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13章 陛下!国事一败涂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13章 陛下!国事一败涂地,您理应为国殉身——!!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13章陛下!国事一败涂地,您理应为国殉身——!!(第1/2页)
    看完靖康之耻的那段耻辱画面,几乎所有的皇帝神情皆显得极为复杂。
    这段历史,任谁是心怀家国之志者,都无法泰然处之。
    天幕下的众皇帝无人开口。
    但他们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分量。
    他们的愤怒、耻辱、震惊,早已藏在眉宇间。
    北宋会落到这般田地,根源便是徽、钦二帝的失德和无能。
    前朝也有国破之君,但从未像他们这般屈辱至极。
    堂堂皇帝,竟然亲自跪拜敌军,丢尽了君王颜面。
    这哪里还有半分帝王之姿?!
    要是他们稍有血性,纵然战败,也不至于如此窝囊地沦为阶下之囚。
    秦皇等人怒火上涌,不是因为他们战败,而是因为他们毫无骨气。
    若真是天下已乱、回天乏力,那也罢了。
    但他们选择的却是丢盔弃甲、跪地求生。
    北宋的覆灭,原本还有可辩之处,却被这对父子搞得彻底不堪。
    这一切责任,毫无推诿的空间,全归这两位皇帝所有!
    比起他们,哪怕是隋炀帝杨广,也尚有几分帝王风骨。
    纵使荒唐奢靡,好歹面临逼宫时,他尚能挺直脊梁,说出“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
    反观二宗,抢着上前请降,居然还行了牵羊礼!
    那一刻,整个中国的尊严都随他们葬送了!
    ……
    【南宋的最后一任皇帝——】
    【赵昺,史称宋怀宗——!】
    视频沉寂片刻之后,天幕中浮现出一行新的字迹。
    北宋二宗之后,天幕紧接着播出了南宋的终结之君——赵昺。
    看到这名字,不少皇帝心中都浮起相似的念头:
    既然北宋末代皇帝如此软弱无能,那南宋皇帝会强到哪里去?
    风骨从不凭空而生,若无传承、无熏陶,又怎能突变性情?
    面对赵昺这个名字,帝王们心中几乎都抱着一种先入为主的怀疑态度。
    “但愿别再出现靖康那样的笑话。”
    “宋室的骨头都软了吗?!”
    “代代如此,真是可耻!”
    秦皇一声冷哼,语气满是不耐。
    其余尚不了解宋史的皇帝,也都持着怀疑的目光看向天幕。
    北宋的那场国耻,直接打碎了大宋在他们心中的所有颜面。
    “但愿赵家后人,别把中国的脸丢得一干二净。”
    汉武帝也说了句意味深长的冷话。
    李世民虽未发声,却双眸微眯,注视天幕,神情冷峻。
    ……
    此时的大宋!
    赵匡胤的心早已麻木。
    他眼中毫无光彩,脸色惨白,看着天幕中的画面,心中隐隐有种不祥之感。
    北宋的这份耻辱,已经让他身败名裂。
    那南宋,又岂会好到哪里去?
    不过到了此时此刻,他已无力再愤怒。
    赵佶和赵桓这对废物,把赵家的祖宗脸都丢尽了!
    现在就是再糟,也无非是把已经碎了一地的尊严踩得更碎些罢了。
    “随他们去吧……脸早丢光了,还有什么不能忍的?”
    ……
    视频标题显现之后,画面逐渐显现——!
    乌云低垂,狂浪翻涌。
    海风呼啸,阴云沉沉。
    镜头之中,一个年幼的皇子身穿明黄龙袍,站在战船船首,面庞稚嫩,却双眼坚毅。
    他,就是赵昺!
    画面定格在他那茫然又决绝的眼神上,好似在诉说着什么。
    此时,天幕中响起旁白——
    【他是赵昺,后人称宋怀宗,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少年皇帝。】
    【他不知道,他的名字将永远与“亡国”一词并列。】
    【他更不知,自己将走入一条没有归路的宿命。】
    随即画面一转,战火蔓延,城池崩毁。
    临安已是火海,南宋皇族仓皇逃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3章陛下!国事一败涂地,您理应为国殉身——!!(第2/2页)
    【元军南下,江山将覆。】
    【六岁的赵昺,在兄长赵昰和母妃杨氏的带领下,踏上逃亡之路。】
    【同年,文天祥、陆秀夫拥立赵昰称帝,号称宋端宗。】
    【但元军势大,福州失守,端宗仓皇出海,最终病逝。】
    【赵昺,成为赵氏最后的希望。】
    【在陆秀夫、张世杰拥立下,他继承帝位,年号祥兴。】
    【他没有选择,只能在绝境中坚守最后的底线。】
    【陆秀夫率其转移至崖山,张世杰烧毁岛上所有居所。】
    【还将百姓迁上战船,以铁索连舟,布成死战之阵。】
    【张弘范尝试火攻未果,转而围困封口断水,十日后劝降,被拒绝。】
    【双方约定,最后一战,决一生死。】
    此刻的天幕下,皇帝们的面色终于略显舒缓。
    至少,南宋这最后一战,并没有选择跪地求饶。
    他们没像北宋二宗那样投降,他们选择了血战到底。
    “堂堂天子,八岁便懂得守节。”
    始皇帝望着画面,冷笑着嘲讽一句:
    “比起宋徽宗、宋钦宗,这孩子反倒像个皇帝。”
    文天祥的事也在其中一笔带过——
    被俘不屈,死而无悔。
    这说明,大宋并非全无风骨之人。
    其他帝王纷纷回应始皇的弹幕,认可赵昺和文天祥的骨气。
    起码,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得多的多!
    ……
    此时,镜头缓缓聚焦。
    一幕血与火的史诗在崖山外海徐徐展开。
    【张弘范兵分四路,向宋军发起总攻。】
    【这场海战从中午一直打到了晚上,打的异常激烈。】
    【面对箭如暴雨,宋军被压制的动弹不得。】
    风雷鼓震,战意如山,低沉厚重,直击人心!
    夜色下,海面火光闪烁,喊杀声如怒涛卷天。
    宋军的连环战舰在波涛中拼死抵抗,犹如困兽死斗。
    元军的火船如猛虎扑食,撕裂了本已千疮百孔的防线。
    【张世杰欲派出小船将赵昺接到自己船上突围。】
    【但海上大雾,视线不清,陆秀夫无法分辨来船真假,便拒绝登船。】
    【为了防止宋恭帝被俘的事情再次发生。】
    【当元军乐声成总攻的号角,当降旗在宋船上此起彼伏——】
    【这位左丞相做出了改变历史的抉择。】
    铮——!!!
    剑光如寒芒闪烁!
    【陆秀夫仗剑驱使自己的妻子投海自尽。】
    【然后换上朝服回到大船,礼拜赵昺,哭着说道:“陛下,国事一败涂地,陛下您理应为国殉身——!”】
    【“而恭帝被俘北上,已经让国家遭受了巨大的耻辱,陛下万万不可重蹈覆辙!”】
    赵昺幼小的身子在风浪中颤抖,泪如断线珍珠倾泻。
    陆秀夫眼中却没有一丝动摇。
    他将象征皇权的玉玺束于腰间,背起年幼的少帝,纵身跃入波澜滔天的大海之中!
    【年仅八岁的赵昺大哭,陆秀夫则是将玉玺系在腰间,背着少帝,奋身投入大海,以身殉国。】
    【其他大船的大臣们和将士们,在听到这个噩耗后,也决定以死殉国,纷纷跳入海中。】
    【张世杰闻讯,也自知无力回天,也堕身入海,与国家共存亡。】
    【血染海面,忠魂随涛!】
    【崖山海战,宋军共阵亡十余万人,海上飘满了尸体。】
    天幕之中,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陆秀夫与赵昺坠海的刹那。
    “陛下,德祐皇帝之耻,不可再演!”
    他声嘶力竭地喊出这句凄烈誓言——
    然后君臣二人便随巨浪消失于茫茫海底。
    十万将士、百官随之跳入大海!
    尸横遍野,白浪翻涌,连空中的海鸟都不忍俯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