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卷阅读250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分卷阅读250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回首看去。
    始作俑者的少年却无事人一般,揭下几乎湿透的口罩,向紧张注视来的四人宣布——
    “手术结束了。”
    几人如释重负的长叹传入手术室中。
    接着,便听见少年“嘘”了一声,提醒他们不要喧闹。
    门外很快安静下来。
    李明夷独自靠坐在手术台边,继续监护着尚未苏醒的手术病人。
    被撤去麻醉不久的青年,仍对自己的遭遇一无所知,双眼紧闭,胸膛平顺地起伏。
    若是他现在苏醒,就能看见自己脑袋上顶着的厚厚白纱。
    往下看,便会注意到下面的腹部有道明显凸起的弧度,旁边,还有一条细细的缝合线。
    这是什么?
    他一定会好奇地问。
    是你的颅骨,李明夷在心中默然作答。
    我把它埋藏在你腹部的皮下组织中,等着日后将其重新植回头颅。
    他甚至可以想象听到这话时,青年倏然睁大的眼瞳,接下来便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不断追问。
    为什么要这么做?
    腹部还可以养活其他部位的器官吗?
    这一刻,李明夷能听见的,却只剩一道平缓的呼吸声。
    啪、嗒。
    酝酿了半日的大雨,终于在交加的风潮中落下。手术室紧闭的窗门,也被吹得呼啦作响。
    李明夷疲惫地垂下眼帘。
    迟来的余悸,像这场中断的雨一般,滴打在心头。
    林慎于他,亦友亦徒,更是少数可以透彻理解手术的几人之一。若是失去这个重要的伙伴,对他,对医署,乃至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都将是令人心痛的损失。
    这次开颅手术的风险远远超过他既往操作的任何一台手术,哪怕一点判断失误,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正当他在脑海中反复回忆术中种种细节时,挂在耳畔的听诊器中,忽然传来一阵加速的心跳。
    李明夷猛地起身。
    躺在手术台上的林慎,交错的眼睫缓缓睁开,露出一双黑润的眼睛。随着瞳孔中白色身影不断靠近,那双眼微微眨了一眨,轻轻弯起。
    “嗯。”李明夷回应着这道目光,缓缓松下双肩。
    “手术顺利结束了。”
    手术的成功无疑是这场风雨中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我就说嘛。”马和笑眯眯拈出刚刚卜卦用的三枚铜板,稍迟一步宣布刚才的卦象,“否极者泰来,小林郎必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啊啊,啊啊?”小哑巴歪着脑袋看过去。
    你刚才是那么说的吗?
    “咳。”马和将手一收,“天机不可提前泄露也。”
    倒是裴回想问问:“道长能算算这雨何时停么?”
    大雨一下,渡河又成了难题。身为主人的李明夷虽不拒绝,但连续叨扰,实在让主仆两人心有不安。
    裴溆迟迟不能赴任,也怕节外生枝。
    “这个嘛……”马和跟着扭头看去,却唯有讪讪一笑,“不出三五日,便是七八日,最多十余日。”
    说了也等于没说。
    众人皆心知肚明,按往年的例数,这雨怕是要下到四月了。
    好在现下医署中没有别的病人,李明夷单独腾出一间与手术室同等消毒规格的监护室,以随时应对可能出现在林慎身上的变化。
    *
     次日,傍晚。
    “这里,埋着我的颅骨?”
    半靠在床榻上的青年,头顶还缠着几圈厚重的白纱,整张面庞浮肿虚弱,一双圆润的黑眸却不掩好奇,努力往下瞟着。
    李明夷摘下挂在耳上的听诊器,点点头。
    不出他所料,听闻术中种种惊心动魄的转折之后,林慎果然不再甘于老老实实躺在床上养病。
    能够张口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手术的细节。
    ——不仅将颅骨取下,还把它在肚皮下面。
    得悉如此不可思议之事,且就发生在自己身上,林慎神奇地盯着稍微隆起一道弧度的肚皮,脑海里不断设想着手术的画面。
    而最让他好奇的问题,莫过于——
    “那什么才能把这块头骨植回?”
    青年的眼中闪着雀跃。
    不但无所畏惧,甚至还有点不能亲眼目睹的遗憾。
    “颅骨埋藏在肚下太久,骨量会被人体逐渐吸收,所以不能放置过长时间。”
    人都躺在病榻上,还惦记着手术,李明夷实在被他旺盛的求知欲打败,索性据实以告:“两个月后,就可以植回骨瓣了。”
    当然,这是理想状况下。
    作为人体最高级中枢的大脑,就像一组精密运算的超级代码,任何一点损伤都可能导致难以预计的后果。
    后一句话,李明夷没有说出,林慎却能在心里举一反三。
    “李兄放心,我已好了大半,两个月绰绰有余。”在生死关头走了一遭,他倒显得更为乐观,为自证似的,举起放在床畔的右手,轻轻握成拳头。
    “你说话可得算话。”门口传来窸窣的衣料摩擦声,接着便听一道含着呵欠的声音,“你要赶紧好起来,不然咱们医署都开不成了。”
    林慎转眸看去。
    掐着时辰来换班的阿去,已经换上一身干净的隔离衣,正往脑袋上戴着帽子口罩。
    这位行医经验几乎为零的晚辈,对于手术与监护室的概念接受得倒意外得顺畅。
    “那是自然。”
    半是玩笑的一句话,却让林慎的眼神蓦地认真起来。
    ——身前,有高山以仰止;而今,又有后浪追逐。
    他岂能就此停下步伐?
    “好好休息。”见他丝毫不为病势所困,李明夷也便省去多余的担心,脑海里反思索起另一桩事。
    “李郎,李——郎?”
    傍晚时分,除了值守监护室的阿去,剩下几人聚在同一张桌前吃饭。为庆祝手术的成功,也为慰医署这些时日连轴转的辛苦,裴回特意下厨做了三菜一汤。
    因连着下雨,医署里已许久没吃上新鲜菜肴,难得有好饭好菜上桌,李明夷拿着筷子,却半晌没有夹菜。
    见他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马和忍不住拿手在他面前挥挥。
    这是给人累傻了?
    “多谢。”李明夷若无其事地探出筷子,耳畔却还回荡着阿去的那句话。
    他的假意抱怨,虽是在变着法鼓励林慎,却也提醒了李明夷——
    医署人手不足,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运转就会举步维艰。
    想要完成从诊所到医院本质的转变,只有手术人员是远远不足够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不难想到。
    按照马和此前提出的教学医院医联体模式,招募医科学徒,扩充人才储备。
    简单来说,就是招募新人。
    而这看似水到渠成的一步,却成了横亘在眼前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