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卷阅读62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分卷阅读62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慢进步的。
    孟秋认真点头:“嗯!”
    两人又聊起怎么样来实现消焰效果。
    孟秋道:“或许可以调整枪口导气孔中心与枪口中心的夹角?理论上是有效的,不过没有经过合理测算,也只是一种假设……”
    林亦寒拧眉沉思:“应该可行……”
    他将这个想法在心里过了几遍,起身道:“我这就回去试试!”
    正要走,林亦寒才发现他们聊这么久,还没自我介绍过呢。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孟秋同志,名字你已经知道了,树林的‘林’,山深春亦寒的‘亦寒’,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
    “研究所?”
    “嗯,901研究所。”他们研究所没有名字,只有代号。
    孟秋从来没有听过,驻地竟然还有研究所,她很惊讶。
    看着她脸上的表情,林亦寒笑道:“大概是因为我们研究所位置比较偏,所里的人平时都在搞研究,和外面人来往比较少。”
    他们研究所包含的地方很大,内部除了实验楼、办公楼,还有自己的食堂、宿舍,所以一般不用出来。
    本来阅览室也打算放在研究所的,后来考虑到如果放在研究所,一般人进不去,这么多书放着也是浪费了,就放在了外面。
    其实阅览室里的书不算重要,真正重要的资料书籍,都在他们那边单独放着。
    林亦寒想起什么:“对了,你不是缺了一些数据资料吗?所里有,明天中午我有时间,到时候拿给你?”
    孟秋欣喜:“可以吗?我不是你们所里的人,也可以看吗?”
    “没事,只是一些基础资料,有些数据都是几年前的了。最新的有保密等级,我想拿也没那个权限。”林亦寒开玩笑道。
    孟秋笑了笑:“那就太好了,谢谢林同志。”
    “不客气,咱们也算是笔友,对吧?”林亦寒手指在他们两人之间指了指,笑着说。
    孟秋道,“不止是笔友,咱们都见面了,应该算是朋友。”
    林亦寒哈哈笑:“哈哈没错,朋友!”
    “朋友,”他说,“改天咱们一起吃个饭吧,还有我一个同事,他非不相信有你这么个人,我得让他看看,好认清现实。到时候,请你吃糖!”
    孟秋不知道为什么要请她吃糖,不过吃饭可以呀,她也觉得跟林同志交谈得很开心。
    在新朋友的帮助下,孟秋结合新的数据资料,改良了组件,在第十五天、考试截止前,终于提交了自己的“答案”。
    “75分?”
    底下还有一行评语:过分的堆砌,无用的累赘。
    “有……这么差吗?”
    系统无情地评价:“呵呵,制退器、机械组件、缓冲系统……你怎么不把老师教的都用上?”
    “这不算学以致用吗?”
    “让你学以致用,没让你都用。你有没有考虑过用户体验啊?枪那么重,方便携带吗?操作那么复杂,要是让你设计一款枪,别人上手之前是不是还得先考个证?”
    孟秋小小声:“也不是不行……”
    系统叉腰,怒:“你真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宿主!”
    孟秋:“……”这熟悉台词,系统你不要这么快学会蓝星文化啊!
    她擦了擦脸上不存在的口水,清点了一下余额。
    本来账户余额5.899星币。
    理论考试奖励27星币,花了10星币,购买了1点力量,再加上实验操作,75分,奖励就是22.5星币。此外,还有之前使用书架,先后充值了50天,花了5星币。
    加加减减,最后余额,合计就是40.399星币。
    好耶,突破了四十大关。
    这是前进一小步吗?不,这是她学习道路上的一大步!
    孟秋很好满足,算起来,她第一本书的学习,挣了二十多星币,还外加一点力量值呢。
    可喜可贺!
    再学一本,说不定就能买得起“生命值”或者“智力”了。
    系统凉凉道:“才二十你就满足了吗?一本二十,五本才一百。一点生命值就要100星币,你舍得买吗?”
    “像这样几十几十的攒,你要什么时候才能把生命值增加到正常人的水平?”
    系统的声音充满诱惑力,话里话外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孟秋思索,这样确实比较慢,或许等她把基础打好,可以尝试难度更大的书,难度越大,奖励越多。
    要是现在就能上大学就好了,可以一边跟着老师学,一边在系统里学,两不耽误,还能加快速度。
    在孟秋忙活实操考试的时候,林亦寒也没闲着。
    他回去之后就开始试验,果然,改进之后的枪口,射击时,膛口火焰要小多了。
    901所有很多个项目组,像消焰这种只能算是小项目中的子项目,林亦寒自己带着一个小组做的。在成功之后,他又带着小组改进了他们之前研制的一款制退器,成果没有那么明显,但整体效率也提高3%到5%。
    林亦寒的老师时教授拍拍他的肩膀,欣慰道:“不错!”
    林亦寒摸摸后脑勺,嘿嘿笑道:“老师,这也不全是我自己的想法,是一个朋友给我的灵感。”
    时教授问:“是你那个笔友?”
    林亦寒道:“嗯,就是她!”
    他开始说他们之前探讨的一些有意思的想法,滔滔不绝。
    时教授耐心地听着,等他说完,道:“看来你对这位笔友很赞赏啊?”
    “老师你不知道,她真的很有天赋,她的很多想法,乍一听,似乎是异想天开,可仔细一琢磨,总能给人新的启发。”
    林亦寒不吝夸赞。
    “就好比她提过一种小口径机枪的缓冲机构,既能缓冲后坐力,又能减小反跳,虽然和我们现在研究的不太一样,但我觉得可以参考。”
    时教授来?*?了兴趣:“哦,是吗?详细说说……”
    几个星期后,位于山中、不对外开放的某处靶场中,身着绿军装、手持武器的战士在四周警戒,目光如炬。
    而靶场中,同样穿着军装、胸前却戴着特殊工作牌的几人正指挥几个战士组装桌上的装置,一旁的林亦寒在做最后的检查。
    “好了,可以了。”林亦寒放下最后一把枪,“从左往右,分别为1-1、1-2、1-3,每组三人,分别做不同情况下的测试。开始吧。”
    靶场中响起枪声。
    经过仔细的测试后,结果也出来了。
    三种枪和以往的Z-1相比,稳定性都有提高,测试人员反应比之前好用,操枪平稳,短暂射击时枪口不上跳。
    而经过详细的数据对比,三种枪中,1-2的使用效果最好,后坐力有了明显的减小,精度也有一定的提升。
    如果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