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学习如何管家。
谢宁无聊地翻看账本,有一搭没一搭地拨着算盘。
他本就不耐烦这活,偏偏谢母要求他一定要学会看账本管家。
待学完管家之后,还要学习如何迎接往来、如何送礼。
谢宁想想就觉得好烦啊,成婚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事儿要干,就不能像在家一样,每天吃吃喝喝玩乐吗?
谢宁心生抵触,学习起来自然懈怠。
谢母推门而进:“宁哥儿,学得怎么样了?”
谢宁拖长语调:“不怎么样。”
一听这话,谢母就知道谢宁在敷衍了事,这孩子被她从小娇惯大了,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瞧都不瞧一眼。
谢母在谢宁旁边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谢宁撂开算盘,接过水杯,一口闷。
谢母无奈地道:“宁哥儿,你不好好学习管家,以后你的嫁妆谁管啊?陆家谁管啊?”
谢宁不以为然道:“母亲你给我拨一个能干的嬷嬷帮着管嫁妆呗。至于陆家,从咱们府里找一个管家就行了。”
谢母恨铁不成钢地点了点谢宁额头:“你呀!哪怕有得力的手下,也要自己学会看账本,万一他们黑心肝子做假账,你都看不明白。”
“而且陆家只有儿婿一人,没个长辈帮衬着,到时候什么事儿都得你们夫夫俩一起来。”
“而且儿婿平日里还要读书,你不是想让他给你考个进士吗?不考进士了?净给你处理家里的琐事?”
谢宁激动得一拍桌子:“那当然不行!不说状元探花,最起码二甲也是要考上的。不然我就是区区一个秀才的夫郎,走出去我颜面何存?!!”
立在旁边的白玉暗自发笑,公子这是被夫人拿捏住了。
谢母语气平淡:“既然儿婿要考进士,那家里的活就得你来安排,现在还不想学吗?”
谢宁眼珠子左转转右转转,就是不正眼看他娘。
他既不想学,又想让未来夫婿无后顾之忧,专心读书,给他考个进士。
谢母瞧他那样儿,就知道他还没转过弯来,干脆下一剂重药。
“若儿婿真考上进士,做了官,便会有人情往来,不懂如何收礼送礼,可是会得罪人的。”
“这记账管家你可以让别人代劳,人情往来可得主人家来。万一儿婿看你什么都不会,纳个良妾进门打理家事,你能忍?”
谢宁瞪圆了眼睛:“他敢?!!他跟我说过,以后只有我一人,不会纳妾的!”
此时的谢宁在陆川不断的通信下,对陆川产生了些许好感。投入感情后,自然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谢母惊讶,陆川一介穷书生,哪怕是哄骗宁哥儿,能说出这样的话,也算是很有诚意了。
随后谢母想到这是一个好理由,立刻调转话头:“既然儿婿承诺了不会纳妾,你就忍心让他一个人操持?”
谢宁立刻不说话了,他想来想去,好像学管家这事儿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之前与连英杰定亲,宁哥儿不喜欢学这些,谢母也就由他去了,横竖连家还有连母在。
当时谢母想着,等宁哥儿进了连家的门,再让连母慢慢教,多给他陪嫁几个靠谱的管事便是了。
没想到世事无常啊。
陆家只有陆川一人,谢宁作为正室夫郎,必须要自己立起来。
想到这,谢母有些变软的心,又硬了起来。
谢母擅长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看宁哥儿有点丧气,便示意身后站着的丫鬟把食盒拿上来。
谢母移开盖子,把里面的糕点拿出来,有谢宁喜欢的白玉糕、荷花酥、榛子酥。
“这都是娘亲手做的,来尝尝吧。”
谢宁眼睛一亮,捻起一块糕点开始吃起来。
谢母温和地说:“吃完糕点就好好学,可以吗?”
谢宁点头,不管他愿不愿意,都逃不掉学习,那不如干脆点。
好歹也得了他娘做的糕点吃。
第19章准备
时光飞逝,天气逐渐变冷,期间还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终于到了婚期的前一天。
侯府里挂满了红绸,各处贴着喜庆的窗纸,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永宁侯府的那抹红越发耀眼。
白色的霜雪和严寒的天气也遮不住府内热烈的气氛。
谢宁在跟嬷嬷学习明天的礼仪流程,大嫂张氏在对宾客名单,谢母带着白玉在对明天要陪嫁的嫁妆单子。
谢宁出嫁后,他的嫁妆终归是要自己管理,白玉性情稳重,可以帮着打理嫁妆。
嫁妆单子上除了永宁侯府公中出的三万两银子外,还有永宁侯添的两个庄子,大哥谢博添了一间铺子,二哥谢明添了五千两银子。
至于谢母陪嫁的东西就多了,她的嫁妆加上这些年的经营,大半都给了谢宁。
真真如外界传言那般,备受宠爱啊。
白玉与谢母各拿一份嫁妆单子,由下人清点,再对照单子看是否对得上。
谢宁的奶娘是北疆人,谢家举家回京时,因为她的家人都在北疆,便没有跟着去京城。
谢母便把自己身边的嬷嬷给了谢宁,那嬷嬷是从柳家陪嫁到谢家的。当初谢宁在柳家族学被欺负,也有那个嬷嬷放任的缘故,才导致谢宁被欺负了一年多才被发现。
之后谢宁就不喜欢身边有年长的嬷嬷管着,也不喜欢有陌生人在身边。
谢母又从北疆找来了谢宁的玩伴白玉与荷花,此后谢宁院子里的事,都是白玉向谢母学着打理的。
白玉稳重,打理事物;荷花跳脱,陪谢宁玩乐。
最近谢母一直在想,要不要给宁哥儿陪嫁一个经验老到的嬷嬷,光白玉与荷花两个年轻小哥儿,她怕撑不起一个家。
还是谢母身边的刘嬷嬷看出她的烦恼,主动请缨,要求去给谢宁当陪嫁。
谢母犹豫:“可宁哥儿接受不了老嬷嬷指手画脚,哪怕只是好意的提点。”
刘嬷嬷笑道:“夫人忘了?我是北疆人。宁公子应该是不喜欢京城出来的下人,但对北疆人还是能接受的。不然白玉荷花也不会如此受他信任。”
刘嬷嬷是永宁侯刚到北疆驻守时临时请的下人,后来刘嬷嬷的丈夫战死沙场,她又无儿无女,就一直留在谢府做事。
当时刘嬷嬷刚到京城,也在学习京城的礼仪,也就这些年学好了,谢母才越发看重她。
谢母想想也是,但她心底还是有顾虑:“当时白玉荷花只是小孩,又是宁哥儿的玩伴,你……”
谢母的话没有说完,但刘嬷嬷也明白她的意思。
一时间,主仆二人相顾无言。
最后谢母还是跟谢宁说了,谢宁一开始的反应果然如她预料一般,激烈反对,说什么有白玉在就行,不需要另外的嬷嬷来管他的事。
刘嬷嬷上前自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