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833章功侯表态,轩然大波(第1/2页)
陈平和萧何这两位文官领袖的表态,极大地影响了局面。
樊哙虽然还是有些转不过弯,觉得祖辈流血拼命换来的土地,说收就收,心里憋屈,但他看着刘盈那诚挚而忧虑的眼神,又回想当年与刘邦并肩作战的情谊,以及吕后这层关系,最终重重地叹了口气,瓮声瓮气地道:
“陛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俺老樊要是再不明白,就真是榆木疙瘩了!”
“罢了罢了!土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陛下记得俺们这些老兄弟的好,能让俺的子孙后代安安稳稳过日子,这地……俺交了!”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周勃身上。
周勃性格沉稳,思虑更深。
他权衡利弊,知道刘盈此举虽然触动利益,但确实是为了国家长远考虑,而且皇帝选择与他们这几位最核心的功臣密谈,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信任和尊重。
若他们几人带头反对,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引发君臣猜忌,后果更难预料。
周勃深吸一口气,抱拳沉声道:“陛下深谋远虑,臣等拜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土地之利,虽厚,然不及江山稳固之万一。臣等深受国恩,岂能因私废公?臣,愿交还封地,听从朝廷安排。”
“只是……此事牵连甚广,需有万全之策,徐徐图之,以免引起朝野震荡。”
刘盈见四位重臣均已表态支持,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走上前,亲自扶起周勃和樊哙,动情地道:“有几位爱卿深明大义,鼎力支持,朕心甚慰!放心,朕绝非过河拆桥之人!”
“收回封地之后,朝廷会以远超如今食邑收入的丰厚俸禄,以及各种荣誉性的赏赐,褒奖诸位及功臣后代,必不使功臣之后,生活水准有所下降!”
“此事,朕会与陈平、萧何等详细筹划,定下稳妥章程,绝不会寒了天下功臣之心!”
一场可能引发巨大风波的土地制度改革,就在这未央宫的暖阁之内,在君臣推心置腹的交谈中,迈出了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由这四位顶尖功臣带头,后续推行阻力必将大减。
刘盈成功地运用了他的智慧、诚意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知,为消除帝国的一大隐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潜藏在长安阴影中的阿提拉,此刻尚不知晓,他意图颠覆的帝国,正在其统治者的带领下,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
——
隔日,未央宫前殿,庄严肃穆。
当大汉天子刘盈在朝堂之上,正式提出将功臣列侯及部分宗室原有封地、食邑逐步收回国有,进行重新分配,并以相应俸禄作为补偿的诏令草案时,原本平静的朝堂瞬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激起了滔天波澜!
诏令的内容如同飓风般席卷了每一位勋贵朝臣的心。
如果说之前对凉州、西域、乃至新平的夷洲进行屯田和郡县化管理,他们尚可接受——毕竟那些地方在他们眼中是“蛮荒不毛之地”,开发不易,利益有限!
那么,现在皇帝要将手伸向高祖刘邦时期就分封下来的、位于关中、关东等腹心富庶之地的世袭封邑,这无异于直接掘他们的祖坟,动他们最根本的蛋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33章功侯表态,轩然大波(第2/2页)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列侯首先出列,声音颤抖,老泪纵横,“臣等先祖,随高皇帝披荆斩棘,浴血奋战,方得这尺寸之地以传子孙,此乃高皇帝天恩,亦是臣等家族立身之本!陛下岂能轻言收回?”
“是啊,陛下!封地乃功臣殊荣,岂能与寻常田亩等同视之?收回封地,岂非寒了天下功臣之心?”
另一位以门客众多、庄园广布著称的侯爵也激动地附和。
“朝廷若缺钱粮,臣等愿加倍缴纳赋税,何至于要行此……此近乎掠夺之事?”
有人说得更加直白,语气中已带上了不满和质疑。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反对之声此起彼伏,许多平日在刘盈面前唯唯诺诺的勋贵,此刻也顾不得许多,纷纷陈情反对。
整个大殿充满了激动、焦虑乃至愤懑的情绪。
就连一些非功臣出身、但家中亦有不少田产的官员,也感到唇亡齿寒,面露忧色。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声浪,刘盈并未动怒,只是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目光平静地扫视着情绪激动的群臣,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
就在反对声浪达到顶峰之际,一个洪亮如钟的声音猛地响起,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都给俺闭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舞阳侯樊哙大步出列,他身材魁梧,虽年事已高,但威势不减当年。
他环视众人,声若雷霆:“嚷嚷什么?陛下此举,自有陛下的深意!俺老樊的封地,还有绛侯、酂侯、平阳侯他们的封地,早就已经主动交还给朝廷了!怎么,俺们交得,你们就交不得?”
他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不少叫得最凶的人头上。
樊哙、周勃、曹参、萧何,这几位可是功勋榜上最顶尖的存在,是真正的从龙元勋,连他们都交了?
紧接着,绛侯周勃也缓缓出列,他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陛下忧心国事,着眼**秋万代。土地兼并之害,史不绝书。我等身为臣子,深受国恩,岂能因私废公,置国家长远利益于不顾?本侯之封地,已然奉还。”
更让众人心头巨震的是,几位刘氏亲王也站了出来。
齐王刘肥、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这几位皇帝的亲兄弟,他们的诸侯国早在刘盈登基后的一系列政策中,或被分割,或被撤销,实质性的封地和权力早已收回中央,改为郡县治理。
刘如意更是直接,他举起那只精钢义肢,冷声道:“本王之国尚且能撤,封地尚且能交,尔等不过列侯,有何资格在此与朝廷讨价还价?莫非以为手中那点田亩私兵,能比本王当初的赵国更强?”
核心功臣与皇室宗亲的率先表态,如同定海神针,瞬间扭转了朝堂上的气势。
连这些最顶尖的既得利益者都支持皇帝,他们这些次级勋贵,还有什么底气强硬反对?再闹下去,恐怕就不只是收回土地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