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刚开学的前几天一般不会正式上课,尤其是大一新生。
当新生们按照指示来到教室后,看到的是辅导员,接下来由学长学姐带着熟悉校园,以及领取新书,还发了学生学习手册,据说正式开学后还会进行抽查小考。
大学的上课模式跟初高中的不一样,学生们要到处跑着找教室上课,所以必须提前熟悉校园,毕竟有些课程是真的可能横跨整个校园,清北大学极大,在学校迷路这种事情,可不是开玩笑。
虽然跟纪笑笑之间有过不愉快,但叶秋没急着脱离大部队,刚开学那几天还是跟着室友行动,直到周末才有空跟姜屹约好一起去找曲彤他们。
张晓璐放下水杯,兴奋道:“你们上楼的时候看到没有?”
纪笑笑凑上去,“看到什么?”
“楼底下站着一个男生,长得特别好看,我这辈子都没看到过这么好看的人!”张晓璐很激动,“他在我们楼下等人,不知道是不是学校的学长,你们说我能不能上去问问他的名字?”
在这个含蓄的年代,上去问名字已经相当大胆。
纪笑笑无法理解她的行为,“长得再好看有什么用?咱们这是女生宿舍,他在楼下等人,你猜等的是谁?”
“不会吧?”张晓璐咬唇,不愿意相信。
不管她信不信,反正纪笑笑只能提醒到这儿,她在乡下看多了为男人要死要活的蠢货,才不想多管闲事。
叶秋没听到他们说话,跑下楼后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格外出众的姜屹。
暖黄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斑驳的光影更凸显出他精致的五官。
来来往往的女生都情不自禁地将视线看向他,然后羞红了脸。
这是在青山大队时从没发生过的事,叶秋脚步顿住。
姜屹却已经抬头,刚好看到她,唇角勾起,毫不犹豫的抬起脚步朝她走去。
叶秋快步下楼,“不是说了不用来等我,直接在校门口集合?”
姜屹避而不谈,“等会儿他们就来了,我们去公交站口接人?”
他们两个不是同系的,距离隔得很远,除了开学那天,就再也没见过面。
思念在心底蔓延,姜屹一分一秒都不想多等,只想让她在下楼时第一眼就能看到他。
叶秋没追问,随意找了个话题,并肩朝校外走去。
“叶秋,我好想你!”
刚一下车,曲彤就热情的扑过来,紧紧抱住叶秋,一边蹭着,一边诉说思念。
姜骋跟在她的身后,见她这样,轻轻撇嘴,觉得这个姐姐一点都不成熟。
等人都到齐了,才一起前往房管所。
公告栏上贴着寥寥几张租房信息,价格却高得令人咂舌,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的房子每个月租金就要20元,相当于她大半个月的生活补助。
叶秋回头看向姜屹,“你觉得怎么样?”
她的租房需求并不迫切,但姜屹不一样,姜奶奶和姜琼他们还在乡下等着。
姜屹抿唇,认真思考。
如果租房的话,他的存款倒是能支撑两三年,可一家人都到北京,没有收入来源,每个月的生活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姜廷和姜琼都要上学,不在北京落户,他们两个孩子怎么办?
姜骋也看到了公告栏上的信息,“哥……”
“等我回去再想想,不着急,还有四个月才放假。”
他必须得想办法找到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不然把奶奶他们接过来就只能一家子坐吃山空。童年的生活造就了他的不安全感,如果没有收入来源,他不敢贸然改变现有的生活轨迹。
早已习惯了依靠大哥,得到答复后,姜骋变得安心,兴致勃勃地出主意,“我听室友他们说,稻香村的点心好吃,咱们现在去多买点,寄给奶奶他们尝尝。”
他今年也才十八岁,虽然经历过昏暗的童年,但因为有着大哥的保护,还保留着一份少年心性,上了大学后,没有村子里如影随形的异样眼光,短短一个星期,他的性格明显开朗不少。
众人采纳了他的建议,虽然刚到北京就寄了不少东西回去,可度过一个星期的大学时光后,又有不少话想跟家里人说,各自带着一封厚厚的信打算去邮局,既然要寄信,那多寄些别的东西也是顺理成章吧!
又高高兴兴的玩了一天,叶秋才带着笑容回到宿舍。
一回头,却对上众人诡异的眼神。
徐婧双手环胸,挑眉,“刚才送你上来的和早上接你的是同一个人吧?”
叶秋镇定自若,“对呀,我们是同村的,约好了周末一起在北京玩。”
果不其然,其他人的关注点立刻发生偏移。
徐婧惊讶,“一个村的?你们村有两个考上清北大学,还有其他学校的?”
她是应届高中生,就他们这一届考上大学的都寥寥无几,这还是在占据了年龄和地区优势的情况下。她记得,叶秋的下乡地点是川省的一个小山村,竟然出了这么多大学生?
叶秋无比自然的转移话题,引导其他人关注青山大队的事情。
“你竟然还养过猪啊?”
王雁解释道,“在乡下,养猪可是好差事,一般人都抢不到。叶秋又是外来知青,她能去养猪证明她本事不一般,村里人也不排外。”
她越说越羡慕,她下乡的地点在东北,当地人排外,可从来没得到过养猪这样的轻松工作。
纪笑笑却做作地捂着鼻子,远离叶秋,“养猪这么臭,又脏得很,你肯定很辛苦吧?”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相处,叶秋算是看明白纪笑笑这个人了。
明明自己也是乡下来的,却对着宿舍里几个城里姑娘巴结得很,竭力隐藏自己的出身,还时不时说几句茶言茶语,造不成什么伤害,就是让人很烦。
了解她的为人后,叶秋已经懒得搭理她,自顾自跟其他人聊着下乡的趣事,一片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