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满庭芳》词:
一片残红,被风吹醒,三更香梦初浓。
苔痕瘦影,谁闲倚屏栊。
露冷烟疏夜静,人在罗衾卧水中。
寻芳讯,莫教春去,仔细数归鸿。
依稀。
得新丰,问向何处,来觅旧踪。
翠禽啼遍地,镜里花丛。
独自销凝无端,多少幽姿韵态同。
浑难忘,料峭寒轻,又几度游骢。
话说李柯上山找小妹巧儿未遇,迷失道路,被困深山之中。深夜被采药的妙儿救起,本来妙儿准备天明之后将他送下山去的,未料到他突然生病,老婆婆妙手回春,使他转危为安,只是病体虚弱,难以行动,正在调理恢复之中。不提。
话分两头,却说巧儿坐在油灯下静思这一日发生的一连串事儿,心里隐隐感到好像要有大事儿。巧儿自幼生长在这深山中十七、八年,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山村,没有遇见过一个知心朋友。爹爹因为要处理许多乡亲们的事儿,还要承担山村的医疗工作,每日是忙里忙外,一点空闲都没有。母亲也不容易,一个人经营酒楼,要采购米面油盐酱醋和各种菜蔬,回来还要做饭做菜,一天忙到晚,每日很晚才休息。巧儿去姥姥家读书,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照顾年迈的姥姥去的,不然父母亲不放心让姥姥一个人住在老家惠州。这一次巧儿回来时,就请了一个善良姑娘照顾老人家,可见巧儿是多么细心。
这巧儿天性温柔,平时巧儿也是一个人呆在屋里读书学习,实在烦闷了,就到山里玩耍,自从少年李柯闯入到这个家庭时,巧儿才有了个好伙伴。巧儿是万分感谢父母,对那李柯也是从心底喜欢。巧儿看李柯一夜未归,心里是十分担心李柯的安危,真想立即去深山找他。可是天明之后,天竺僧人就要来访,父母亲人单力薄,又没有帮手,再加上昨日母亲去东菀路上遇袭,这些蒙面人是何原因?有何背景?下面又会发生什么变故?一时也难于定论,不过,一定会有新的问题。巧儿思前想后,决心先不去找李柯,因为她知道罗浮山太大了,李柯是肯定迷路了,要不然他也早就回来了。就在这时,巧儿听到院里有一声响动,好似树叶落地的样子。巧儿非常警觉。就抽身跃出窗外,一拧腰,将身一纵,轻轻上了房顶,朝下一看,果然发现有一个瘦小的人儿,凌晨的月光照的小院非常清晰。只见来人有一米六左右,身材修长,妙容姣好,一身猎装,原来是一位妙龄少女。巧儿还未发话,那个少女却先说话了:“巧儿姐姐!在房顶干嘛啊?”巧儿一听这话,知道被人家发现了。巧儿飘身下房,来到那少女面前笑道:“妹妹,从何而来?找我何事?”
那少女笑道:“巧儿姐姐,妹妹我叫玲儿,今晨冒昧来访,是来告诉李公子的事儿的。”
巧儿一听说是关于李柯的消息,连忙说道:“好妹妹,你快说,他在哪里?”那少女笑道:“好姐姐,你也太在乎他了。”那少女将婆婆让妙儿采药,妙儿巧遇李柯等前后经过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巧儿一颗悬着的心方才安定下来也。
那少女不是哪个?正是邹婆婆的二孙女,这玲儿怎么到巧儿这儿的呢?原来妙儿把李柯带到家里之后,当时李柯虽然疲惫不堪,可是神智是清楚的,在回答老婆婆的时候,已经说清了他进山的原因和经过。当时妙儿、玲儿、静儿三姐妹都听到的,所以知道巧儿和李柯的关系及家庭住址。本来想次日一早就送他下山,结果他生病了。老婆婆一边给他治疗,让妙儿照料他服药,另让玲儿凌晨下山给巧儿报信。玲儿一早就到了酒家,一看门关着,楼上也没有灯光,她绕到后面小院,一看院墙不高,也就是三米多,她轻轻一跃,就到了院子里了,玲儿到了院内一看,屋里亮着灯呢,知道巧儿着急呢?准备进屋给巧儿报信呢,一看地上有一个人影,再一看,房顶上有一位俏佳人。就知道是巧儿,所以她开口就喊姐姐。巧儿和玲儿一见如故,就如同一母同胞一样亲。
那玲儿和巧儿又说了一会女儿家的悄悄话,此际天光大亮,一轮朝阳喷薄欲出。玲儿笑道:“好姐姐,你放心吧!安心照顾好老爷和夫人,做好接待天竺僧人的事儿,妹妹先回去了。”
巧儿笑道:“好妹妹,等姐姐我忙完了今天的事儿,姐姐我就去找妹妹你和妙儿妹妹、静儿妹妹去,到时咱姐妹四个要到外边玩耍一番,好吗?”
玲儿笑道:“好姐姐,一言为定,妹妹我正想看看山外有什么稀罕景致呢?再见!”
那玲儿走到院里一纵身就飞出院墙,转眼就看不见人影了。
且说巧儿知道了李柯的消息,而且又结识了这么漂亮的小妹妹,心里是转忧为喜。回到屋里,洗了一把脸,就到厨房准备中午的筵席了。不一会,老太守和夫人也下楼来了。巧儿把玲儿早晨来报信的事儿简短说了一遍,老太守和夫人知道李柯平安,也是欣喜异常。老太守笑道:“巧儿,你和你妈妈继续准备筵席的事儿,我去悲田院接贵宾去。大概十一点左右我带贵宾来家,咱们十二点整准时开宴。别忘了,贵客进门时,放一挂鞭炮啊!”
老太守说罢,就去南山坡悲田院了。
这悲田院位于村东的一处山坡上,孤零零的十几间茅草屋,山坡上花草遍地,翠竹成林,长年云雾缭绕,有一条青石小路通往后山。环境清静,是一处养生的好地方。
早晨大概不到七点的时候,老太守就到了这里,泡好了一大桶凉茶,就坐在藤椅上养神,等那天竺来的贵客。
且说大概十点多一点,天竺僧人就到了南山坡了,老太守笑道:“诸位朋友,一路辛苦了。我这儿地方太小哦,大伙就在这院子里说话,好吗?”妙闻大师笑道:“鲍大人,你真会挑地方啊,这儿太好了,满目青山绿水,到处鸟语花香,如此清静之地,在我们家乡是找不到这样一块宝地的,我们家乡的气温和这儿相比,好比如一个冬季,一个酷暑也。你这儿凉快啊!”妙闻大师说的话倒真是大实话,原来天竺比岭南还要热的多。大伙都说在院里好,我们就坐在这山坡的草地上聊天好了。老太守把早已预备好的那一桶凉茶提到院子里,大伙就各自舀了一木碗,慢慢地喝了起来。一口凉茶入肚,身心一片清凉,天竺高僧特别满意。妙闻大师笑道:“鲍大人,喝了你的凉茶,觉得这里面有一种草药味,是什么仙草啊?从哪里采来的啊?可否透漏一下秘密啊?”老太守笑道:“大师,这凉茶是我家传秘方,一般是不告诉外人的,不过大师是世外高人,见多识广,对大师来说,不算一档子事儿啊。这配方一共有十八味草药,都出在咱们身后这一座大山里,如果大师有兴致,中午吃罢饭后,我带诸位去实地考察一下,如何?”
那妙闻说这话,一是凉茶确实可口,这是心里话。二是想去罗浮山采草药,也是心里话,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想那一株千年灵芝草,才是根本目的。妙闻见老太守主动提出来去罗浮山采药,妙闻高僧是欣喜异常也,妙音、妙言、妙谛、妙悟和妙诜大师也合掌称颂。双方越说越高兴,妙闻大师又笑道:“我们在家临来时,听人说这罗浮山里生长一株千年灵芝,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老太守笑道:“大师,这个传闻都有好些日子了,也的确有不少江湖人士和德高望重的修仙者前来寻宝,不过至今还没有听说有谁见过那东西呢?诸位也想试试运气吗?”
妙闻笑道:“既来宝山,岂有空回之理?我们几位还真有此意,还望大人给予方便。”
老太守笑道:“自然,自然,与人方便,就是自己方便吗。”
又说了一会闲话,就快到十一点了,老太守笑道:“现在快到晌午了,我在寒舍备了一些素酒素菜,请诸位大师去尝尝我们家乡的风味,如何?”
妙闻大师笑道:“鲍大人,客气了,我们师徒就入乡随俗了。”
老太守笑道:“大师,这儿离寒舍不远,咱们就走过去好吗?”
妙闻大师笑道:“随意,随意。”
那老太守和妙闻并肩而行,众人随后,一边说笑,一边向鲍家酒楼走去,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巧儿早就在二楼上远远地看见了爹爹带着客人来了,那巧儿挑起一根长竹竿,在一端系上一挂鞭炮,看看客人已近酒楼,立即放鞭炮,巧儿将竹竿伸出楼窗,‘噼噼啪啪’,一串清脆的鞭炮声响个不停,气氛十分热烈。鞭炮一响,巧儿就从二楼下来了,老夫人也早在酒楼前等着了。自然,鞭炮一声响,街道两边围过来许多街邻和游人,老太守的人缘那是没有说的,乡亲们一见老太守走来,身边还有这么多外国人,都齐声喝彩,表达欢迎之意,这就是乡亲啊。妙闻大师笑道:“鲍大人,好人情啊!贫僧好羡慕。”
从此时起,这妙闻大师和老太守成了挚友,后来在南海孤岛一起遇到海啸,相互救助,肝胆相照,配合默契,一起回到罗浮山故地重游,又成一段美谈。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老太守笑道:“巧儿,你怎么安排的啊?”
巧儿笑道:“二楼空阔,我用屏风隔成三桌,爹爹和六位大师坐一起好说话。其余两桌是大师的十八位弟子,由李公子照应他们。妈妈负责厨房的事儿,我负责端菜、递酒等事儿,您老就放心喝酒就是了。”
老太守笑道:“那书呆子不是病了吗?什么时候回来了呢?”
巧儿也不回答,以袖掩面,笑道:“爹爹你看那不是书呆子来了吗?”
老太守闻言转头看去,哪有李柯的影子啊。老太守再一回头,口里‘咦’了一声道:“徒儿,你好快的身法也,没有看见行动啊,怎么就转到我前面去了啊?”
巧儿笑道:“爹爹,当真老了,你连女儿都认不得了啊!”
老太守一看面前的爱徒相貌是分毫不差,可是女儿的声音,笑道:“你这个易容术是跟谁学的啊?竟然连你爸爸我都分不出真假了,真有意思,好!好!好!就这么办好了。”老太守不由哈哈大笑道:“诸位大师,请入席吧!”
巧儿把贵宾请到二楼,分宾主入座。家宴就开始了。
宴席很丰盛,有水果拼盘、焖豆腐、炝白菜、莴笋、藕饼、红萝卜、杏鲍菇、竹荪、松茸和空心菜等十几种素菜,喝的是罗浮山锁龙潭的泉水,主食是香米饭和阳春面。大伙吃得津津有味,直到下午三点多家宴才结束,高僧们都是赞不绝口也。
宴罢,巧儿献上香茶,大师们一边品茗,一边叙话。到五点左右,妙闻大师笑道:“现在时候已不早了,晚上这几个徒儿还要做功课,小施主也够累的了,大人你也有公务要办,老衲要退席了,我们有一点礼物留给施主做念想好了。妙闻说罢,从袖中取出一卷古书和一枚袈裟环来递给巧儿笑道:“小施主,宅心仁厚,福星高照,一生定有奇遇。它日必成正果,老衲留碧玉环为记。”
妙闻大师说罢,起身就走,老太守因为没有找到贵重礼物,难以开口。巧儿笑道:“师父,请留步,家父也有薄礼相赠。”那巧儿将衣袖轻轻一甩,从衣袖中飞出二十四个画轴,递给高僧道:“这儿是罗浮山三十三处洞天福地,佛光圣景,送师父观禅好吗?”
妙闻大师当即将礼物给了师弟和众弟子,一一展开,原来是一副清新绝妙的山水图,每一副图上都有绘有一只逼真毕现的青蛙,只只相似,只只不同,高僧奇道:“好一个丹青圣手,果然中华多奇才也。”
老太守高兴极了。闲话休提,简短捷说。老太守安排天竺贵宾在附近的一座寺庙中住下了。老太守就回家了。
老太守回到家里,马上找到巧儿笑道:“好孩子,你现在就去邹奶奶家,去看柯儿吧!代为父给老奶奶请安。明天为父要退休了,我和你妈妈到罗浮山中隐居去也。这柯儿是个好孩儿,根基不错,不过现在经历不多,还须经过一番锻炼,方能有所成就,你和你的小姐妹们要帮助他,访师会友,去过你们自己的小日子好了。”
巧儿知道爹爹的意思,就将那个羊脂玉手把件放到身边,带着玉箫,提着红藤宝杖去找李柯去了。正是: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