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84章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的死法啊!!(第1/2页)
要说治国理财,他老朱不一定行得顶尖。
可要论勾心斗角、察人观心,他可从来不怵!
朱重八别的不多,就是疑心重、胆子大!
“标儿,你说——这朱厚照,为何要给自己封个威武大将军的名号?”
老朱精准地抓住了关键。
朱标沉吟不语,陷入思索。
“若真是为了御驾亲征,其实没必要自封将军头衔。”
“可若是为了直接统兵,那就另当别论了。”
朱标当太子多年,自然不是白混的。
朱厚照给自己封个威武大将军,要么就是单纯爱玩,想过一把当将军的瘾;
要么——就是另有深意。
朱标并不觉得是前者。
原因很简单——
朱厚照这些看似荒唐的举动,其实是有脉络可循的。
他先是罢免了父皇留下的顾命大臣,又开始重用宦官。
而重用宦官的目的,正是为了牵制百官!
单看他用刘瑾的方式,就绝不是单纯的依赖。
第一次御驾亲征就能占尽便宜,这说明他的军事直觉相当出色。
这样的人,哪怕玩心重,也绝不是庸碌之辈!
朱标更倾向于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自己办事——
皇帝、将军都由他一肩挑,自己给自己下旨,岂不是快多了?
“咱记得天幕上说过,朱祁钰和于谦改革兵制,建立了统一的指挥体系。”
老朱表面粗豪,心思却极细。
他想起天幕里提到的往事——
于谦任兵部尚书后,统一了军权。
如果此后统兵权全落入内阁和文臣手里,那么朱厚照这些“荒唐”动作,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他是想绕开内阁和文臣,把兵权重新抓到自己手里!
难不成……这个后代的所谓胡闹,其实是为了重夺军权?!
老朱的眼神骤然一冷。
自从废掉丞相之位,他就能感受到文官之间的抱团与暗箱操作。
这些人欺上瞒下,层层护短。
老朱才不惯着,顺手就杀,换一拨人便是。
更何况,他有底气。
应天有直隶十二卫,包括锦衣卫在内,其余十一卫都是五千人的精锐,直属皇帝而不归兵部。
京中还有十万京卫,内外呼应,足以压制一切。
丞相?国公?侯爷?
该杀就杀!!
后来永乐又添十卫,宣德再增四卫,共成二十六卫。
可土木堡之变后,除了锦衣卫,剩下的尽数归兵部统筹,武将的人事权也被挪到兵部。
老朱虽没亲历,但凭天幕透露的信息,就能想象当时的局面——
兵部势大,文臣制武,将军被架空,就连皇帝都受掣肘!
想到这儿,老朱越发觉得不对劲。
“咱这个子孙,上马能杀敌,活蹦乱跳的,三十多岁就因为落水吓着而亡?”
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死法!
会不会……这里头也有文臣集团的影子?!
老朱心头杀机暗涌。
这一联想,甚至让他怀疑起土木堡之变的蹊跷。
土木堡在什么地方?
长城之内,宣府以南,几乎就在居庸关脚下。
竟能让皇帝被困、被俘?这简直荒唐!
永乐时期!
朱棣也陷入沉思。
能坐上龙椅的人,从来没有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4章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的死法啊!!(第2/2页)
朱厚照这些在外人眼里匪夷所思的事,若换成帝王的视角,反倒显得合情合理。
每个皇帝都有自己信任的班底。
很显然,朱厚照并不信任父皇朱佑樘的旧臣。
所以才会用宦官制衡臣子,这在帝王权术中并不稀奇。
“这小子自封威武大将军?”朱棣挑了挑眉。
金豆子和狂妄居士在一旁笑道:
“这脾气和爹一样,爱打仗。”
“而且他第一次御驾亲征就赢了,比朱祁镇强!”
金豆子没想太多,朱棣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
这小子确实像自己,除了脑子不够用。
他抬眼望向天幕,脑中迅速推演——
“二十六卫在土木堡损失殆尽,精兵尽入兵部……
所以他这是要重夺兵权?”
“宁王造反?
藩王也敢作乱?”
朱棣出身藩王,自然最清楚这套把戏。
所以他当皇帝后,也布下了重重防范。
眼下朱厚照战功正盛,宁王竟敢在此时叛乱,这分明是找死!
……
大秦!
扶苏看着天幕,不由哑然:“父皇,这大明皇帝多半荒唐。
前有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如今又有这位顽主皇帝。”
“宁王叛乱都被平了,他却要再来一次,这不是胡闹么?”
始皇淡淡瞥他一眼:“帝王之事,岂是表面那么简单。”
“或许他确实顽劣,但也未必没有深意。”
历史上顽劣的君王并不少见,就像秦武王,爱玩举鼎,结果活活举死。
可朱厚照的举动,看似不务正业,细看却有迹可循。
至少在始皇的眼里,这些所谓的荒唐之举,很有可能是暗中整肃朝纲的手段啊!
汉武帝倒是觉得,这朱厚照比朱祁镇要强上几分。
起码打仗能赢,这一点就甩朱祁镇几条街。
“世人不可只凭表面评判,一个人行事看似荒唐,未必真是荒唐之辈。”
“当然,朕也不是要你去学他那种顽劣作风。”
“只是为帝之人,行事要比臣下多思几步,才能不被蒙蔽。”
刘彻语气平缓,却带着几分意味地看向身旁的刘据。
刘据点头应道:“这朱厚照虽有几分轻狂,但似乎……并非昏庸之主。”
汉武帝并未直接回应。
毕竟天幕所示,不过是朱厚照生平的一角。
单凭这点信息,还不足以断定全貌。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打仗没输过,这就比朱祁镇强。
只是——朱厚照正值壮年,又是亲征沙场的马上皇帝,怎么会落水受惊而亡?
这让刘彻心头微微一动。
难道是有人暗中加害?
可一旦查出,胆敢对皇帝下手的人,岂不是满门抄斩?
这也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汉武帝的手指轻轻敲着龙椅,缓声道:
“太子,你可曾注意,大明皇帝的寿数,似乎都不长?”
他语气淡淡,却带着几分冷意。
除去开国之主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其余帝王几乎寿命短暂得惊人——
朱高炽只做了非常短的十个月的天子;朱瞻基正值壮年,十一年便去世;朱祁镇虽两度登基,却未及四十;
朱祁钰更是不到三十便殒命;再往后的明宪宗、明孝宗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