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13章 新起点,新挑战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13章 新起点,新挑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13章新起点,新挑战(第1/2页)
    部委大院的公示栏里,新成立的“重大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人员名单墨迹未干。
    赵四的名字,赫然列在常务副主任一栏。
    档案关系从一重厂正式转入部里,一切手续办妥。
    王永革拿着新领的办公室钥匙,咧着嘴在走廊里晃了晃:“四哥,这回咱们可算名正言顺,扎下根了!”
    陈继业则更务实,已经带着两名新分配来的年轻干事,开始清点从革新办移交过来的资料和设备。
    办公室比之前大了不少,依旧简陋,但多了几分专属的气息。
    周主任亲自过来开了个短会。“架子搭起来了,担子也得挑起来。”
    他开门见山,“部里对你们期望很高。眼下有两个重点方向,一是啃下苏联援建那几套重点设备的国产化硬骨头,二是全力保障西北那边几个特殊项目的设备技术需求。”
    他递给赵四一份清单,上面罗列着需要优先攻关的苏联设备型号,以及西北项目提出的初步技术指标要求,后者措辞模糊,但隐含的紧迫性扑面而来。
    “国产化是立足之本,西北任务是当务之急。人手、资源,中心优先保障。遇到困难,直接向我汇报。”
    周主任目光扫过赵四三人,“赵明,尤其是你,现在身份不同了,既要抓技术,也要学会统筹协调。”
    “明白,主任。我们尽快拿出具体方案。”赵四接过清单,感觉分量不轻。
    送走周主任,王永革凑过来看着清单直嘬牙花子。
    “好家伙,老毛子这挖掘机,图纸都看不太明白,怎么国产化?还有西北这要的东西,神神秘秘的,指标还这么高。”
    陈继业推了推眼镜:“苏联图纸存在人为错误或保留是常见情况,需要反向工程和自主验证。西北的需求,恐怕需要更深入的沟通和实地调研。”
    赵四没说话,将清单收好。“永革,你负责跟进部里资料室,把所有关于这几款苏联设备的图纸、使用手册、故障记录,能找到的都调过来。”
    “继业,你带新人先熟悉情况,梳理我们已有的技术储备。我去找计划司和装备司的老熟人聊聊,摸摸底。”
    分工明确,几人立刻行动起来。
    中午在部里食堂吃饭,赵四明显感觉到周围目光的变化。
    以前是“革新办的小赵”,现在则是“研究中心的赵副主任”,打招呼的人多了,语气也多了几分正式的客气。
    连马工远远看见他,都下意识地别过头,加快脚步走开了。
    王永革端着饭盆坐下,压低声音笑道:“四哥,瞧见没?马高工现在见你都绕道走了。”
    “他那倚老卖老资历,在咱们这实打实的功劳面前,不够看喽。”
    赵四敲了敲他的饭盆:“少说两句,吃饭。下午还有的忙。”
    食堂的饭菜依旧简单,但气氛不同了。
    下午,赵四分别拜访了计划司和装备司的几位处长。
    凭借之前鞍钢和红星厂的成功案例,对方都还算给面子,透露了不少信息。
    苏联设备的备件供应越来越紧张,某些关键部件国内试制屡屡失败。
    西北那几个项目级别很高,催得很急,但具体细节讳莫如深。
    回到办公室,赵四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个崭新的暖水瓶和两个玻璃杯。
    王永革嘿嘿一笑:“行政科刚送来的,说副主任该有的配置。”
    赵四摇摇头,没说什么。
    他铺开稿纸,开始构思中心的工作计划和人员分工框架。
    脑子里思考着如何整合资源,如何打开局面。
    下班铃声响起,赵四收拾东西,准备去职工医院接苏婉清。
    今天约好了去她家吃饭,苏母特意嘱咐的。
    刚走出部委大院,就看见苏婉清已经等在街对面的槐树下。
    她穿着件浅色的列宁装,围着赵四上次从上海带回来的丝巾,清秀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3章新起点,新挑战(第2/2页)
    “不是说我来找你吗,等很久了?”赵四快步走过去。
    “没有,刚下班。”苏婉清摇摇头,很自然地和他并肩走着,“听说你的新任命正式下来了?”
    “嗯,今天刚公示完。”
    “责任更重了。”她语气里有关切,但更多的是支持。
    “还好,总算有个能踏实做事的平台了。”赵四顿了顿,“一会儿到家里,伯伯阿姨要是问起工作……”
    “我知道,”苏婉清接过话,“不该说的不说。爸妈就是高兴,想给你庆祝一下。妈特意托人买了条鱼。”
    到了苏家,果然一片热气腾腾。
    苏母亲自在厨房忙活,苏父也早早下了班,坐在客厅看报。
    “小赵来啦,快坐快坐。”苏母端着菜出来,脸上笑盈盈的,“听婉清说,你现在是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了?年轻人,有出息!”
    苏父放下报纸,也温和地笑了笑:“位置高了,责任也大了。你们那个中心,担子不轻吧?”
    “刚开始,千头万绪。”赵四谨慎地回答,“主要是做些技术协调和攻关的工作。”
    “技术工作好,实实在在。”苏父点点头,没再深问,转而聊起了最近的天气和报纸上的新闻。
    饭菜上桌,果然有一条红烧鱼,还有几个家常小炒,在这年月算是很丰盛了。苏母不停地给赵四夹菜,让他多吃点。
    “小赵啊,你和婉清的事,这就算定下来了。”苏母吃着饭,说道,“以后就是一家人,别客气。工作再忙,也得注意身体。”
    苏婉清微微红了脸,低头吃饭。
    赵四心里暖融融的,应道:“谢谢阿姨,我会的。”
    饭后,苏婉清送赵四下楼。夜色微凉,月光洒在安静的家属院里。
    “看你眉头一直没完全松开,遇到难题了?”苏婉清轻声问。
    “有点头绪,但还需要时间。”赵四呼出一口气,“不过问题总能解决。”
    “嗯。”苏婉清没再多问,只是说,“家里你不用操心,阿姨和妮儿那边,我有空就过去看看。”
    “辛苦你了。”
    “应该的。”
    走到大院门口,赵四停下脚步:“回去吧,外面冷。”
    “你路上小心。”苏婉清站在路灯下,目送他离开。
    回到宿舍,王永革和陈继业还在灯下研究苏联挖掘机的图纸,见他回来,立刻招呼。
    “四哥,快来瞅瞅,这液压管路图好像有点问题。”
    赵四脱下外套,加入进去。
    暂时将家庭的温馨放在一边,思绪重新被图纸和难题填满。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图纸某处画了个圈。
    “这里,还有这里,标注的管径和压力等级对不上。明天联系一下一重厂,问问他们实际维修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
    夜深了,研究中心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新的征程,已经在一片忙碌中悄然开始。
    第二天一早,赵四在办公桌前坐下,习惯性地进行了签到。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特种高温密封垫片,数量50套】!【现金10元,全国粮票20斤】!”
    看着系统空间里出现的、恰好能用于某些高压设备的密封件,赵四目光微动。
    他拉开抽屉,将那份西北项目初步技术需求清单又拿了出来,目光落在其中一项关于“高温高压反应容器密封”的模糊描述上。
    这时,通讯员敲门进来,送上一封盖着保密戳的信函。“赵副主任,西北项目指挥部急件。”
    赵四拆开信,快速浏览一遍,眉头微微蹙起。信里要求研究中心尽快派技术骨干,前往西北实地解决“特种车辆动力包”的适应性改装问题,措辞比之前更加急迫。
    他收起信件,拿起电话:“永革,继业,过来一下。有紧急任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