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卷阅读177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分卷阅读177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视中原。先帝他老人家虽龙驭归天,可今我大燕已立鼎天下,只差一步便能完成先皇的大业。陛下更当振作精神,与族人们共谋宏图。”
    这番带着安慰的鼓励却并没有让安庆绪振奋几分,那肖似安禄山的面容上慢慢露出一抹不应有的颓丧。
    对方的言外之意,他并非听不懂。
    可现在燕廷的军政大权实际上已经被严庄独揽,他这个皇帝除了哀痛也没有其他事可以做。
    安庆绪只能偷偷借着该哭的场合落泪。
    平庸固然不是过错,可当庸才被暴露在人人瞩目的位置上,那滋味才叫万箭穿心的难过。
    意识到对方还在等他发话,他深吸一口气,尽力以一个皇帝该有的威严开口:“朕知道了。史卿还有别的事要奏么?”
    身后默然片刻,接着才听见对方继续以严肃的口吻重新说起刚才的话题:“如今陵寝已成,父亲也将撤兵回到河北,所以特遣令官告悉臣此事,也想向陛下请示,是否将先皇的灵柩归于陵寝?”
    听到此处,安庆绪茫然地抬头望了一眼。
    或许是怕他这个儿子谋反,陵寝的事他的父皇甚至没有向他提过一句,史朝义口中的说辞是真是假他也无力分辨。况且这种事情,原本是该严庄过问的。
    “你去问……”话一开口,安庆绪便自己打住了。
    他是迟钝,史朝义却肯定不傻,冒着得罪严庄的风险直接来启禀他这个傀儡皇帝,显然是判断出严庄不会同意。
    年轻的燕皇回首北望。
    洛阳冬雪已化,不知范阳是何光景。
    他极力远眺,却被森严的宫门、重重的人影拦住了目光。
    “你父亲居河北已久,想必挑的是个风水宝地。”良久,安庆绪终于下定决心一般开口,“十二便是先皇的头七,朕命你亲自在葬仪后运送灵柩归寝,不得有任何闪失。”
    史朝义立刻禀拳:“臣必不辱使命。”
    皇帝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气。
    简单的一出对话结束,枯燥的诵经声再次充斥在灵堂里。提着刀走出门的时候,史朝义的脚步忽然顿住。
    “既见是已,皆,皆大欢喜,得未曾有……”①
    一个大腹便便的和尚,正埋头坐在众僧边上一同念着《法华经》,声音似有些耳熟。别人诵半句,他也跟半句,听着磕磕绊绊的,实在让人皱眉。
    史朝义垂眸瞟了一眼。
    “即时诸天、于虚空中、高声唱言……”②
    像是学堂打盹被抓住的生徒,被他这么一盯,那和尚马上扬高音量,语气顿挫地朗诵起来。
    半晌,史朝义挪开了目光,径直踏步而去。
    行宫的另一扇侧门前,刚刚被押回的李明夷也隐隐听闻着远方的诵经声。
    不知是否是心有不安,这段时间严庄请了大量的僧人为死于非命的安禄山超度。然而即便如此,一些鬼神之言仍甚嚣尘上地流传在整个洛阳城中。
    有说安禄山怨气不散,也有说见过他阴魂,还说他领了无数小鬼站在城门的。流言传得煞有介事,就连被软禁的李明夷也在守卫的闲谈中有所耳闻。
    经历过穿越时空,他倒不敢断言世界上没有超自然的事,但只要想象一下安禄山生前的体格,很难不怀疑流言的真实性。
    要真是安禄山本人,那得是多壮硕的魂魄?
    这种神神鬼鬼的事,还好没让那位擅长弄鬼的马道长知道,否则可不得来洛阳发一笔横财。
    正漫无边界地想着这些事,严庄身边的亲兵已经一个推搡把李明夷送进了门。
    “就请郎君在此好好为先帝痛哭吧。”
    李明夷踉跄两步才站定。
    他伸手揉了揉肩膀,目光不经意地向后瞟去。
    长长的嘎啦一声,两旁的侍卫将门关上,严庄的身影也消失在逐渐闭拢的门缝中。
    确定人已经走开,李明夷往后两步靠在门板上,一边小心听着外头有无来人的声音,一边从袖口里抖出一团豌豆大的纸团。
    展开已经皱巴巴的纸团,有限的纸面上只写了八个字。
    ——十二搭灯,小心火烛。
    李明夷目光一顿。
    元宵节前三天就要开始准备节庆的灯火,故而十二被民间约定俗成为开始搭灯的日子,这句话表面上并没有什么信息。
    但在这个特殊的新春,它还有另外一个重大的意义。
    当天是安禄山的头七。
    演戏全套,在这个要紧的日子,严庄必会大行葬礼。
    李明夷把纸条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又尝试用火烤、浸泡等常用藏匿暗号的方式检查一次,确定没有其他提示,才将这张纸条丢进炭火里烧成灰。
    这张纸条是夹在一截小指宽的竹管里丢来的,也还好严庄没有细究,才让他顺利拿到手上。
    本来最小心谨慎的人,也会被顶天的权力蒙蔽双眼。
    如果不是严庄非要向他证明自己的正确,李明夷也不可能有机会取得和外界的联系。
    至于他那些诛心之言。
    人只能效忠于自己,这一点李明夷倒是很同意。
    他倒有些遗憾——严庄描述的遗臭万年并没有发生,否则他还能参考一下历史上那个同名同姓医者的生平。
    那张纸条上的文字再次浮现在眼前。
    笔锋顺滑而收敛,如其主人的性情,滑不留手又暗藏锋芒。
    如果没有猜错,那人隔了千里出现在洛阳城中,最初的目的恐怕并不是向自己投递消息。
    正忖度着今日种种,门外一阵模糊而慌乱的对话忽然传入李明夷的耳朵。
    “这里是关押犯人的地方,您不能进!”
    守卫的声音带了几分明显的慌张,对方显然不是他愿意得罪的人物。这种软弱的阻拦实在无济于事,李明夷马上便听见另一道更大的声音理直气壮地响起——
    “我已算明了位置,怨气就在此处。严公有令,让我们超度宫中一切怨魂,还不快快让本道……本僧进去,除去业障,安抚怨灵?”
    守卫似乎还想再说什么,两人的声音忽然同时小了下去。
    片刻,紧锁的大门便被打开了。
    “只许呆一刻。”
    门被小心翼翼地虚掩上,在守卫紧张的注视中,那僧人十分配合地点点头,大摇大摆挺着肚子走进小院。
    “为悦众生故,现无量神力!”③
    他嘴里喏喏念着经文,眼神不住乱瞟,最终定格在目光震动不已的李明夷脸上。
    “我看郎君怨气深重,恐怕需要福气化度。”
    说话的同时,那大肚子的僧人已经晃到眼前,一个眨眼间飞快从肚皮里取出什么物件。
    他背着身,守卫也只能从一丝门缝看到那宽阔的背影。接着,便听他笑吟吟道:“既有陛下的旨意,老僧这福气便赠与郎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