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十五章宫学名额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五十五章宫学名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五章宫学名额(第1/2页)
    不过,牛爵爷本身就会敬酒。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科技在近现代落后。
    会办事,不如会来事。懂发明创造。不如懂溜须拍马。
    但,这并不能说贺重安的路线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社会资源的增长,贺重安从这种社会资源增长获取利益更容易,也是对的。
    历史的浩浩荡荡,不会为某些人的门户私计让路。
    贺重安如果没有煤球炉煤球发明所带来的利益,也不可能让贺家全力支持,没有贺家的全力支持,他也不可能拉上郑家。
    更不可能有机会掀起一场政争,站在皇帝面前。
    原理没有错。只是执行层面出了问题。
    “在这个时代,任何利益必须有权力来保驾护航。而权力本身,也需要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物资力量作为支持。”
    “也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
    “这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但怎么抓?怎么硬?从什么地方下手?”
    贺重安心中盘旋好一阵子,终于做出一个判断:“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当官。”
    当官,进入大夏体制,是这个时代获得权力的唯一出路。
    但怎么才能当官啊?
    科举?恩荫?还是别的。
    这就需要贺重安好好思量。
    贺重安心中想着事情,好久才入睡。
    第二天一早,郑家就派人来请了。
    贺重安立即上门。
    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将贺重安引入府中。自称是郑邦基。
    贺重安知道,这是郑家老七。
    这也是世家大族迎客之礼。贺重安之前来,仅仅是郑府管家来迎接。
    郑邦承更是等候多时了。
    见贺重安过来。迎出门来,说道:“重安,你可算来了。”随即引贺重安入书房谈话。
    郑邦基一边作陪。
    郑邦承说道:“我已经去过枢密院了,与西海所有的卷宗都已经封存。西海方面的事情,我说了算。重安,你想怎么办?”
    贺重安说道:“能将家父调过来吗?”
    “不可能。”郑邦承摇摇头,说道:“有一件事情,你还不知道。但很快就知道了。武宁侯在西海打了一个大胜仗。陛下与诸位大学士的意思都是,武宁侯还是不要动的好。”
    虽然还没有仔细查,但大体上已经分明了。
    西海是一个烂摊子,其实是很多人的共识。
    无非是烂到什么程度而已。
    这个烂摊子没有人愿意接。而且未必能接得住。
    虽然武宁侯府很难,但在大夏朝廷很多人看来,只能苦一苦武宁侯了。
    “不过,请你放心,从明年开始,西海军费重新议定。决计不会让你家吃亏。”
    贺重安心中暗道:“这个结果能让我那个便宜爹爹在西海轻松一些。”
    对于武宁侯,贺重安心思很复杂的。
    他现在已经明白贺夫人是什么样的人了。也知道该如何与贺夫人相处了。对于这个便宜父亲,却还有几分忐忑。
    郑邦承以为贺重安心中不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五章宫学名额(第2/2页)
    这一次贺家全力以赴,几乎压上所有,才撬动宁国公府,让他进入了枢密院。给郑家带来不可计量的好处。贺家最想要的是从西海脱身。他却不能做到。
    有点太不够意思了。
    不好好补偿,今后谁给郑家办事。
    他连忙说道:“你知道宫学吗?”
    贺重安说道:“自然知道。”
    宫学,又名咸安宫学。
    在西华门内,本为明代妃子所居,后废弃,改建为宫学。
    宫学体系,对应着就是侍卫体系。
    御前侍卫在朝廷制度设计中如此重要,那这些侍卫该如何提拔?让这些侍卫外放之后,如何将事情办好?
    于是就有了宫学。
    宫学每年招生一百余人。教授以实学学问为主,水利,会计,查案,护卫,武艺等等。
    宫学毕业之后,最优秀者才能补入御前侍卫。其余的人一般在军中,内务府,等地方当差。
    “我为重安你弄了一个名额。”
    贺重安大喜过望,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勋贵家族出仕道路不只有一条,最妥当的就是继承爵位。袭爵之人,朝廷有专门的培养通道。侯府的政治资源,也都向这方向倾斜。
    而勋贵家族的其他子弟,自然也能在军中安排。但也仅仅是当个小官,今后能走到哪一步,就看自己了。
    太祖太宗年间,不是没有家中庶子,自己在军中搏个爵位。奈何进入明宣之世,天下趋于稳定。就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宫学名额,可以直接在皇帝身边当御前侍卫。这种一步登天的事情,自然被无数人看在眼里,都是顶级权贵才有的门路。
    武宁侯府都能难染指。
    而今贺重安正想当官,简直是瞌睡遇见枕头。
    岂能不高兴?
    “多谢郑叔。”贺重安起身行礼。
    有这个名额在。也不枉贺重安为郑家厮杀一场。
    郑邦承笑道:“我在御前多年,还是有很多旧部的。等将来你在宫学出来,我安排你直入御前。郑贺两家,今后互相扶持。”
    “请郑叔放心,从今后,武宁侯府唯南海郡王马首是瞻。”贺重安说道。
    “武宁侯也答应吗?”郑邦承看着贺重安。
    将军最大的本钱就是胜仗。
    武宁侯镇守西海不为人所知,但贺重安将这一件事情在御前翻出来,皇帝注意到了,各方势力自然也都会细细研究。
    郑家立即发现武宁侯的能力。
    无他,郑家也是与西夷交手最多的势力。
    他们最了解西夷的底细。再怎么鄙视西夷,但也必须承认,西夷在战场上还是有几手,特别是在海战上,南海水师是一比一复刻西夷的风帆战列舰。麾下还有很多西夷军官。
    武宁侯在与西夷小股部队反复交手,不落下风,还打了一个大胜仗。
    武宁侯府的价值就不一样了。
    之前,郑家拉拢贺家,无非是看在贺家在京城的影响力。是郑家在京城勋贵中的一根钉子。
    而且武宁侯本身就有价值了。
    但之前,郑家与贺家的合作,没有武宁侯的首肯。
    他要确认这一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