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86章这偌大的皇宫,竟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第1/2页)
朱棣似乎看穿了朱高炽的心思,只是冷哼一声,却未当面点破。
事实上,这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隐忧。
史书上写他是洪武三十五年顺位继承,可谁不知靖难之役的真相?
那明摆着是他举兵造反,从侄儿手中夺位!
朱棣暗暗担心,这一篡位之举,会削去子孙的福泽。
难道当初靖难,真是错了?
因此后世子孙皆短命,中年而终?
这一刻,他的面容显得格外苍老。
嘉靖时期!
嘉靖凝视着天幕上的朱厚照,脸色微变,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恐怕在所有皇帝之中,没有人会比他对此更感触深刻。
原因很简单——朱厚照是他朱厚熜的堂兄,从小便熟识!
虽说各自呆在自家府邸,各玩各的,可这份亲缘并不妨碍他感到惋惜。
按理说,大明的皇位根本轮不到他来坐。
他原本只是荆州藩王,这一生能当个安逸的富贵王爷就够了。
谁知武宗突然落水,又无子嗣,皇位便这样稀里糊涂地落到他头上。
事实上,嘉靖自己很清楚,这个位置是有人推着他上的。
未做皇帝时,不知这其中的深水有多深;一旦坐上龙椅,才明白其中的暗流汹涌。
因此,当他看完这段简短的视频,内心的复杂情绪可想而知。
别人或许不知,但他心里清楚——武宗的日子何其艰难!
“这天幕只展示了武宗的荒唐举止。”
“却没有揭开那些行径背后真正的缘由。”
嘉靖心底暗叹一声。
若不如此,又如何同那群文官周旋?
朱厚照天资聪颖,记忆过目不忘,性子虽带几分顽劣,但远没视频里描绘得那般荒唐。
他初登大位时,朝局凋敝,国库空空如洗,军备松懈,放眼望去,朝堂上几乎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
甚至在举行登基大典与为父皇办理丧礼之时,户部竟连一两银子都凑不出来!
于是,武宗不得不依仗八虎和那群文官抗衡。
豹房的建立,被人传成荒淫无度之所。
而这豹房究竟是干什么的,嘉靖会不明白?
毕竟,他自己也不敢长住皇宫,常年隐居在西苑。
原因何在?
别人或许不清楚,可嘉靖心里门儿清——
半夜睡觉,忽然有人来勒你的脖子,这事换成谁能不怕?
他走到哪里,火灾就跟到哪里,这能是单纯的意外?
八个儿子,如今竟只剩一个活着。
虽说有二龙不能相见的旧话流传,可真相如何,嘉靖早已心知肚明。
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朱厚照的苦楚。
“这偌大的皇宫,竟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哪怕是这些太监,也比文臣更能依靠。”
这就是嘉靖对文官的印象。
当初那些人推举他继承皇位,不就是为了更好地掌控他吗?
换作别人,恐怕早就成了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
只可惜,他们遇到的,是嘉靖——
一位天生的帝王,权术之深,无人能敌。
“唉……”
嘉靖轻叹一声。
“朕……不如武宗。”
他望着天幕视频,心底生出几分自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6章这偌大的皇宫,竟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第2/2页)
初登基时,他本也想做明君,立志整顿纲常、严明法纪、网罗贤才、励精图治……
可随着一连串事件接踵而至——宫殿大火、宫女行刺、太子暴毙……
这一桩桩,一件件,逼得他搬进西苑修道求长生。
自此,朝臣在他眼中不过是手中的棋子,翻云覆雨。
【明世宗——朱厚熜!】
【外号:太微真君、灵虚帝君、上清道君、玉宸帝尊……】
正沉浸在往事中的嘉靖,忽见天幕上出现自己的名字。
“嗯?”
他微微挑眉——朕也有外号?
有外号,说明自己在后世仍颇具名气;若是默默无闻之人,哪能配得上称号?
可他心中也有忐忑——这些外号,是褒是贬?
若是赞誉,他自然欢喜;若是讽刺,他绝不高兴。
“又是大明皇帝?”
“朱厚熜?与明武宗朱厚照同辈?”
众皇帝见到天幕上的新标题,也纷纷露出惊讶之色。
到目前为止,明朝的皇帝几乎一个不落地被盘点上了天幕,除了那位被篡位的建文帝,其余全都有外号!
众人心头一震——原来大明皇帝在后世竟如此受人关注?
洪武时期!
刚从刘彻的阴谋论中回神的老朱,抬眼望向天幕。
“朱厚照?应是老四那一支的第六世孙,与武宗朱厚照同辈。”
他在心里暗暗一算,朱棣那一房的辈分是他亲手定下的,他自然清楚。
“武宗朱厚照无子,想必是从兄弟之中挑选了继承人。”
一旁的朱标低声说道。
当年朱祁钰代理皇帝,也是如此。朱祁镇被瓦刺掳走,朝臣便拥立其弟朱祁钰为帝。
兄终弟及,本就是常理。
若朱厚照无嗣,自然要从宗室藩王中择一人为新帝。
明世宗朱厚熜,正应是与朱厚照同辈的某位王爷。
“不知这朱厚熜能活几年……”老朱望着天幕暗暗道。
无论何因,大明的皇帝似乎的确都不算长寿。
【他是大明最聪慧的皇帝,被誉为天生的帝王。】
【年纪轻轻便通晓帝王权术,十五岁孤身入京,便能压服满朝百官。】
【他就是大明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熜十二岁丧父,在长史袁宗皋的辅佐下,以兴王世子的身份接掌王府。】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
【因无子嗣,首辅杨廷和依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之制,在武宗弥留之际,奏请太后懿旨,宣布朱厚熜为继承人。】
【不久,朝廷派太监谷大用等人,持内阁所拟武宗遗诏,前往安陆迎接朱厚熜入京。】
【谁料,还未进京,双方便爆发了第一次冲突。】
【礼臣建议朱厚熜尊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并援引北宋程颐“濮王礼”之例进谏,朱厚熜断然拒绝。】
【依照朝廷礼官的建议,请朱厚熜按皇太子礼仪继承皇位。】
【然而朱厚熜并不接受,他对右长史袁宗皋其言曰:“遗诏已明言让我嗣皇帝位,我可不是皇子。”】
【大学士杨廷和等人请求朱厚熜,依礼臣所拟定的规制,从东安门入宫,先居文华殿,再择日登基。朱厚熜依旧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