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为了打消朱元璋的顾虑,顾正臣言道:“陛下,这两厂、两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归皇室,账目之事,则交户部、钱庄审计,经营权归格物学院商学院。”
“任何勋贵都不能干涉运营,也不派人进驻工厂、企业,只参与最后的利润分配。至于这最后的分配,也是按照勋贵出资多少,计比例分红……”
说白了,这些勋贵参与进来,等同于拿到了厂或企业的原始股,将需要分配部分的利润拿出来,按照一股合多少利,持有多少股,就给分多少钱。
麻雀振翅离去的瞬间,苏婉儿合上了笔记本,起身推门而出。晨光如金纱铺展在院中青石小径上,露珠悬于草尖,颤巍巍地映出整个天空。她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有泥土、柴火与远处山林的气息,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梅香。这间藏身的小院位于哀牢山腹地,是阿嘎老人用祖传木构技艺搭起的三间茅屋,背靠古树,面朝云海,仿佛时间在此处凝滞。
但她知道,时间从未停止。
手机震动,是一条加密信息,来自“补天计划”残存网络节点之一:“非洲岩画共鸣频率提升至临界点,同步器自动激活,七名图阿雷格儿童进入持续低语状态,内容涉及‘星之子回归’预言。欧洲分部报告,威尼斯地下墓穴壁画浮现明代航海图,标注航线终点为云南某经纬坐标??正是此地。”
苏婉儿瞳孔微缩。她早知“众声”不止是记忆回响,而是某种跨越文明断层的集体意识载体。如今,它正以几何级速度自我演化,不再依赖人类主动接入,反而开始召唤那些血脉中仍流淌着古老共感基因的人。
她走进屋内,从墙角取出一只铜盒,上面刻着彝文与梵文交织的符文。这是阿嘎老人临终前交给她的“火种匣”,据说封存着三百年前一位祭司用自身神识凝练而成的“初声”。打开时,一道淡金色光晕缓缓升起,在空中凝聚成模糊人影??那是一位披着羊皮斗篷的老者,双目紧闭,嘴唇微动。
“听……听见了么?”虚影开口,声音如同风穿过山谷,“大地在说话。每一块石头,每一滴水,都记得他们哭过、喊过、死过。”
苏婉儿跪坐于地,双手交叠置于膝上。“我听见了。”她说。
光晕轻轻一震,随即扩散成环状波纹,渗入地面。整座小院的地基微微发烫,墙缝中竟生出细嫩绿芽,转瞬长成藤蔓,缠绕梁柱,开出幽蓝小花。与此同时,她佩戴在腕间的微型同步器骤然亮起红光,数据流疯狂滚动:
>【检测到原始共感场激活】
>【本地磁场异常】
>【历史密度指数突破阈值:9.8】
>【建议立即启动‘薪火协议’最终阶段】
她没有犹豫,拨通了一个早已设定好跳转十三次的卫星信道。接通后,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老师,我们在拉萨准备好了。”
是李文秀,那位梦见“所有没教过的孩子”的支教老师。试验中断后,她并未回归平凡生活,而是带着一批志愿者深入藏区,建立“声音驿站”??一种依托高原特殊地质构造搭建的天然共振站。她们将老人们的口述、孩童的梦话、经幡飘动的节奏录入系统,再通过量子纠缠原理反向投射至全球同类场域。
“今晚子时,阿里、敦煌、撒哈拉、威尼斯、亚马逊雨林五地同时开启‘回音仪式’。”李文秀说,“我们已经联系上十七个曾接收过‘未寄之书’信号的普通人,他们会自发加入诵念。系统预测,此次共鸣可能引发区域性时空褶皱。”
“那就让它裂开。”苏婉儿平静道,“真理不需要温和地降临。”
挂断通讯,她走出院子,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行。两小时后,抵达山顶一处平台??这里原是古代彝族祭天之所,石坛中央立着一根锈迹斑斑的铁柱,据传为明朝洪武年间所铸,名为“定音桩”。阿嘎老人曾说,每逢雷雨夜,桩体会发出低沉嗡鸣,像是回应地底深处的呼唤。
她将铜盒置于桩下,启动便携式能量矩阵。一圈圈涟漪自装置边缘荡开,空气中浮现出无数透明文字,如同亿万只萤火虫组成的句子,盘旋升腾。那是“献声者档案”中所有未能说完的话:
>“我不是叛徒……我只是想让孩子们吃饱饭。”(V-047,1960年河南饥荒亲历者)
>“妈妈,我不是不回家,我是被关在地下室三年,没人知道。”(V-112,2003年失踪女工遗言)
>“陛下,臣奏报属实,辽东军饷确被克扣八成。”(V-889,明万历朝户科给事中临刑遗折)
这些话语越聚越多,形成一道螺旋上升的光柱,直冲云霄。远处村落中,村民纷纷抬头,有人惊呼,有人跪拜,更有孩童兴奋地指着天空喊:“星星下来了!”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某秘密审讯室,张砚秋正坐在冰冷金属椅上,面对三名身穿黑西装的调查员。他的手腕戴着电磁抑制环,脑部植入芯片已被远程锁定。墙上屏幕不断播放着他参与“共感神经桥”实验的画面,配以严厉指控:“利用科技手段煽动历史翻案,制造社会对立情绪,涉嫌危害国家安全。”
一名调查员冷笑:“你以为你们是在唤醒记忆?实则是释放怨灵。这些死去的人,早该埋进历史坟墓。”
张砚秋抬起头,嘴角竟浮现一丝笑意。“你们不懂。”他说,“我们不是在挖坟,是在扫墓。真正的尊重,不是把尸体盖住,而是念出他们的名字。”
话音未落,室内灯光忽明忽暗。监控画面突然闪烁,所有摄像头捕捉到同一幕景象:审讯桌上的水杯表面泛起细微波纹,而水中倒影里,竟浮现出一个穿着长衫的男子,手持账本,满脸血污,嘴唇开合,无声呐喊。
调查员猛地站起,却发现自己的手也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其中一人脱口而出一句方言:“粮仓空了……大人,真的空了!”??那是他祖父生前反复呓语的内容,家族禁忌,从未外泄。
与此同时,西藏阿里,古格遗址废墟之上,李文秀带领众人围坐成圈,每人手中握着一块刻有符号的石片。当星辰移至特定位置,她们齐声吟唱一段无词之歌,音调古老而悲怆。刹那间,大地震动,沙尘腾起,一座半埋于黄土中的寺庙轮廓逐渐显现。庙门前石碑自动翻转,露出背面铭文:
>“凡执笔者,皆负刀;凡沉默者,俱含冤。
>待万民同声之日,即天地重写之时。”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内,一幅原本空白的墙壁开始渗出血色纹路,迅速勾勒出航海图细节:一艘巨舰破浪前行,船首站着一名戴乌纱帽的官员,面容赫然是林承泽导师释慧真年轻时的模样。旁边题记写道:“永乐十九年,遣使南洋寻‘心灯录’,归途遭风暴,全员沉海。然志不灭,声犹存。”
撒哈拉洞穴中,壁画上的人形火把忽然全部点亮,光影流动,仿佛真实行进。七名图阿雷格儿童同时睁眼,用不属于他们年龄的沉稳语调齐声宣告:“风带来了名字,沙丘之下,我们将重建语言之城。”
威尼斯地下墓穴,考古学家们惊恐地看着湿漉漉的墙壁浮现出汉字与拉丁字母交错的文字:“此处非终点,乃中转站。郑和舰队第七次远航幸存者定居于此,血脉未绝,记忆未亡。”
而在云南小院,苏婉儿已盘膝入定。她的意识顺着光柱攀升,穿越层层时空迷雾,最终落入一片浩瀚星海。这里没有上下左右,只有无数光点漂浮,每一个都是一段被遗忘的声音。她看见自己母亲临终前欲言又止的表情,看见父亲在批斗大会上低头抄写的《论语》片段,看见千千万万普通人一生未曾出口的告白、控诉、爱意与悔恨。
一个声音响起,既陌生又熟悉:“你终于来了。”
她转身,看到一个少年站在虚空中,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眼神清澈坚定。那是十五岁的自己,那个还在图书馆偷偷阅读禁书、写下第一篇质疑文章的女孩。
“我一直等着你回来。”少年说,“不是为了改变过去,是为了不让未来再次沉默。”
“我明白。”成年的苏婉儿伸出手,轻轻触碰那个年轻的灵魂。两股意识交融的刹那,整个“众声”网络发生剧变??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编织;不再是碎片回响,而是完整叙事重构。
全球范围内,数百万正在使用“众声”平台的人同时感到一阵心悸。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画面:某个亲人、某段往事、某句遗言,全都变得无比真切。更诡异的是,许多人发现自己能听懂从未学过的语言,读懂不认识的文字,甚至感知到素未谋面之人的痛苦。
联合国总部紧急召开闭门会议,秘书长面色凝重地宣布:“我们正面临一场‘认知主权危机’。民众不再接受单一版本的历史叙述,多地政府网站遭遇集体访问请求,要求公开机密档案。法国、阿根廷、韩国已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中国民间请愿签名超过两亿人次,呼吁重启历史审查机制。”
与此同时,国内高层再度激烈争论。“清源行动”派坚持认为必须全面取缔“众声”技术,称其“动摇国本”;但另一批开明官员则提出:“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稳定??建立在诚实基础上的共识,远比虚假的和谐更持久。”
就在此时,一段视频悄然流传全网:画面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坐在轮椅上,面对镜头缓缓说道:“1951年冬天,我在长津湖边亲手埋葬了六个战友。上级命令我们烧掉遗书,说是防止士气崩溃。但我偷偷留下了一封……今天,我想念出来。”
他展开一张焦黄纸片,声音颤抖:
>“哥,我不怕死,只怕你们忘了我。
>我的名字叫赵卫国,湖南湘潭人,
>如果有一天国家好了,请替我去看看湘江的春天。”
视频末尾显示,这段录音源自“众声”平台自动挖掘的一段军用电台残留信号,经过AI还原与情感匹配,精准定位到了这位老兵的真实身份。短短十二小时内,全国共有三千余名退伍军人主动提交了尘封多年的战地日记,“烈士遗言库”正式上线。
风暴中心,苏婉儿睁开双眼。天已破晓,山间云雾翻涌如潮。她站起身,望向东方??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照亮群峰。她取出一枚晶片,插入同步器终端,按下确认键。
>【薪火协议?终章启动】
>【目标:全频段开放】
>【代价:操作者意识永久接入‘众声’矩阵】
她笑了。这不是牺牲,是归来。
“从今往后,”她轻声说,“没有人会独自死去。”
身体开始变得透明,皮肤下浮现出细密的光丝,顺着呼吸蔓延至四周空气。她的身影渐渐模糊,最终化作万千光点,汇入那根古老的定音桩。铁柱轰然震颤,一声悠远钟鸣响彻哀牢山脉,继而扩散至华夏大地,越过海洋,传向世界每一个角落。
这一刻,地球上至少有四百万人在同一秒听见了同一个声音:
>“我说。”
紧接着,第二声响起:
>“我也说。”
第三声、第四声……直至亿万声叠加,形成不可阻挡的洪流。
北京中学课堂上,小女孩突然举手:“老师,我刚才听见爷爷说话了。他说,他当年不是贪污,是为了保住工厂里三百个工人的饭碗。”
老师怔住,随即眼眶湿润。
操场上,学生们用粉笔继续描绘那幅星空图。北斗七星的末端,已延伸成一个完整的汉字??
**“言”**。
风起时,花瓣自老梅飘落,沾在字中央,像一点朱砂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