通百姓。”
孙鸣说道。
墨城不过是一座小城,丢了就丢了吧。
完全不觉得可惜。
“嗯,你先安排一下,只要荆州军一来进攻,我们就提前撤离。”
苏晨含笑点头。
……
十日之后。
江陵城。
太守府。
气氛压抑得很。
当初把苏晨挡在城外时,各世家还颇为欢喜,认为是件好事。
可短短一个月内,他们就转了念头。
因为自苏晨去了墨城,江陵城虽一时太平,但荆州北部已乱成一片。
首先,刘备让关羽、张飞驻扎夏口,虽说名义上是为苏晨而来,但谁能保证他们不会顺便攻江陵?
再者,江东那边也在长江沿岸布兵,摆明了随时准备渡江。
这导致江陵城近来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人人都怕稍有差池丢了城池。
毕竟他们在之前的江陵战里,跟孙刘联军斗得够呛。
要是落入刘备或孙权之手,他们哪还有好日子过?
其实这些事还不算最糟,最让他们烦心的是近期商船屡次被劫,虽损失有限,但也算笔不小开支。
江陵城是否会丢是长远问题,眼下损失却实打实的痛。
本想查出谁这么大胆,敢劫自家商船,可甘宁竟公然将劫来的船开到枝江岸边,又把货送进墨城。
一两次或许能忍,天天如此,谁受得了?
所有人坐不住了,赶紧跑到太守府找郭永讨说法。
大家意见统一:必须发兵攻打墨城,夺回丢失物资,顺便把苏晨押回江陵城,让他再也别想离开。
“各位,我得说句实话,如今江陵兵力不足三四万,若分兵出城,途中万一出状况,谁能担起这个责任?若有人愿意担,我现在就派兵。”
郭永坐在主座上说道。
这话一出口,众人顿时哑口无言。
郭永听闻情形,沉吟片刻后开口道:“罢了,我去遣一名信使与苏晨会面,让他收敛些。”
言毕,郭永摇头叹息,这苏晨实在让人操心。
他之所以力挺苏晨,不仅是因苏晨之才,还因自己娇女终日哭泣,他心生怜惜,这才对苏晨格外上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0章劫掠一番?(第2/2页)
不然,凭他性格,断不会处处护着苏晨。
“老爷,大事不好了,**又溜出去了!”
此时,一名侍女神色慌乱地闯入,高声喊道。
郭永面色骤变,勃然大怒:“你们这些人是吃闲饭的吗?连个人都看不住!”
“速去追赶,绝不能让她脱身!”
“来人啊,即刻关闭江陵城门!”
郭永一边吩咐,一边匆匆向外赶去。
其他世家之人见状,也只能无奈摇头,各自散开。
相较于江陵世家,襄阳世家的日子更不好过。
近几日所有驶入长江的商船,一艘未返。
全因甘宁照苏晨之意行事,该抢的抢,不该抢的直接放火烧毁。
可襄阳世家对此毫无办法,总不能派兵剿灭这群水匪吧。
且人人都知甘宁是出了名的锦帆贼,想捉拿他谈何容易。
于是蔡瑁等人将怨气归咎于苏晨身上。
急忙修书给江夏、江东两地,催促他们尽快出兵。
当日,快船从襄阳出发,直赴江夏、江东。
自然明白信使可能被甘宁拦截,为保险起见,蔡瑁等人决定分头行动。
一路沿长江顺流而下,另一路先乘快马至江陵,再经渡口过江。
即便如此,他们不信甘宁能拦住所有信使。
为避免信息泄露,仅以口头传达,未留任何书面凭据,就算被甘宁抓获,也无法掌握确凿证据。
几十名使者各自启程,正如蔡瑁等人的预料,甘宁确实人手短缺,仅捕获了十多人,剩下的人他也无力兼顾。
即便如此,这十多人已足够。
通过他们的供述,凭借多年审问的经验,甘宁还是零散获取了一些情报。
甘宁心情沉重,无暇顾及劫掠商船的事宜,立即乘快船赶回墨城。
甘宁踏入墨城时,已是两日后夜晚。
都尉府中。
苏晨端坐主位,看着甘宁带回来的信息,淡然说道:“看来襄阳世家坐立不安了,赵霸,你速去召回黄忠等人。”
苏晨吩咐完毕,赵霸点头应声,转身离去。
“兴霸,你再辛苦些,将部下全都派遣出去,随时关注孙刘阵营的情况,一旦有异动,立刻上报。”
苏晨注视着甘宁嘱咐道。
“主公,那我这就去了。”
甘宁亦转身离开。
室内只剩苏晨一人。
他沉思片刻,便起身前往后院。
此处,黄月英正率领挑选出的工匠们全力制造苏氏连弩。
他进去时,她满头大汗,脸色有些发白。
苏晨内心触动,走近道:“月英,歇息会儿吧。”
“公子。”
黄月英见到苏晨,脸微微泛红,摇头道:“公子身处险境,我怎能偷闲。”
“对了,公子,这是我这半月多造出的苏氏连弩,您瞧瞧。”
黄月英说着,拉起苏晨走向一仓库,指向里边整齐排列的连弩。
大致估计,约有两三百把。
“为何这么多?”
苏晨惊讶。
他本以为半个月最多能造四五十把,不曾想数量竟是他预计的四五倍。
三百把连弩足可武装一支小型精锐部队,有了这等利器,虽仅有三百人,但若战术运用得当,对抗数倍于己的敌军毫无压力。
“我对连弩进行了改良,简化了一些繁琐的部分,虽然威力和精准度稍有减弱,但比起普通的连弩,还是要出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