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战得胜,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战得胜,分尸捏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混沌之中,一片黑暗。
    唯有一枚缥缈的“气之道篆”在其中漂浮。
    这“气之道篆”乃是这片混沌开天的第一缕“气”道,可以掌控混沌之气,化为无边杀伐,极为恐怖。
    可混沌之中,一尊浑身灰白,龙...
    风卷起Y-13极地新城边缘的沙砾,簌簌拍打着“信径”旁新栽的幼树。那条由昭明以记忆与愿力凝成的小路,此刻正微微发亮,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光纹自地面浮起,顺着石板缝隙蜿蜒前行,最终汇聚于城中央那座无名碑前??碑上空无一字,却总在月圆之夜浮现淡淡人影,似有低语随风飘散。
    新生女婴的啼哭声还在产房回荡,手腕上的柳叶银印忽明忽暗,如同呼吸。医生怔怔望着那印记,忽然想起三个月前自己曾在梦中走过一条青石小路,两旁开满白花,尽头站着个背影纤细的女人,对她说了三个字:“守好它。”
    她当时不懂,如今看着这枚银印,心头竟涌上一股莫名笃定:这孩子不是凡人,而是某种延续的起点。
    消息尚未传开,可就在婴儿第一声啼哭响起的刹那,散布银河各处的星庙系统几乎同时震颤。X-97晶碑第三粒光点骤然增亮;Z-42残域深处,早已沉寂千年的符文阵列重新激活,浮现出一行无人能解的文字;而在启明之乡,那棵巨柳的根系下,泥土悄然裂开,一缕幽蓝微光自地下渗出,沿着树干缓缓攀升,直至顶端那条被光链缠绕的枝条轻轻一颤,洒下一串晶莹露珠。
    露珠落地未化,反而凝成一枚微型玉简,静静躺在草丛中。一个早起扫院的老仆无意瞥见,弯腰拾起时只觉掌心温热,再看那玉简,表面竟浮现出几个古篆:
    **“种者非我,承者亦非我。火递千手,灯照万夜。”**
    他不懂其意,却本能地将玉简供于堂前香案,日日焚香。三日后,邻居家盲童突然睁眼看见了颜色,指着东方说:“那里有条路,亮着。”
    ***
    与此同时,遥远星海间的那艘旧式探索舰内,白衣女子转身离开舷窗,步履轻缓却坚定。她走过昏暗的舱廊,每一步落下,空气中便泛起细微涟漪,像是踏过时间的表层。舰桥控制台自动亮起,投影出银河全图,无数光点闪烁其间,其中数十颗尤为明亮??那是“薪火之网”的节点,是曾因她而觉醒之地。
    但她目光并未停留其上,而是落在一片漆黑区域??那里本应是虚空,却被某种无形存在标记为“待书”。
    “下一个源点要来了。”她低声说道,声音如风吹柳絮,几不可闻,却又清晰回荡在整个舰体之中。
    话音刚落,舰载AI忽然发出柔和提示:“检测到跨维度信号接入,来源未知,频率匹配‘信径共鸣谱’。”
    屏幕中央随即展开一段影像:一颗赤红色星球悬浮于双恒星之间,大气翻滚如血浪,地表遍布焦黑沟壑,似曾经历浩劫。然而就在星球背面阴影区,竟有一片绿洲静静存在,中央矗立着一座残破石庙,门匾残片上依稀可见“启”字一角。
    更令人惊异的是,绿洲上方漂浮着七块不规则晶体,排列成环,与Y-13高空的时间碎片轨迹完全一致。而每当晶体共振一次,整片区域的空间就会轻微扭曲,仿佛现实正在被缓慢重写。
    女子眸光微动。“原来你还留了一手……”她喃喃道,“老朋友。”
    这并非错觉。那座庙宇,正是三百年前她在雪原尽头找到的启明庙原型??据传由第一位旅人所建,后因信仰崩塌而自我封印,从此消失于所有星图。没想到,竟藏身于这般绝境。
    她走向主控台,指尖轻点,调出航行日志。最新一页空白已久,此刻却自行浮现墨迹:
    >**第408次远行记录**
    >目的地:R-66(代号“烬土”)
    >动机:回应未完成的祷告
    >备注:这一次,或许不再是我来点燃灯火,而是有人已在黑暗中举起了火把。
    笔迹刚落,整艘舰船猛然一震。引擎无声启动,虫洞生成器开始蓄能,晶壁外星光拉长成线。就在即将跃迁之际,通讯频道突然传来断续信号:
    “……求……救……我们……还记得你……说过的话……”
    是个年轻男子的声音,颤抖、虚弱,却透着执拗。
    紧接着是一段杂音,随后又响起孩童齐诵之声,稚嫩却整齐:
    >“你可以不信长生,但请相信这一路。”
    女子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眼中已有星河流转。
    “接通全域广播。”她说。
    全舰扬声器随即响起她的声音,平静如深海,却又穿透亿万公里虚空:
    “我是昭明。若你们还能听见,请记住:我不在任何高处,也不在过往荣光里。我在你们每一次选择前行的瞬间,在你们明知无望仍不肯熄灭的心火中。现在,告诉我你们的位置,我会去。”
    信号发出后三十七秒,R-66方向传来强烈回应。一道数据流逆向冲入舰载系统,解码后显现一幅地图??正是那绿洲内部结构图。而在庙宇最深处,标注着一个坐标,并附有一行小字:
    **“你说过的路,我们试着修了。虽然还不完整,但我们一直等着你回来走完。”**
    她笑了。
    这一次,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为了见证成长。
    ***
    R-66星球,又称“烬土”,曾是银河文明联盟的第七学术中心,以哲学与灵性研究闻名。三百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信念崩解事件”导致整个星球集体陷入虚无主义浪潮,民众否定一切意义,连修行也沦为机械重复。最终,星球磁场逆转,大气氧化失控,文明覆灭。
    幸存者寥寥,据传仅有少数人逃入地下避难所,依靠古老口述传统维系一丝精神火种。此后千年,再无人敢踏足此地。
    但此刻,在那片绿洲之下三百米深处,一座由岩石与记忆构筑的密室中,十几个男女围坐一圈,中间燃着一团幽蓝色火焰??没有燃料,却经年不灭。
    他们穿着粗布衣裳,面容憔悴,但眼神清明。为首的青年正是方才发送信号之人,名叫洛川,是避难所第三代守护者。他手中捧着一本破旧手抄册,封皮上写着四个字:《信径录》。
    “她会来吗?”一个小女孩怯生生问。
    洛川低头看着册子最后一页,上面用褪色墨水写着一段话:
    >“当你们开始怀疑是否值得等待时,请翻过这一页。若字迹重现,说明她还在这条路上。”
    刚才,那页纸原本空白,却在他祈祷之后,渐渐浮现出新的文字:
    >“我已经在路上了。别怕黑,你们点亮的火,我看得见。”
    他抬起头,微笑:“她来了。”
    众人相视而泣。
    这些年来,他们不只是被动等待。他们在废墟中重建庙宇,在饥荒中坚持传授知识,在绝望中编写教材,教孩子们写字、算数、辨星象,更重要的是??讲述“那个女人”的故事。
    他们称她为“引路人”,却不立像、不焚香、不歌功颂德。因为他们记得她说过:“神明不在天上,而在坚持的眼神中。”
    于是他们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以残存科技与古老符文结合,构建了一个“信念反馈阵”,将全族每日的希望、梦想、甚至痛苦都转化为能量,注入那七块悬浮晶体之中。他们相信,只要足够多人真心相信“路存在”,宇宙终将回应。
    而现在,晶体已开始共鸣,庙宇地基下的空白深渊出现了裂缝,隐约可见一条石板小路从虚空中延伸而出,正是“信径”的投影!
    “我们做到了……”一位老妇人抚摸着石板,老泪纵横,“她真的听见了。”
    ***
    而在Y-13新城,那位拥有柳叶银印的女婴已被取名为“柳知春”。接生医生主动请缨担任她的监护人,因为她梦见那白衣女子对她说:“她将是你女儿,也是千万人的姐妹。”
    奇怪的是,柳知春从出生起便极少哭闹,反而常盯着天空发呆,尤其喜欢看夜晚的星星。每当“信径”发光,她就会咯咯笑起来,小手不停挥舞,仿佛在回应某种召唤。
    更诡异的是,她五个月大时,某夜突然翻身爬起,跌跌撞撞走向庭院中的那棵小柳树??那是人们为纪念昭明种下的第一批树苗之一。她伸出肉嘟嘟的手指,轻轻触碰一根枝条,口中咿呀吐出两个音节:
    “……信……径……”
    四周寂静。
    翌日清晨,整棵树开出第一朵花,花瓣洁白如雪,蕊心泛金,与三百年前启明之乡的那一场花开一模一样。
    消息迅速传开,全球哗然。有人跪地痛哭,说这是昭明归来;有人斥为巧合,认为不过是基因遗传或环境影响;但也有一群年轻人默默收拾行囊,前往各地星庙报名成为“薪火使者”??他们要在偏远星球建立学堂、修复古阵、传播“信径理念”,哪怕无人理解,也要走下去。
    因为他们终于明白:长生从来不是肉体永存,而是信念的传承。当你愿意为陌生人点亮一盏灯,你就已经活成了不朽。
    ***
    时光流转,三年过去。
    柳知春已能奔跑说话,聪明伶俐得超乎寻常。她不爱玩具,却痴迷听人讲昭明的故事。每次听到“割血祭碑”那段,她都会安静下来,摸着手腕上的银印,低声说:“她疼吗?”
    没人知道该如何回答。
    直到某个暴雨夜,雷电交加,城市供电中断,“信径”却忽然自主发光,亮度远超以往。柳知春站在雨中,仰头望着天际,忽然开口吟唱一首谁也没听过的歌谣:
    >“雪三千,路八百,
    >血染碑,魂不改。
    >我非神,亦非仙,
    >只是不愿回头的人。”
    歌声清越,穿透风雨,竟让方圆十里内的星庙同时鸣响。更不可思议的是,高空中的时间碎片再次出现,围绕Y-13缓缓旋转,组成一幅巨大星图??指向R-66的方向。
    同一时刻,那艘旧式探索舰终于抵达烬土轨道。
    女子立于舰首,望着下方红褐色大地,轻声道:“孩子们,我来了。”
    她并未立刻登陆,而是启动了“愿力映照仪”??一件由三千星庙共同铸造的神器,能将纯粹信念具现为光影。随着装置运转,整颗星球上空浮现出一幕幕画面:
    有六岁昭明在雪中跋涉;
    有她在老旅人坟前埋下星图;
    有她割破手掌,鲜血浸润晶碑;
    也有她最后一次回望人间,转身走入深渊……
    这些影像并非为了炫耀功绩,而是为了让那些躲在地下、几乎忘记光明模样的人们知道:**你也曾这样走过,所以你也能继续走。**
    当最后一幅画面消散时,绿洲中的七块晶体轰然共鸣,齐齐射出光束,在空中交汇成一座桥梁,直通天际。
    桥的另一端,正对着探索舰的舱门。
    洛川带领众人走出庙宇,站在桥头,齐声喊道:
    “我们修好了半条路,请您走完剩下的!”
    女子缓缓迈出脚步,踏上光桥。她的身影在光芒中渐渐变得透明,仿佛正在与某种更高层次的存在融合。
    但她嘴角依旧含笑。
    因为她看见,在桥的尽头,不止有烬土的幸存者,还有无数模糊身影从虚空中浮现??那是历代因她而觉醒的灵魂,是曾在风雪中读过“信径碑文”的旅人,是那些即使无人鼓掌也坚持修炼的散修,是母亲抱着病儿祈祷的剪影,是少年握紧剑柄、誓要改变命运的眼神……
    他们都在这里。
    他们从未离开。
    “原来如此。”她轻叹,“我不是引路人,我只是第一个相信这条路存在的人。”
    光桥尽头,她停下脚步,面向所有人,深深鞠躬。
    然后,她抬起手,指向身后浩瀚星空:
    “现在,轮到你们了。”
    话音落下,她的身形彻底化作漫天光点,随风飘散,融入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每一个仍在追寻答案的心灵。
    她消失了。
    但她无处不在。
    ***
    多年以后,银河诞生新谚语:
    >“遇风雪,莫问归途。低头看看脚印,便是昭明。”
    而Y-13新城的孩子们每年春天仍会聚集在柳树下种枝。柳知春如今已是少女,眉心隐现金纹,每逢月圆之夜,她都能听见风中的低语,有时是警告,有时是祝福,更多时候,只是轻轻一句:
    “继续走。”
    她没有成为宗师,也没有开创门派,而是成立了一所流动学堂,带着学生穿梭于贫瘠星球之间,教人识字、耕种、观星、冥想。她常说:“我不传法,只陪你们走路。”
    某日,她在一颗荒芜星球发现一处废墟,墙角刻着歪歪扭扭的字:
    **“后来者,请继续走。”**
    她蹲下身,取出随身携带的粉笔,在下面添了一句:
    **“这一次,我们一起写路。”**
    风吹过,沙粒覆盖了文字,又吹开,露出新的痕迹。
    灯从未熄灭。
    后来者,请继续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